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8788 发表时间: 2007.06.23 10:46:01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五)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五)
  
   萧鸿鸣
  三、石城王支
  石城王支,始于恭靖王奠堵(1427——1486),始封于景泰二年,以镇国将军加封石城郡王。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盘=(火式)四子,奠堵,号懒仙。封石城王。谥曰恭靖。明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二十日巳时生,明正统七年壬戌六月十五日,封镇国将军,明景泰二年辛未六月初四日,加封石城王。明成化廿二年丙午四月十五日申时薨,享寿六十。”
  
  《藩献记》说其:“性庄毅简贵寡言笑,家法甚严,子孙小违教者絷而笞之,内外日凛凛从事,时诸郡王多坐骄蹇虐见法,王独谨度秉忠,未尝有过举。……子镇国将军讳觐镝孝友慈惠,动必以礼先。”
  据《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石城王府在永和门内”。
  其子孙在艺文有成就者如下:
  
  朱觐钏(1443——1501),号叔真。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奠堵三子,觐钏,号叔真。封镇国将军。明景泰二年辛未十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明正德十六年辛巳二月初五日申时卒(此生卒年均有误,按谱记朱觐钏生卒年当为(1451——1521)与塘志不符,鸿鸣依塘志)。享寿七十一。
  
  《镇国将军朱觐钏墓志铭》(该志石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说:“石城恭靖王子,太祖高皇帝五世孙,宁献王之曾孙也。生于正统癸酉七月十四日申时(正统无癸酉,志石将癸亥误作癸酉。),今弘治十四年四月二十日卯时,以疾薨矣。……觐钏赋性聪明,其德优游,常从圣人之教,每遵家训之严,读书尚礼,出处清新,体周南召南,乐齐家风化,何其盛欤。……似鲤趋过庭,学诗学礼,不外朱熹之道乎。”
  志石中所谓“周南召南”乃《诗经》。这是说朱觐钏的诗体近于《诗经》,有古风。
  
  朱宸浮(1472——1539), (《同姓诸王表》载:“嘉靖二十七年卒,”“寿二十七”。其生为正德七年(1512),卒为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号宏毅。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堇见)镝长子,宸浮,号宏毅,初封镇国将军,袭封石城王,谥曰安恪。明成化八年壬辰三月初二日午时生,明嘉靖十八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七日卯时薨。享寿六十八。
  
  《明史》言其:“谥端隐”。有《孤愤诗集》行世,是宁藩八支当中“宸”字辈唯一见有诗集存世的。但今诗集已失,惟存诗集名矣。
  
  朱拱=(木延)(1493——1573),号囗云。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宸=(水闵)四子,拱=(木延)号囗云。封辅国将军。明弘治六年癸丑十一月十二日申时生,明万历元年癸酉正月十一日子时卒,享寿八十一。”
  
  《藩献记》:“辅国将军拱=(木延),石城瑞隐王诸孙也。性沈毅有干局,父=(水闵)。弘治中以事落职不能自解,肃皇帝即位,=(木延)力上书为父澡雪,卒的复爵。进秩始宸濠不欲,人出巳右禁绝诸宗室问学儒生有出入宗人间者,辄文致于狱,=(木延)顾嗜学,独闭藏一室,朝夕讽诵,遂博通群书,工为诗赋,往往有唐名家风。着《巢云集》四卷,卒后四十年,子多=(火有)始梓传之是后。奉军多=(火戒)、多焕,镇尉谋=(土尧)、谋境、谋=(王基)、谋=(土翰)、谋=(土善)、谋=(土华)、谋=(上取下土)、谋=(倍去人佳),辅尉统铨、统铻=,博雅能文章,各有集五七卷。方伯陈玉叔采诸名宗诗为《江国风雅》凡三十余人。而石城居其半。方今事词赋者日益盛要之,=路开林,=(木延)有力焉。”
  
  朱拱概(1503——1584),号晓峰。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宸=(水罕)次子,拱概,号晓峰。封辅国将军。明弘治十六年癸亥三月初九日未时生,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十二月十六日申时卒,享寿八十有二。
  
  《藩献记》:“先祖辅国公讳拱概,石城端隐王之孙镇国公宸第二子也。镇国公性严重方正家法,整肃宸濠欲屈之数遣人火甚居而讽宗族资佐公以示惠公固辞不受以故濠败独免污血蔑辅国公醇孝笃诚,动以礼义自检处暗室屋漏终无惰容日称述先贤懿行训海诸子孙,常作家训一篇,其辞日若幸驰负担而婴爵禄毋以世及罔或于礼汝毋侈于声毋湎于酒,毋作骄洼,毋于讼,以颠覆劂家汝有子若孙迪以诗书毋姑息是肆以戕厥性,汝友朋以戚勿迩便佞善柔毋丰殖货贿以贾怨汝御,臧获群隶亦维庄厥身维孝,维忠克昌厥后毋事巫觋左道汝祖高皇帝尚有丕训念之哉。今上御极上尊号。两宫覃恩中外公以年高有德再诏书存问寿八十有四卒公昆弟十一人并杰然人望尤以孝友着闻,公长子讳多恭惠端谨好经术娶俞淑人生谋,常自督课,万历辛卯冬给谏叶公初春举及多多堪江西宗正万历癸已冬抚按两台议增石城宜春管理荐谋多名于朝明年四月奉管理石城王府事得劾治不法者。”
  
  朱多=(火加黑)(1549——1629),字知白,号荆山。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拱=(木加沓)三子多=(火加黑),号荆山,封辅国将军。明嘉靖廿八年已酉十二月十七日巳时生,明崇祯二年已巳八月十九日未时卒,享年八十一。
  
  《明诗纪事》收朱多=(火加黑)诗一首,现照录如下,以飨读者。
  《秋日社集》
  
  逦步出郭门,凉沙朗朝日。迤逦入丛林,花宫眩丹漆。巍巍豫章台,万木四排比。[音王,从白香山读。]高=(讠加燕)集友□,讨论及刊述。清风吹素襟,古调和瑶瑟。会心岂在远,快意亦多术。遥睇天际帆,翩翩若风乙。
  
  《明诗纪事》在述评朱多=(火加黑)的诗时引用了许多时人的评价:“《静志居诗话》:‘南昌郭外有龙光寺,万历乙卯(1615)二月,豫章诗人结社于斯。宗子与者十人,知白之外则宜春王孙谋=(童加刀) 文翰、瑞昌王孙谋雅彦叔、石城王孙谋=(土加韦)郁仪、谋圭禹锡、谋=(至加存)诚父、谋=(土加保)藩甫、谋=()辟疆、建安王孙谋榖更生、谋=(西下土)禹卿。谋=(童加刀)缉其诗曰《龙兴社草》。”(此条另见《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嘉业堂藏书志》卷四《龙光社草》)
  明代中叶,文人结社盛行,三五同道,相聚在一起研究诗文,议论时政。许起《珊瑚舌雕谈》说:“明季士大夫相集诗文会课,各立名号曰某社某社”。至万历时,由江西布政使李长庚会合江西十三郡文人士子,在南昌结立“豫章社”。“崇祯时,有几社复社。……此风沿至我朝顺治年间,江浙犹然。” (据许起《珊瑚舌雕谈》)南昌周边先后有“滕王阁社”、“江天阁社”、“听松雾社”、“厌原山房”等,其参与的人员,均都是当时南昌周边的著名学人。而“龙兴社”的人员结构,则以宁藩八支诸王孙为基础,集中在宜春、瑞昌、石城、建安谋字辈子孙。据《南昌县志》载,参与该诗社的还有:“杬世俊,榕城诗话闽人入社者凡二人,甫田朱长文宪昌,山人林嘉天会司户”等。
  朱多=(火加黑)与汤显祖有交见《玉名堂诗之十二》:《同相国为嘿庵王孙寿》“箫史箫峰拂紫烟,六旬六月起初筵。心将一嘿观玄秘,坐拥高谈发后贤。朱户雅兼歌雪泛,青黎光并相星悬。江西亦有淮南操,长被熏风仰帝弦。”
  此诗是汤显祖与相国张位同去为“嘿庵”王孙祝寿时所作。诗中的“六旬六日”即“嘿庵”王孙六十大寿。以朱多=(火加黑)1549年的生人计算,“六旬”当在1608年或1609年之间,按照中国传统的落地一岁和做寿“做九不做十”的算法,该诗当作于1608年,朱多=(火加黑)五十九岁,汤显祖五十八岁。其地点在南昌以西鸾岗的“萧峰”某寺庙或某道观内。而诗中“江西亦有淮南操”对“嘿庵王孙”诗词曲赋的颂扬,进一步证实了朱多=(火加黑)与时人及宁藩王孙之间唱和往来而结诗社的雅致。
  石城王孙素与弋阳王孙交往甚密,八大山人生于1626年,朱多=(火加黑)卒于1629年,弋阳王孙的八大山人有三年的时间与朱多=(火加黑)这位族祖相重叠,八大山人或在襁褓当中,与这位族祖朱多=(火加黑)即有面缘,亦不是不可能的。
  石城、弋阳王孙这一过从甚密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八大山人癫狂还俗后,被石城王孙朱容重收留而得以证实(见张庚《国朝画征录•八大山人朱重容附》乾隆四年(1739)已未原刻版。其详可参阅1999年第1期《南方文物》鸿鸣拙文《近在咫尺,同宗同源——八大山人与青云谱》朱容重一节)。
  
  朱多颎(),字以昭,号斗斋(《江西通志稿》为“斗需”)。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拱柏五子,多=(上匕下火左页),号斗斋。封奉国将军。明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十月廿三日亥时生,明天启三年癸亥十月二十日亥时卒,享寿六十一。”
  
  朱多=(上匕下火左页)工诗,《江西通志稿》评其诗曰:“在万历间与李维贞、曹学佺等唱和,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余,而短于精诣。”所著《古雪斋近稿》一卷收入《四库总目》,传于世。(另见张德意、李洪《江西古今书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朱谋圭(1553——1642)字禹锡,号敬所。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爝长子,谋圭,号敬所。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十一月廿五日丑时生,明崇正十五年壬午九月十四日卯时卒,享寿九十。”
  
  朱谋圭是明万历时期的诗人,亦是朱多=(火加黑)龙兴诗社的成员,其成员有《龙兴社草》集行世。
  
  朱谋=(至存)(1566——1642)字诚父,号体元。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员)三子,谋=(至存),号体元。封奉国将军。管理石城王府事。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一月初三日子时生,明崇正十五年壬午三月廿四日丑时卒,享寿七十七。”
  
  朱谋=(至存)是明万历时期的诗人,亦是朱多=(火加黑)龙兴诗社的成员,其成员有《龙兴社草》集行世。
  
  朱谋墾(1564——1619)字辟疆,号奎吾。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覃)长子,谋墾,号奎吾。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二月十五日午时生,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九月十七日巳时卒,历年五十六。”
  
  朱谋墾是明万历时期的诗人,亦是朱多=(火加黑)龙兴诗社的成员,其成员有《龙兴社草》集行世。
  
  朱谋=(土韦)(1550——1624后), 字郁仪,一字明父,号海岳。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石城谋字派,多=(火加量)次子,谋=(土加韦),字郁仪,号海岳。封镇国中尉,加封资政大夫。敕授管理石城王府事。明万历辛卯(1591),给谏叶,初春以学行荐于朝,巡抚边维垣,巡按陈=(人加放)交相推毂,得旨俾绾通侯之章,理石城五府事。公族有所纷竞,无不请质于=(土加韦),=(土加韦)片言剖决,皆屈服而去。生而天姿颖异,目所流览,终身不忘,大之九经传注,诸史异同;次之星纬历数,农圃医卜,常言祖墓病水,以语诸父兄弟咸弗信,会群从暴卒者十余辈,公不能忍,遂自发之墓中,果积水若溪涧,诸父始逊,谢自咎,别移吉壤。太史焦竑常曰:郁仪制作,精微宏博,一依六经,莫可简选。湖广李维祯、山东邢侗、福建曹学=(人加全),屈指江右人物,辙首及之。所著有《周易象》八卷,《诗故》十卷,《春秋戴记鲁论笺》、《金海》百二十卷,《藩献记》四卷,《元览》八卷,《异林》十六卷,《骈雅》七卷,《豫章耆旧传》三卷,《邃古记》八卷,《故奇字辑解》十二卷,《六书本原》一卷,《说文举要》一卷,《天运绍统》三卷,《水经注笺》四十卷,《骈雅》、《演尔雅》、《方国殊语》、《古今通历》、《枳园近稿医诠》二十二篇,《黄岐钩元》三十一篇诸类。南州人士私谥,贞静先生,生子八,皆贤而好学,有元凯之目。统铚其一也。崇正甲戌(1634)进士,诗淡远高古,稿毁于兵不传。省府县志详明。九世子丙熙敬录。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十二月廿五日寅时生,明天启四年(1624)甲子三月十六日辰时卒,享寿七十四,葬新建桃花乡。”
  
  朱谋=(土韦)的著作
  朱谋=(土韦)以中尉之爵,摄石城王府事达三十年,理藩政绩,全族无不屈服。然其在政务之暇,仍著述不辍。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九有记云:“豫章朱郁仪宗侯,博学无不窥。”
  《南昌郡乘》卷之三十七•人物志七•明下:“朱谋=(土加韦),……渊静端简处,藩邸无异蓬户。万历辛卯,给谏叶初春,以学行荐于朝下,尔书褒劳寻,巡抚副都御边维垣,巡按陈=(人加放)交相推毂,得旨俾绾通侯之章,理石城五府事。公族有所纷竞,无不请质于=(土加韦),=(土加韦)片言剖决,皆屈服而去。生而天姿颖异,目所流览,终身不忘,大之九经传注,诸史异同;次之星纬历数,农圃医卜,与夫壬遁太乙河洛轨策诸学皆穹极微秒,其精神之用,如长江大和无所不灌也。以先儒谭易尚理,而置象不能获文周孔子立言之旨,作易象通八卷,以晦翁诗注于比与微词妙旨多=而未章,乃原本小序。酌诸家得失作诗故十卷,疾=候之治乱,三五典坟也,作=古记八卷,以纠正图=之龙缪,疾李斯之变坏,=(吉页)诵旧文也,作古文奇字辑解以是远先圣之制作,以=(钅咸)砭汉世训诂之沉疴,他若书礼春秋鲁论大戴莫不各有笺疏,以辩驳拘儒之固所,阐发诸经奥义,康成以来,未有也。文着《金海》百二十卷,《异林》十有六卷,《骈雅》二卷,《六书本原》一卷,《说文举要》卷《水经注笺》四十卷,《豫章耆旧传》三卷,《藩献记》一卷,皆卓然与郭璞、郑樵、洪迈诸人并垂。晚成《古今通历》,用其法推《左传》,僖五年五月辛亥冬至昭二十年二月巳丑朔冬至,以为鲁史所用皆周正,故经书春王正月明作夏商之正也,于时诸侯=(人替)窃天下衰微,鲜行颁朔之礼,晋楚大国或用夏正未能齐一。鲁秉《周礼》独不改变,故孟献子称:正月日至可祀上帝是巳,于是十二公春正月之书豁然,揭白日于千载。其论医,则有取张子和论。壬遁则有取于祝泌。论阳九百六则有取于王悉凿论。凿见于征验,而于堪舆之说尤精。常言祖墓病水以语,父兄弟咸弗信。会群从暴卒者十余辈,=不能忍,遂自发之墓中,果积水若溪涧。诸父始逊谢自咎,别移吉壤。诸如此类,不能枚举。焦大史=常曰:郁仪制作精微宏博,一依六经莫可简选。湖广李宗伯维贞,山东邢太朴侗,福建曹忝藩学=(人全)屈指江右人物,辄首及。之子同=(钅至),崇祯丁丑进士,诗淡远高古,稿毁于兵不传。”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一二九页:“朱谋=(土加韦)……贯穿群籍,通晓朝廷掌故,诸王子孙好学敦行,自周藩中尉睦=(木加挚)而外,莫及谋=(土加韦)者,宁藩既废,以建安、乐安、戈阳三王分治八支。万历二十二年(1594)廷议增设石城、宜春管理,命谋=(土加韦)以镇国中尉理石城王府事,得劾治不法者,典藩政三十年,宗人咸就约束,暇则闭户读书,藏书甚富,其一斋书目所载,多世所未窥,着《易象通》、《诗故》、《春秋戴记鲁论笺》及他书凡百十二种,皆手自缮写。黄汝亨为进贤令,投谒抗礼剧谈,久之逡巡改席,次日北面称弟子。人两称之明术数皆征验太史焦=谓郁仪制作精征宏博,一依六经莫可简选病革犹与诸弟子说易及卒豫章,人士私谥贞静先生。子八,人皆贤而好学。”
  《南昌县志》卷五十三•艺文评价其书道:“四库书目《易象通》八卷,《惟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仍合上下经而一之别造河图四谓三代以来世藏秘府以宝,学者莫得,而窥迨宋徽宗考古=奇始出示于外,取象互体、变体,而外以干居西北当奎娄白虎之尾,故曰履虎尾,穿凿附会多类此。曹学囗谓:其大要本之系辞者殊不然也,《毛诗》故以小序首句为主略,同苏辙诗传之例而参用旧说,以考证之三百五篇各为之说,次为十卷说多主汉学间,自立新义,如以小星为=贽御入直之类与朱子集传多所异同《骈雅》七卷,皆刺取古书文句典奥者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自释、古释训,以至虫鱼鸟兽,凡二十篇,其说以为联二为一,骈异为同,故名曰《骈雅》。奇文僻字=辑良多,谋=(土加韦)淹通典籍,其一斋书目所载,往往为诸家所未窥,故征引详博,着书皆手自缮写,凡百十有二种。”
  《江西通志稿》评其《诗故》说:“是书以小序首句为主略,同苏辙诗传之例,而参用旧说,以考证之。其曰:诗故者,考汉书艺文志诗类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毛诗、故训传。颜师古注曰:故者,道其旨意也。谋=(土韦)是编盖用汉儒之旧名,故其说诗亦多以汉学为主,与朱子集传多所异同。虽间伤穿凿,然谋=(土韦)博极群书,学有根抵,要异乎剽窃陈言。[盖自五经大全,出应举穷,经久分两事。谋=(土韦)深居朱邸,不藉进取于名场,乃得以研究遗文发挥古义也。]”
  又评《骈雅》曰:“此书皆刺取古书文句典奥者,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自释诂释训,以至虫鱼鸟兽凡二十篇。其说以为联二为一骈,异为同故名骈雅,征引详博,奇文僻字搜集良多,撷其膏腴于词章不为无补也。”
  评《邃古记》说:“是书所记始于盘古,迄于有虞。提纲纪事而杂引诸书以为目,大抵出入于刘恕《外纪》,胡宏《皇王大纪罗泌路史前记》,金履祥《通鉴前编》之间,所引多纬书,荒诞之说既非信史,又=(戡去戈加少)异闻。谋=(土韦)号为博洽,平生著述一百余种,今不尽传,其传者,此为最劣矣。”此书虽遭前人贬斥,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治学方式却颇具眼光。
  
   (均居《江西通志稿》510页)
  
  关于《藩献记》
  朱谋=(土韦)的《藩献记》,是记述明诸藩世系中有成就者的一部重要传记著作。其人物介绍,简要而翔实,极具史料价值。
  魏广国辟疆写于万历庚子年(1600)的《藩献记序》说:“魏子读郁仪君侯《藩献记》喟然叹曰:大=高皇帝德泽之延苗裔业,今天下同姓诸王子==代砺,表地分茅,衣租食税,褒大封受冠带者不下二万人。公族振振,秦汉以来莫敢望矣。以余观郁仪所载,若秦、晋、周、楚、鲁、蜀、潭、湘、代、肃、辽、庆、宁、韩、沈、唐、赵、郑、襄、荆、秀、益、衡、=、川,为藩二十有四,自亲郡王、将军、中尉、为传六十有五,列卷有三,其义核其事约其词质劝一讽百类迩义远讽讽乎?大风也=其以奉扬祖宗十庙,神明之胤光昭,金匮石室之修盛矣,美矣。余常叹宗臣中精忠强学彬彬,若而人宁不堪=半通之纶,展采就列乃锢之一城使优游麋禄遗老,亦足悲也。今本支日滋衍省直征输,日益以不给间请驰禁四业,奉尉以下得辞爵应制科矣,而延议犹依违不诀,夫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能久。今莳=卉者未有不折其苗而能并植之者也,万金之家一子受之,犹万金焉。十子受之,未有能万金者,=夫亲以宠=生厚而用利。于是乎,=贤科以幅之,使无过度,慨然破咫尺,拘挛之议,长虑更始俾,宗民两利,不犹愈乎?郁仪德器高妙志节清白,忧国奉公,数欲条条,上便宜倾侧,=攘石城之间八十余年,附庸他国,而郁仪以经明行修舟,为两台谏大夫推毂卒=,印绶用辖大藩,郁仪真可不愧于藩献矣。郁仪贯穿百家,斟酌今古诗赋,颂启妙绝=逦,性恬淡简静,闭户著述三十余年,几成万卷,上自阴阳玄象太乙律历经史六书,下逮忏纬物类名号山川风俗医药卜筮,二氏之学,无所不窥。但恨古人不见我郁仪是谓矣。余少好涉猎,常跨蹇遨游吴楚燕赵梁齐之间,知交贤豪长者半天下,目中未见有两郁仪者也。故自郡中大学士张公大宗伯、范公少宰、邓公司空、徐公常极称郁仪博雅端方可比,德向而帅惟=丁右武胡孟=、汤义仍、刘元丙、谢友可兄弟,尤托臭味。戊子之后,余兄与郁仪偕夜分问难闻所未闻,感于心合于志亲、于胶漆先兄往矣。知郁仪者非余而谁?为之=次藩献而叙其梗概,如此,观者当以余所好而阿之,则有皇天后土漳水之明神在。万历庚子春豫章社弟魏广国辟疆撰。”
  朱谋=(土韦)也在写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的《自序》中说自己撰修《藩献记》的意图道:“今皇上睿圣英武,综=名实百僚师师靖恭阙位,薄海黎献,暨穷荒绝域之民,罔不沾濡鸿化,祗奉仁威,乃龙飞二十二年,纳鼎臣嘉谟宣昭二祖。八宗之光烈,诏发金=(钅贵)秘文遴选名儒创作国朝正史以信,示中外礼官,因奏修明=之典广献书之路,凡在臣庶材行卓茂功业幽沦者,咸得以其类上,于是含生禀识之士,罔不=(音欠)起,孝慈求表章其先世遗德,四海之内风动云至鳞集乌合颙颙如也,=(土韦)侧在藩臣,典司贡族睹诸侯王公子醇德懿行散布群籍,未有成书乃铨次宿所识见作藩献记三卷。大藩之事,,十得其七,将军中尉之事,十得其三。其所未能=者,寻当搜访以次续记焉,乃系之言曰:高皇帝再造函夏功,=三五鉴往代得失之积,大启藩封王诸子重地又囗推恩其子孙人人得以衣租食税,自非作奸犯科身陷大遣者莫不朱轮华=食宠缨黻之间,崇古所未有也。以余所揆,国家敦睦过丰而造德之典若未至者,宗人年未弱冠名系诸生固已=然神笏=然=夫矣。未几,原=上闻则巳足其禄,养完其家室矣。彼谓贵富可以坐致又何必勤勤德也,故今诸藩受爵者以万数,求其才行着显、文德流誉者不能以十百取焉。岂申明胤胄顾=朴而匪灵哉,由造德之途则=也。顷谏垣诸臣数表焉。宗室有才望者,修举宗正之法而礼官又条列先今请置宗科次第举行之诸宗人方欣欣焉,以谋乡用于明圣之世,独诸藩往哲遗老尚抱后时之=,=(土韦)故====今古并书尚亦俾公族之名教=馆阁之采择乎?虽然海内能言者如=(土韦)之所记录,固不少=(虫斗)龙片甲麟凤一毛自所得者而珍之,其毋以=(木寿)昧眩惑视听斯幸矣。”
  
  朱谋=(土韦)的藏书
  朱谋=(土韦)是明代有名的藏书家,万历年的学者谢肇=(水制)在《五杂俎》(见卷十三)中说:“今天下藏书之家,廖廖可数矣。王孙则开封睦=(丰刀下手)(周王六世孙),南昌郁仪两家而己。开封有万卷堂书目。庚戌皇,余托友人谢于楚至其所,钞一二种,皆不可得,岂秘之耶?是楚言其书多在后殿,人不得见,亦无守藏之吏,尘垢汗漫,渐且零落矣。南昌盖读书者,非徒藏也,而卷帙不甚备。”
  《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谢肇=(水制)言:今天下藏书之富,王孙则开封睦=(丰刀下手)、南昌郁仪两家而已。陈士业曰:郁仪、西亭皆能于圣学,榛芜之日,孜孜鲁壁汲冢之遗,真当代刘子政也。吾乡自郁仪外,宗侯则有时卿士庶,,则有熊仲舒、喻季布。而季布尤多帐中秘本,苍桑以来,土炕柳墙,皆数家坟典。惜哉。”
  朱谋=(土韦)的藏书,可谓宁藩八支当中首屈一指。其“藏书连屋,杂花香草缤纷馥郁,老树囗蹇其间,萧然尘外。” (据《南昌县志》卷五十九•古迹)
  朱谋=(土韦)丰富的藏书,不仅为他自己著书立说创造了条件,更为宁藩子孙博览群书和世其家学,乃至于昌盛文风,提供了先决的机缘。
  
  朱谋=(土韦)的诗
  朱谋=(土韦)与钱谦益有交,并常有信札往来,在其所编《列朝诗集小传》评价朱谋=(土韦):“孝友端直,束修自好”,“=(土堇)户读书,绝绮执鲜腆之奉。贯串经史,博览群籍,通晓本朝掌故。明兴以来,宗支繁衍,诸王子孙,好学修行,比西京之刘向者,周藩睦=(木右邦下手)之后,未有如郁仪者也。着书百优十二种,皆手自缮写。稿至数易,未尝假手小胥。辩论古今,倾倒腹笥。黄贞父为进贤令,投谒抗礼,剧谈久之,=(辶俊去人)巡改席,次日遂北面称弟子,人两称之。易箦之前,犹与诸子说易,分夜不倦。有星光如斗,坠里中,栖鸟皆悲鸣,越二日而逝。南州人士私谥曰:“贞静先生”。生八人,统=(钅畏)、统=(钅朋)、统=(钅皇)、宝符、统=(钅尊)、统钲、统镶、统=(钅赞),皆贤而好学,时人有元凯之目。公留心史事,常诒书告余:‘二百年来尚无成史,非公谁任此者?吾老矣,粗有纂述,多所是正,愿尽出其藏,以乡饮助。’缮写经岁,卷=(巾失)弘多。”
  钱谦益所写的小传和对其的评论,不仅将朱谋=(土加韦)的事迹述之甚详,且充满了感情,足见二人的交往非同一般。然其“亲手誊写”诸文稿,于临终之时,托与当时的余姓县令钱氏乡人,该令为酒徒,后将书稿焚毁殆尽。钱谦益无不痛心:“至今念之,犹有余恨。呜呼!岂知三十年来,石渠著作之暑,遂改而为河东之野史亭呼?览贞静之诗,追念其坠言,为泫然流涕着久之。”
  朱谋=(土韦)“天性好书,十五能赋,下笔千百言不休,而博闻强记,有鸿生矩儒所不及识。”(据《列朝诗集》34卷七罗治《骈雅序》)
  朱谋=(土韦)善诗,现选其三题介绍如下:
  
  《滕王阁》
  
  银床冰井久荒芜,岂若君王观阁殊。六月凌=(高加欠)无暑气,千年选胜甲名都。
  河山雨过明如画,草树烟消绿似铺。多少词人凭槛意,依然汾晋一碑孤。
  
  
  《访康侯弟郊园》:
  
  郊居绝似沉休文,戢羽藏鳞远世氛。堂下紫兰新过雨,檐前绿树半侵云。
  酌来苟饮多清韵,谭到图书得异闻。不为受闲能到此,只缘累月惜离群。
  
  《元夕曲》三首
  
  一、一夜春归花柳新,笙歌五里踏朱尘。停车试问来游女,谁似天河欲渡人?
  二、六十余年白发生,眼中元夕几回睛。江南不是无灯火,取尽脂膏照上京。
  三、少年不解畔牢愁,月夕花朝结伴游。今日故人零落尽,祗留春色到南州。
  
  其论者谓:“《元夕曲》皆以旧题写新意,所以为佳。”(据《列朝诗集》28《甲笺》卷二下引姚旅《露书》)朱谋=(土加韦)常从父辈或偕兄弟行游=(讠燕)唱和,在朱多=(火贵)、多炡等人的诗中常可看到他的名字。
  朱谋=(土韦)与汤显祖有厚交,并常有筵几和唱(详见萧鸿鸣《汤显祖与八大山人先人交游考》)其事迹分别见于《玉茗堂诗之十一》:《上巳前一日永宁寺同莆中蓝翰卿宗侯郁仪孔阳孝廉邓太素》、《丁未上巳,同丁右武参知王孙孔阳郁仪图南侍张师相杏花楼小集,莆中蓝翰卿适至,分韵得楼字》、《郁仪从龙寄示禊诗,怀旧张丁二公作二首》。
  《汤显祖诗文集》编者在笺中说,朱谋=(土韦)郁仪“所著《易象通》,汤显祖为之序”,所谓《易象通》当为朱谋=(土韦)所著有《周易象》八卷之序。《郁仪从龙寄示禊诗,怀旧张丁二公作二首》诗中有“王孙选客称清欢,羽爵成诗远寄看”,可见他们之间的交往,大都在诗文之间而没有俗务。
  朱谋=(土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以镇国中尉爵管理石城王府事,故而汤显祖在诗中誉朱谋=(土韦)为“羽爵”。
  《明诗纪事》评价朱谋=(土韦)的诗,转引郑仲夔《耳新》曰:“诗有集唐集古。余友朱郁仪《讽古》十首,乃更集诸子,容铸之巧,妙极自然。又《闰三月饮龙沙诗》:“且极天纵娱,相将倾桂醑”,盖历家谓闰月为天纵也。郁仪博综多闻,著述之富百倍中垒。每馆阁中遇故事隐僻者,贻书相问,裁答如响。着书百有十二种,手自缮写,稿至数易。易箦前二日,犹与诸子说《易》,指示诗文宗尚。是夕有星光大如斗,坠里中,栖鸟皆惊。及卒,南州人士私谥贞静先生。周亮工《书影》:“西蜀杨升庵太史着书至二百余种。豫章朱郁仪中尉着书至一百十二种。当时曾未闻有茂陵之求。张天如虽一时名流,然无多撰着,当时至见之章奏求其遗书。人有幸有不幸如此。”
  史籍记载多列举朱谋=(土韦)《易象通》、《诗故》、《骈雅》,除有《四库•经部》所收的原因外(见《南昌县志》卷五十二•艺文。朱谋=(土加韦)另有《异林》收《四库),《四库目》作朱睦=(木邦下手撰,见《明史•艺文志》),意在突出其经学。而朱谋=(土韦)于万历二十三年撰,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印行,记述朱明诸王及子孙世系中杰出人物的《藩献记》(40),以其简要而翔实的记载,成为了后世极具史才的工具书。钱谦益说朱谋=(土韦)父亲朱多=(火量),其“恭惠而端谨,好经术。”(据《列朝诗集》13卷二)从朱谋=(土韦)用功最勤、学术价值最为显着的史学着《水经注笺》四十卷来看,其家学的影响尤为深远。
  
  朱谋=(土韦)的书法
  《书史会要续编》:“谋=(土加韦)字郁仪,博雅好古,著述白有余种,总名《天宝藏书》。尤研精于六义。所著有《六书贯玉》……”
  朱谋=(土加韦)精于古文字学,着有《六书贯玉》,还着有《三古文释》、《六书本原》、《六书绪论》、《古文奇字辑解》、《字原表微》、《说文质疑》等书,又考订《三古文》即《大禹碑》(即佝偻(均山旁)碑又名禹王碑)、《周宣石鼓》、《比干墓铭》三者,并亲手摹写加以诠释,曰:《三文释》。
  八大山人深受《三古文释》影响,曾用篆书临写《禹王碑》释文,至今仍有流传(印入《八大山人翰墨集》28页,丛林编)。
  
  朱谋堢(1558——1620),字藩伯,别字藩甫,号浦泉,别号运宇,官讳兹生。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艹下四下火)三子,谋堢,字藩伯,别写藩甫,号浦泉,别号运宇,官讳兹生。封镇国中尉,邑庠生。工诗,有集今不传。省志原跋,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十月十三日已时生。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十月十日申时卒,享寿六十三。
  
  朱谋堢常与诸王孙一道结社吟唱,《明诗纪事》在述评朱多=(火加黑)的诗引用《静志居诗话》时,对朱谋堢即有记载:‘南昌郭外有龙光寺,万历乙卯(1615)二月,豫章诗人结社于斯。宗子与者十人,知白之外则宜春王孙谋=(童加刀) 文翰、瑞昌王孙谋雅彦叔、石城王孙谋=(土韦)郁仪、谋圭禹锡、谋臶)诚父、谋堢藩甫、谋=()辟疆、建安王孙谋榖更生、谋=(西下土)禹卿。谋=(童加刀)缉其诗曰《龙兴社草》。”(此条另见《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但其诗集未能得传,《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朱谋堢,字藩甫,亦石城王孙江诗有集不传。”
   
  朱谋=(=蜜)(1578——1665),号约礼。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石城谋字派,多三子,谋=(=蜜),号约礼,封辅国中尉。公笃学力行,兄弟师友精研宋儒之绪从钟陵宋以功先生游,讲学数十年,布衣之葛中然环堵人不知其为王孙也,详府志儒林类。明万历六年戊寅五月廿七日午时生,清康熙四年乙已七月十九日申时卒,享寿八十八。
  
  朱谋境(1537——1619),字佳父,号松友。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届)次子,谋境,号松友,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十六年丁酉五月廿八日丑时生,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十月二十日申时卒,享寿八十三。”
  
  《明诗纪事》选朱谋境四首:
  《春日闲居》
  
  门外双溪引,城边一径斜。春光欺病客,山色恋贫家。高树留残照,东风过落花。画长除鸟语,庭院寂无▲。
  
  《寄答邬汝翼山人》
  
  姓名何处得君知?一札经年愧报迟。懒去已成中散癖,诗来应作郢人疑。各天明月三秋意,万里西风两鬓丝。摇落此时无以赠,白云江上不堪持。
  
  《春日闲居》
  
  心死如灰不复然,闭门踪迹俨游禅。课儿种树娱衰日,与客看花意旧年。酒熟有时还自酌,诗成无意向人传。闲居一任春来去,又听莺声到耳边。
  
  《春日感怀》
  
  无复重调绿绮琴,关情谁听白头吟?难干薄俗千行泪,空碎穷交一寸心。倚杖园林鸣鸟变,闭门风雨落花深。感时对酒那成醉,人老春残总不禁。
  
  朱谋境有《击辕稿》六卷,又与从兄朱谋尧•巍甫诗合刻为《连枝集》。陈田评其诗谓:“佳父诗瓣香宋人,于陆放翁为近。”
  
  朱谋垙(1538——1620),字嵩岑,号达仁。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旱)长子,谋垙,号达仁。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十七年戊戌十月十五日辰时生,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卒,享寿八十三……子三,统钺、=(钅只)、=(钅星)。”
  
  朱谋垙于天启丁卯(1672年)重订家中珍藏的朱权遗书《筮吉肘后经》,又注疏《遐龄志》、《神隐志》、《道德经》、《阴符经》、《素书》等五种,并加以注付梓行世。(据《筮吉肘后经》朱道朗跋第二页,另见万历廿五年王宗沐修刊《江西省大志•卷三•藩书》)其重刊的许多著作,至今能常在图书馆善本部有见。
  
   朱统=(钅加畏)(1569——1655),字伯垒,号群玉,又号群玉山樵。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土韦)长子,统=(钅加畏),号群玉。封辅国中尉。明隆庆三年己巳六月十三日丑时生,清顺治五年戊子五月初三日亥时卒,享寿八十。
  
  《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朱统=(钅畏),字伯垒,号群玉山樵……承家学,复精于绘事,花鸟初仿陆平,后习周服卿。武陵刘奇授以和色之法,花色历久益新,画山水法吴仲圭。”
  《画史会要》:“石城王孙统=(钅畏)……父谋=(土韦),以着书擅名,=(钅畏)世其业,兼精绘事,山水写梅花道人,花鸟初学陆平叔,后学周服卿,都入雅品。武林刘奇授以和色之法,所作虽逾数十年,而花色鲜丽如新。”
  《明画录》:“=(钅畏)承家学,复精于绘事。”朱统=(钅畏)世其父业,其山水、花鸟“都入雅品”,而“花色鲜丽如新”,足见其重彩的成分。
  八大山人的祖父朱多炡虽是朱统=(钅畏)的祖辈,但却仅年长其28岁。朱多炡常有重彩和蝶派工笔如《滕玉蛱蝶图》等。这些作品在石城、弋阳王孙的频繁交往和作品的交流中,其相互影响的因素当不可小视。
  
  朱统=(钅皇)(1573——1666),字孝穆,号幼海。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土韦)三子,统=(钅皇)号幼海。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元年癸酉六月初八日寅时生,清康熙五年丙午七月廿四日丑时卒,享寿九十四”。
  
  《书史会要续编》:“博雅能如其父,喜书法,而津津然以悬腕中锋为贵,于诸帖能淹贯。故作字必有所本,益以学胜者,持斋三十余年,手书《华严经》,不尽七卷而没”。
  朱统=(钅皇)与八大山认为兄弟辈,但却年长八大山人53岁。在石城王孙与弋阳王孙过往频繁的岁月里,朱统=(钅皇)一定是曾与八大山人有过直接接触的。
  杨宾《大瓢偶记》卷六•论国朝人书在评价当时江西的书法时说:“……八大山人虽指不甚实,而锋中肘悬。有钟王气……”这是同时代人在见过八大山人书写后,对其“肘悬”的描述。八大山人晚年的书法,中锋悬肘,“八大体”风格形成以后,更见其中锋之功力,这与他的家学和家风,应当是有直接的师承关系的。
  从朱统=(钅皇)“以悬腕中锋为贵”的记载来看,或可从中追溯到八大山人书法的某些传承关系。而“淹贯”“诸帖”,正是八大山人中年以后,我们所能直接追踪的痕迹和道路。
  
   
  朱统铚(1583——1648),字梦得,又字蔚园,号四岳,官讳宝符。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土韦)四子,统=(钅至),字蔚园,号四岳,官讳宝符,封辅国中尉。明崇正壬申贡士,癸酉科举人,因兵变毁不传。诰授资政大夫。公善读书,能文。国典公姓不得赴制科,遂弃世爵改名宝符,以民籍应试。明崇正甲戌进士授官行人,奉使蜀藩不受馈遗里居,有以清进者,概谢绝,与寒士无异,为文古奥沉郁,卓然,可传。甲申闻变,北望恸矢,随鼠伏荒虚穷谷中。省府县志详明,隐逸类。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朱统=(钅至),字蔚园,以国典不得赴制科,遂弃世爵改名宝符中,崇祯七年进士,官行人。奉使蜀藩不受遗乱后常窜串伏荒岩穷谷中,为文古奥沉郁,诗淡远,稿于兵不传。”
  《南昌郡乘》卷二十•选举志二•进士下:“朱统铚,字四岳,新建人,行人。”又卷之三十七•人物志六•明中:“朱谋=(土韦)子……统=(钅至),崇祯丁丑进士,诗淡远高古,稿毁于兵,不传。”
  《明诗纪事》得其一首:
  《滕王阁留别同社》
  
  春风吹雁去南天,又促孤从远入燕。高阁喜从各士饮,轻装仍附买人船。
  江花伴我程千里,云树添君赋几篇。只有诗情元不隔,相思能到彩毫边。
  
  陈田引黄云师《江西人物志》评其曰:“统=(钅至)诗淡远高古,稿毁于兵不传”。《静志居诗话》:“明初旧典,宗室子不与内外▲除,后因御史李日宣等所请,援祖训换授之法,言皇族宜通仕籍,得旨允行。秦王孙子斗诗云:‘爵人本至公,立法无颇偏。大训手自订,百度何森然!郡王有孙子,所司验才贤。换授准任用,升转遵常▲。谅哉二柱史,抗章排拘挛。先帝展科目,今皇命试官。椅桐委断壑,被以朱丝▲。▲骝在外厮,策以珊瑚鞭。’盖纪其事也。天启辛酉,晋藩庆成温穆王表桐之曾孙慎▲始举辛酉山西乡试。明年壬戌,赐同进士出身。至崇祯戊辰,宁藩瑞昌王孙统饰由进士改庶吉士。自后,甲戌则蜀藩奉▲、宁藩统▲,▲,谋▲子也。丁丑则宁藩统▲、统▲。庚辰则周藩朝▲、在▲,宁藩统▲。癸未则代藩鼎▲、廷▲,宁藩统▲、议▲,皆以宗支取甲科。
  朱统=(钅至)深的家传,又制科甲,是石城王支中科举之进士第一人。朱统=(钅至)与八大山人是兄弟辈,其成功的科举实践,当对宁藩朱氏八支子孙后来获取功名和八大山人获得“诸生”秀才,有着实质上的指导意义。
   朱统=(钅至)与名士多有交,《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载:“龙沙水经注,龙沙西赣水北经连亘五里,《环宇记》:在州北七里一带,江沙甚白而高峻。左右居人,时见龙迹。《豫章记》:北有龙沙堆阜,=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真胜迹也。……朱统=(钅至)与陈宏绪()、徐世溥()诸人于龙沙哭祖之”,可见其诸人交往频繁。其甲申国变的“哭视”和后来的“窜串伏荒岩穷谷”之举,与八大山人的遁入佛门,当将是明宗子孙的一种必然选择。
   
  朱统=(上尤下金)(1597——1666),字克甫,别号雪=(月瞿)。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石城统字派,谋长子,统,字克甫,号雪,封奉国中尉,美姿容,廉介自持不轻然诺,工诗文及书画,皆古法事,=至孝戎马在郊负土成,不以累诸弟。晚与缁黄作方外友,有古高土风。寿七十卒,详府志。明万历廿五年丁酉十二月廿三日戌时生,清康熙五年丙午九月初九申时卒,享寿七十。子四:议=、=、踏、浙。
  
  李元鼎为其所作的《朱先生统=墓志铭》有详细地介绍:“统=(上尤下金)封奉国中尉,雪=(月瞿)其别号也。……献王凡七传而为辅国中尉谋锉,是为公父,……公其长也。生而美姿容,介特自持,立义不侵为然诺。视诸裘马翩翩,角击兢逐者,心窃厌之。取古今载籍,篝灯下帷攻举子业。时格于宗正,例不得试有司,则以其余为诗、为书、为画,皆摹仿古人法,出以心裁,飘飘有挟飞仙以遨游意,一切尘事不以滓其胸次。
  性孝友,其事辅国与母宜人也,温清起居,朝夕匪懈。父母疾,则奉医药,视寝膳为谨。及当大故,时家日落,兼以戎马生郊,岁复=(水存)饥,独身任==事,及其诚敬,不以累诸弟。春秋祭享,独呜呜儿=,人咸多其孝焉。戊子避兵湖东,适元配逝,仓皇颠连之际,一切含殓哭奠,必成理而后已,此其笃于伦常之大者。若其爱同气,信友朋,严于训子,宽以待下,多古君子长者行。而不佞所心服公者,往当崇祯朝,上加以展亲宗子之贤者,咸得以其本品易流官,举国踊跃奔兢,有欲举公者,公一笑视之,泊如也。
  嗣仓桑以还,今职方郎石潭刘公侨寓奉新,公主其家,邑令闻而加礼,非其意也;乃去而之上高,令敬信如之,又非其意也;去而之新昌,与吴、漆诸隐君为忘形交。已而更授生徒,誉闻日广,复不惬于衷,乃入洞山与已任和尚相朝夕,咿唔之声同梵贝粥鼓相响答,公之高蹈远怀,若将终老其间。如是者垂十余年,二子固请归,不许。计无复之,乃以展墓为词,适动其明发之思,因上冢过家,始就二子养。
  夫当介藩奋起功名之日,靡不思得当以效用于世,公既薄而不为。后值芳草凋落之时,又糜不借郡邑交游以为光宠,公又托而屡避,甘同野客缁流作世外缘,有古凿坏逾垣之风。所谓隐不违亲,贞不绝俗者,公真其人哉。易箦之际,撒手悬崖,有非死生可得而关其怀者矣。公生于万历丁酉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于康熙丙午二月二十二日辰时,享年七十。……铭曰:=乎无=,其志介,其行洁。孝友成性,其仪不忒。盖古隐君子流,而寄意高远,视常变顺逆不足以当其一=。我铭斯石,以永耀其泉壤之宅。”
  八大山人与朱统=(上尤下金)是族内的兄弟,但朱统=(上尤下金)年长八大山人40岁,在八大山人19岁以前所接受的宗学教育和获取科举的“诸生”王孙生涯中,朱统=(上尤下金)既是八大山人兄长,又是其制业科举的“宗正”先生。
  朱统=(上尤下金)殁于康熙丙午(1666)二月,八大山人癫狂于康熙十九年(1680)庚申在临川癫狂还俗,走还南昌。朱统=(上尤下金)去世已经15年,从族侄朱容重收留其家的现实情况来看,朱统=(上尤下金)与弋阳王府来往甚密,且与八大山人有实质性的交往。正因为如此,也才会有朱容重后来收留八大山人的必然。
  
  朱统=(钅契下石)(1548——1626),字仲韶,号冰玉。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起四子,统=(钅契),号冰玉。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十一月廿三日申时生,明天启六年丙寅十二月三十日戌时殁,享寿四十三。
  
  《画史会要》:“族侄统=(钅契下石),字仲韶。写花卉,用墨有神。无一点尘俗气,第赋性偏僻,每以画自矜贵,为人所嫉。”
  
  朱统镤(1592——1665),号夺元。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石城统字派:谋=(土延)四子,统镤,号夺元。封辅国中尉。明万历二十年壬辰正月十八日丑时生,清康熙四年乙巳二月廿四日未时卒,享寿七十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朱统镤《枯木竹石》扇页一祯,金笺墨笔。(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石城王支和弋阳王支均多承家学,擅书画、且有成就者的人员之多,是其它宁藩诸王孙不能比拟的。
  
  朱议=(水帝)(1622——1708),字英儒,号子庄,后改庠名为朱容重。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由于鸿鸣的浅陋,学问不严谨,核对不精细,在《明末清初书画家朱重容诸问题及作品》和《八大山人的族侄朱容重诸问题及作品》二文中,误将“石城派统=(钅)次子:议=(水帝)号冰壶。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时生。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卯时卒。享寿七十六。”当作朱容重,虽在该文中对朱容重的生卒年不合等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是这一重大疏漏,误导了读者。今特在此向读者表示由衷的歉意,并予更正。)
  “石城议字派:统=(钅尤)次子,议=(水帝),字英儒,号子庄,官名容重。封奉国中尉。邑庠生。公能诗,工书法,画兰竹小景四方之士游豫章者,以不得子庄笔墨为憾,所居蓼洲,造请无虚日,亦不复仕。卒年八十七。着有《初吟草》,徐世溥为序。今其后人居桃花乡之青岚。明天启二年壬戌十二月三日四时生,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日亥时卒,享寿八十七。”
  
  《南昌县志》(1)卷三十三•人物四载:“朱议=,更名容重,字子庄,奉国中尉,国变后混迹尘市。能诗工书画,善画兰竹小景。居蓼洲,四方之士游豫章者,不得其笔墨以为阙,造请无虚日。年七十九卒。”
   张庚在其所著的《国朝画征录》所收的《八大山人传》中,将朱容重后缀其篇:“又宁献王九世重容,字子庄,乱后隐居南昌之蓼洲,能诗工书,善兰竹小品。”
  其常署书画作品的款印有“朱容重”、“朱容重字子庄”、“=石居士”、“子庄”、“=至容重”。
  钱仪吉《碑传集》卷一百二十四•逸民上之下,所载李元鼎撰《朱先生统=墓志铭》在对朱容重父朱统=介绍的同时,亦对朱容重名、字的交代最为详细:“余自归田来卜南州,睹潢流昼涸,赤邸烟销,惟二三高人逸士,犹得以文翰笔墨间寄其遐思,近于古之食力者,则子庄其着也。子庄为人醇谨,好古能文,尤精心八法,作各体书,益师事于岸熊学博而得其微。国中凡赠送庆诵,以文章介=觥勒金石者,靡不以子庄书为重。而士大夫亦若非子庄书不重焉者,匪第以其书也。子庄今春居其先公丧,深隐永巷中。”
  李元鼎食宁藩瑞昌王支的女婿,其妻朱中楣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朱容重是石城王支的议字辈,是朱中楣、李元鼎的族叔长辈。其文中“余自归田来卜南州”,当指李元鼎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冬举家回南昌的时间。此间,八大山人尚在进贤介冈灯社“执佛称宗师”。而此时的朱容重和他的书法,在南昌及周边地区已经具有了“靡不以子庄书为重。而士大夫亦若非子庄书不重焉者”声誉。
  
  朱容重的书画
  朱容重传世作品虽少,但仍时有得见,现将已知介绍如下:
  《国初名贤合景诗画册》•又名《朱耷等人画杂画册》该册页共分八开,分别为八大山人、张学曾、汪文柏、程瑶等人题。第二开、第三开和第四开均为朱容重所题,该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朱容重所题各页如下:
  张学曾画朱容重对题《竹石水仙图》:二月二日涉笔新,水仙竹叶两精神,正如月下乘鸾女,何处堪容食肉人。该诗为徐渭•天池句,朱容重书。下钤“容重之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钤“荒斋”(朱文)此书楷体,修长、横轻竖重,瘦硬有力。
  汪文柏《菊花图》朱容重对题诗:“春深未是慕花期,闲展孤窗且自怡,唤取邻沽相托对,何须不步履到东篱。”下钤“容重之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处钤“字小邑”(朱文长方印)。
  程瑶《独步观泉图》朱容重对题诗:“二子避世自=玩,不在山间便水间,多少红尘车马客,何能得似此翁闲。已巳春杪题以孝老年道翁并请正。南州朱容重。”下钤“朱容重字子庄”(白文),“=石居士”白文。
  《朱容重山水扇》质地:金笺、设色。尺寸为:纵15•8x横48•3厘米。款署:戊戌秋日门人朱容重画。钤印:子庄(朱文方印)=石居士(朱文方印)"戊戌"为顺治十五年(1658)。
  《昼锦堂记草书卷》质地:纸本、墨笔。款识:乙亥夏杪书于蓼渚之来翠楼容重。钤印:朱容重印(白文)子庄(朱文)引首印为:微吟堂(朱文长方印)。故宫博物院藏,“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
  故宫博物院另藏有《楷书七律诗》扇面一页,署名为朱容重。
  《竹石海棠图》扇面,款署:丙申夏日戏墨=石容重。钤印二。现藏台湾。“丙申”为顺治十三年(1656)。
    清•陆心源编《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第一至第四页着录八大山人《蔬果花竹》画册一件。水墨纸本十二开花卉,有当时名人对题。十二页画题为芙蓉、竹、萝菔、菜、兰花、佛手等。对题诗句之人皆为当时南昌名士,有罗饭牛等。其第一页题诗为朱容重。
  题曰:“一枝开木末,江上怨冷冷。为问春风面,醉得几时醒?” 
  清康熙佚名《十百斋书画录》载朱容重金笺面,《行书诗》一首,款:“旧作书祝,朱容重”。
  
  朱容重的诗及其交游
  朱容重国变后“隐居南昌蓼洲”,“混迹尘市”(均据张庚《国朝画征录•八大山人朱重容附》)。“以笔墨自娱,四方之士游豫章者,不得其笔墨以为阙,造请无虚日”(据《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故与众多的文人雅士均有交往。清康熙佚名《十百斋书画录》载朱容重金笺面,行书诗一首,对其的交往有描述:
  
  朱明正喜日初长,介寿缤纷进鹤觞。座列篇章开玳瑁,家成孝友着缥缃。
  琼枝已立千秋叶,彩笔犹生五色光。举世知君多隐德,只今无事不占祥。
  
  在李元鼎为朱容重所作的《朱先生统=墓志铭》中,李元鼎用充分的笔墨描述了他与朱容重的交往关系。(李元鼎(?-约1653)字梅公。江西吉水人。是明宗室“中”字辈女婿,为朱中楣之丈夫。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稽勋司,文选司主事,光禄寺少卿。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时投降,仍授原官。李自成败退再降清。顺治二年(1645)后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屡次主办郊庙祭祀大典。擢兵部左侍郎。后坐事论绞,免死,以杖徒折赎。工诗文。着有《石园集》30卷,《灌研斋集》4卷。与新建陈弘绪士业等为诗文友,邓之诚先生称其康熙九年年七十六犹存。)
  现知朱容重与与之交往的名士还 “倪永清云:介邱博览群书。与万茂先、徐巨源(徐世溥(1608-1657)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史补邑诸生。明亡后山居晦迹,不复应举。徐世溥长于古文辞,工诸体诗,兼工书法。《新建县志》称其"名噪两都三吴间"。)、朱子庄、杜登圣辈友善”。(见《南昌县志》卷五十三•艺文)。
  《西江志》卷一百三十一•艺文即载有朱容重《挽徐巨源先辈》诗:
  
  乱后诛茅构草亭,山中间散久穷径。文章自我开生面,寰海推君作典型。
  夜两暗凄高士昆宅,寒云高掩少微星。清尊无复黄花约,极目何堪涕泗零。"
  
  徐世溥与朱容重关系密切,曾为容重诗集《初吟草》为序,在徐世源《榆溪诗钞》卷下亦有一诗赠朱容重,题曰:《赠朱子庄》:"朱生砺错刀,欲=蝌斗经。遂使春泄上,蛙=不敢鸣。释刀复捉笔,倏忽万山青。竹雨洒苔石,霏微更=冥。多艺谁使然,绀珠似曾缨。市人爱乐易,言笑目相并。有时啸歌发,丝竹满谷坑。谁知涤砚际,羲献又退听。"可见二人关系密切。
  入清后,朱容重与江西巡抚宋荦(宋荦(1633-1713)字牧仲,号漫堂。河南商丘人。工诗文,善书画。诗与王渔阳齐名。善画墨兰竹。又极好收藏。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在江西任巡抚。着有《西陂类稿》等。)有交。康熙二十七(1688)宋荦任江西巡抚时,曾从朱容重处求得徐世溥《友评》一卷刻之。宋荦在《西陂类稿》卷二十八《跋徐巨源友评》中这样写道:"余到南州三载,求徐巨源文翰甚渴,……兹又从朱子庄得巨源《友评》一卷,手书六百八十九字。"据《漫堂年谱》介绍,宋荦刻《榆溪诗钞》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故知朱容重与宋荦的交往当在康熙三十年前后。
  朱容重与本派系石城王孙青云谱道长朱道朗有交,并有师谊之说。
  在《青云谱志略•青云谱十二景怀古题赠诗》中,朱容重有诗三首载于其中。诗曰:
  
  师因爱我到楼居,携手翩然玄兴舒。传槛花香登客座,沿阶竹影画窗虚。
  懒于身外求丹药,惟有床头枕秘书。岂是清溪人不识,门前簇簇绕轩车。
  
  诗后署名“朱容重”。
  其二:
  
  客傍斜阳柳外行,竹篱吠犬出相迎。桥边旧是仙人宅,额上仍存宋代名。
  
  其三:
  
  =囗囗囗囗囗囗,问师何事绝三彭。款留携手看花后,顾我应怜大瘦生。
  
  诗后署名亦:“朱容重”。
  青云谱落成于康熙六年,《青云谱志略》则初成于康熙辛酉(1681),故知朱容重最迟与朱道朗始有交往当在此间。
    朱容重与黎士弘(黎士弘,又作士宏,字愧曾。长汀人。清顺治举人。钱谦益等推为海内名士。服官江西,陕西、江南。政绩甚着。以荡寇功晋秩布政司参政。乞归卒。有《西陲闻见录》、《托素斋诗文集》、《仁恕堂笔记》、《理信存稿》。)有交,见黎士弘《托素斋文集》卷三载《丙子元旦题朱子庄小像》诗曰:“于思于思记昔时,今日视图尚磊=。一千里外博轩渠,若教对面谁虚左。往未二老继风流,几就章江浮一舸。直须再活五十年,我岁寄诗公和我。”
  朱容重与八大山人虽是族内的堂侄叔关系,但是朱容重却年长八大山人4岁。邵长衡在相晤八大山人后所写《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山人……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身猖佯市肆间……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其文中的“其侄某”,即指的是朱容重(详见萧鸿鸣《明末清初书画家朱重容诸问题及作品》。
  张庚《国朝画征录》将八大山人传后附缀有朱容重而成《八大山人朱重容附》,当与其收留八大山人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flfwfnh Re: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五) 回复时间: 2008.11.17 16:53

    求购乾隆四年朱氏八支宗谱我电话号码是13407913994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