刚才非常认真的看了前辈的一些文集,其中诗歌为大部分,为前辈的笔耕不倦感到由衷的敬佩。
就前辈提出的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我觉得前辈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小说和散文都写的非常厚重。但是诗歌,我觉得首先散文性太强了(我觉得诗歌不是把散文分分行就可以的),诗歌需要有很多的思想跳跃。前辈可能受古体诗很大的影响,太注重 音上的压韵了,不知不觉每写一句就会首先想到压韵。不是说新诗不需要压韵,但是我觉得新诗的压韵更多的体现在整体节奏上而不是文字上。
另外我觉得前辈的诗歌有时候太过直白,我觉得诗歌的语言和小说不同,除了让人看懂,还要让人产生想象。有时候很简单干净的文字,却能让人产生很多的想象。
姥爷和姥姥
清晨,姥爷在岭上犁地
太阳坐在他的肩上
鞭梢儿逗得太阳笑昧眯
姥爷,是姥姥用不尽的力气
傍晚,给姥爷洗脚
姥姥将月亮揽在怀里
月光笑成碎碎的玻璃
姥姥,是姥爷最温柔的织女
夜静了,姥姥摇着艾绳
火星一高一低
姥爷嘬着烟锅
火光一亮一熄
姥姥和姥爷
两颗最近的星星
相互借着光亮
将晚年熬得甜甜蜜蜜
前辈的这首诗我觉得其实写的挺好的,但是最后就是太直白了,个人以为到 “姥姥,是姥爷最温柔的织女 ”就可以打住了。
后面的让读者自己去评说想象,因为诗歌和文学一样不是教育人的,她是一种通过文字使人有所触动的东西。
这篇诗歌也一样,有些语言和场景描写太过臃肿,有些地方甚至用了小说工笔般的描写,我觉得诗歌一般只渲染情感,不刻画细节。而且我觉得也太过直白,把您要说的东西都说完了,没有读者的事了呵呵。
时间比较晚了,改天再详细欣赏完前辈文集后再详细留言。
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