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中札记(14) |
理想主义不死!
有千年王国吗?——纷纭的时事模糊了我对它的认识,琐碎的人生驱散了我对它的想象。我从不膜拜任何神,但如果“千年王国”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我唯一的神!
如果在北半球有人正在因为营养过剩而为如何减肥犯愁,同时,在南半球的许多地方有人却因为饥馑灾荒挣扎于温饱线上,那么,这样的文明世界是不值得欣慰的;同理,如果在同一个国度里,有些地方发展的像欧洲有些地方却困穷如非洲的某些部落,那么,这样的国家就很难说是积极有为的。
谁能明确无误地告知我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属于谁或者我们谁也不属于吗?我们自由吗?我们究竟需要何种自由?——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人何时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我同情不幸的人,但我决不会同情纯粹的弱者。对于后者,务必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之!同情相对于爱原本就是一种廉价的感情,与其任由其泛滥成灾,不如就此罢手!
起码有两个世界是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一是现实世界,它往往是官能的;一是“真实世界”,它是现实世界的筏。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真实世界”就成了人面对无限时一种永恒的追问:我们是否生活在真实当中?是否存在一个“彼岸”?是否有一种绝对的东西能让人释怀于现实世界的悲喜与无常?然而,“真实世界”是一门关于永生的学问,它是“远水”;现实世界在当下,是“近火”。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杯水车薪,加之南辕北辙!所以,我们其实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或者说“这样的世界”与“这个世界”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只是生活在世界的“可能”(模态)中,仅此而已。
人生的意义——如果说它有意义的话——就是对蕴含在世界中的美(也可以认为美就是意义·法则·真理,总之,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的审查中。这是前途未卜的行程,我们每一次努力都很可能是铩羽而归,我们在事功上的积累最终也很可能是一场空,然而,我们正是通过自身的有限,我们认识到了无限之物的深广与开阔,乃至苍茫无及!我们终于明白人的有限是通往一切无限的必由之路。这种悲剧性体验就是美的切入,就是诗的呈现。
美,不是和谐,而是冲突。
美,不是产生于人的无知或者好奇,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绝望。
道德——人性的事物,太过人性的事物,它走向了它的反动。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却不能原谅男人对她的牺牲,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那个女人誓死相随的质朴话语中,这个被感动的快要留下泪水的男人会发出这么不成体统的感慨:“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你可以象对狗那样对她,你可以揍她揍得两臂酸痛,可是到头来她还是爱你。”这是为什么?是她们太傻?是她们精神不健全?是她们除了爱情救从来没有真实生活过?——恩特里克兰德的独白让我百感交集!
站在功利的角度上看,女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娶回家的,一种是只供消遣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女人,以我对当代女性的现有认识来看,绝大多数女人都是消费性的存在,那种罕见的饱含着深情的古典女性已寥若晨星。女人是男人的梦想——“由于女人,理想才出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她,男人会是什么?许多人会由于她而成为一个天才,会由于她而成为一个英雄,会由于她而成为一个诗人,会由于她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如果是把她弄到手的话,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天才,因为由于她,他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枢密顾问;他也不会成为一个英雄,因为由于她,他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将军;他也不会成为一个诗人,因为由于她,他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父亲;他也不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为他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他唯一希望的就是他不会有什么改变。”(克尔凯戈尔)
我希望当自己老了的时候,我会平静地对自己说:“我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对自己身处的这片土地依然怀有着深沉的爱!这些都是我从未偏离的航向,是我不悔的初衷。
2007/06/22
|
|
|
|
 |
|
回帖 |
 |
|
| 回复人: |
海蓝宝石 |
Re:途中札记(14) |
回复时间: |
2007.06.24 11:55 |
|
千年来男权社会遗留下的悲哀~~以前女人是无力反抗~~现在再这样~~不是靠着男人自己没经济能力~~就是心理有问题……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