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残文 收藏:1 回复:9 点击:7001 发表时间: 2007.07.04 09:55:38

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学诗断想》之一
  
  那是一九七四年细雨连绵的秋季,著名诗人公刘,步步逼退,被贬到山西忻县(后改为忻州市)文化馆,没职没位地被打入异类、另册,闲待着。生活条件很艰苦,和女儿小麦住在一个破庙西侧的一间小房里,父女俩在别人的白眼里,度日如年地苦熬着。每天除了不允许缺席的批斗、交待、检查、斗私批修之外,那宽阔庙堂的打扫、倒炉渣、擦橱窗、看门等杂务,都得由他包揽,用现在的名词说,实际上是个门卫或门房。诗人自已说,我是个看庙的老道。那次我们是去忻县参加一年一度的省创作会的,参加会议的作者们都想见见这个“听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的大名鼎鼎的诗人,偷偷地递几首自已的习作,又按照约定的时间做贼似的溜到这里来,低声低气地听听他的高见。我和公刘老师很熟,六十年代他在《火花》任诗歌编辑时,是我写诗的启蒙老师,到了忻县是不能不去看看他的。下午,雨停了,庙院非常空落,也很安静,推开门进去,他不在,我顺便在桌旁的一张烂椅子上坐下来,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几张铅笔人物头像,头像只有个轮廓,只有耳朵和鼻子,眼睛却不合比例地画在不适当的位置,有睁着的,闭着的,半睁半闭的,有斜着的,半斜着的,三角的,四角的,看起来非常滑稽和别扭。我窃笑道:“画这些玩艺有啥用?”却也意识到诗人寂寞和苦闷的情绪。我正在纳闷,公刘进来了。他首先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他的笑声很特殊,有战马似的金属质感;笑得令我莫名其妙。他指着画说:“这只是一部分,抽屉里还多里。”说着,打开抽屉,取出一沓画来,那不是画,几乎都是眼睛,安放在大大小小的脸面上。我问他:“你怎么开始学画画啦?”他在我对面坐下来,表情突然严肃起来,说:“小文啊,我不是在画画,我是在画人。人画得像不像,在于画眼睛,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一点都不假。做个写诗的人,看人看社会,都要看他的眼睛,认准他的眼睛,读懂他的眼睛。这样你可以发现,社会的深层和人的灵魂。这几年,也许我养成了习惯,所以写起诗来不受欢迎。”他端起杯来,喝了几口不知什么时候剩下的凉茶,继续说道,“你还年轻,我的路你不能走。如果你还写诗,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但是,会读懂眼睛,这是做人的起码知识。”我被他的话震住了,一动不动,一声未吭,心里纷乱极了,沉重极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安慰他,同情他,感激他。我们互相对峙着,在互相读着眼睛。我觉得站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位普通的朋友,也不是一位老师,而是一位哲人,一位神人。我们在沉默中度过了约一个小时,直到院里亮起了灯光,他才送我出来。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直到多年之后,想起那个情景,就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沉的思索。
  啊——眼睛,眼睛,眼睛……
  是的,读懂眼睛,是一个做人处事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否敢于、善于、忠于去读眼睛,是敢不敢于正视现实,面对矛盾的基本人格。作为诗人更应该是这样。诗人就应该有一双读懂一切眼睛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在纷乱复杂的现象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在繁琐细微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捕捉诗意,深化诗意,表达诗意。尽管我也以此观点要求自己,但却将发现的诗意表达不深刻,不清楚,只停留在诗的表面,使诗显得苍白单薄。这除了技巧之外,其主要症结还是没有以诗人的眼睛去读懂有些眼睛,使自己的思路局限在狭窄而浮浅的现象里。
  公刘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也老朽在深山里,但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时刻紧盯着我,催促着我,激励着我。我的嘴里总在呢喃地背吟着公刘留给我们的那首伟大的诗:“我是中国的伤口/我认识那把匕首/舔着伤口的是人/制造伤口的是兽/我仍然没有愈合/动一动鲜血直流/我是中国的血/不是你们的酒”。
  
  二0 0七年七月三日于中条山陋室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江南鬼火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04 21:09

    公刘,中国诗坛一位人物,可敬可学。
  但需超越。
  画笔下?

回    复    

回复人: 残文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04 22:19

    我知道你的意思。
  
   关於刘老师,我知道的太多太多,许多事情不堪回首,每写一点小文字,几天都不得安宁。他是中国的伤口,中国文人的伤口,中国诗歌的伤口,也是我的伤口!我知道这篇文字写得很浅,这还是含泪写的呵!我不知为什么流泪?

回    复    

回复人: 玛丽安涅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05 21:25

    干吗哭呢?对着过去不论有什么样的艰难都要微笑
  微笑~就算你不能用身体去征服命运也能用你的精神来跨越他!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何军邑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06 00:56

    诗人公刘先生让人非常敬仰。“会读懂眼睛”意义深刻。
  现在的“无病呻吟诗人”、“下半身诗人”、“废话诗人”,太多。
  应该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就要会读懂眼睛。诗言志,得言之有物。体现一种为现实、为生命、为理想、为爱情、为国家、为自然、为故土、为别离而咏的诗歌精神。
  

------------------------
何军邑的网站:http://hejunyi.chinavalue.net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随遇儿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13 17:09

    公刘先生一生与我的家乡安徽有不解之缘!从小就是我所敬仰的诗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诗人。真正的诗,才会被后人提起,公刘的诗,有这样的价值!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随遇儿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16 18:04

    惭愧于自己不成熟的文字,我还是个“学生”。敬重先生的文字和精神!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21 08:13

    公刘老师也给过我鲁迅先生“眼”的教诲,我却俗目无知,当了过耳风,不像尊兄,慧眼掏金。我之泪当流!

回    复    

回复人: yc姚律师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7.21 11:56

    读懂眼睛,就是正视残酷的人生,直面淋沥的鲜血;诗人应该是一位正义的斗士。
  
   文兄这篇文章,是由他口述,我给敲打出来的(他脑溢血后,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中途他有数次双眼充血,泪水溢出,他一边摘下眼镜,擦着泪水,一边抿紧双唇,没有哭出声来。这是我认识他45年来,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动情。可见,文兄对公刘先生感情之深切!
  
   愿公刘先生在九泉安息!
   祝文兄在风烛残年写出更多更好的诗!

回    复    

回复人: 佛前青莲 Re:诗人公刘画笔下的眼睛 回复时间: 2007.09.21 09:19

    有些时代很残忍,让人不敢回首,“动一动鲜血直流”,所以文老沉痛了。
   想要读眼睛,自己也要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