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写得很感人,有哲理。文字修改如下:
生、离、死、别犹如春、夏、秋、冬的轮回。由于职业原因,我已不觉惊诧,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司空见惯。职业的本能造就我不可能有林黛玉似的情怀。
阴沉的天,寒风刺骨,让人不禁打起寒战。突然,二病室3床(姓名:冬去,性别:男,年龄:30岁,白血病患者)的母亲哭叫着:“医生、护士快救救我儿子。”面色苍白、血压不升、脉搏急速、呼吸急促。立即给予呼吸三联针,实施抢救。
只见东去努力示意他母亲过去,我读懂了他的形体语言,小声说给他母亲,此时声泪俱下的母亲怎会知道儿子在说什么?我有意识的凑近东去,他发出颤颤且细微的声音:“枕下的手机请转交妻子春来,希望常与家人联系。”冬去的泪水顺着脸颊不住的往下流淌,无法遮掩,也无力擦拭。倚遍枕边,只是无望生还?人何处,满眼泪花望断归来路。
此时冬去,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宣告死亡。我心头一颤,冬去世得超呼寻常,没有大多数临死患者在一息尚存之际的那种急切的求生欲望,那种狂乱的挣扎。泪水也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拔管后,很快离开病房。
我知道有很多患者及家属在指点我,说冬去一定是我的亲戚。我不想去解释什么,这只有一种莫名的愁绪,说不上是伤心,还是难过。
我看了太多太多感人的爱情悲剧,没有伤感,那是戏剧,那是作者的构思,导演的编排。我不了解冬去和春来的过去,只知道冬去带着遗憾而去,或许还有太多的不舍和牵挂。我不知道春来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在干什么?我只知道在丈夫去世时都没能陪在他身边,没能见上一面。我不想去剖析是什么原因,也不想指责春来的无情和残忍。
“爱”是什么?我无从诠释,定不是不付诸行动的甜言蜜语和虚无缥缈的山盟海誓。冬去是爱春来的,他的爱是只知道给予不求回报的,他的爱升华到另一境界,那至高无尚的。在弥留之际,没忘记妻子,仅仅是要给春来留下手机吗?我相信春来才会更 懂!
如果真爱,我相信是相系的,是离不开的,如果由我们----变成了我,我相信剩下的那个我就会不知所措,就会满世界的寻找,就会孤独、就会寂寞。
我带着沉闷的心情回到家,给老公讲述了冬去的事,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春来,我会在冬去下葬的那天一只眼睛哭、一只眼睛看谁长的漂亮。”我没看他的表情,低下头却故意去忽略心中的酸涩。或许这就是现实,这就是青年男女生活的真实写照,遗忘不需要时间,只要能找到新欢。
多么鲜活年轻的生命啊,没等到秋来便叶落终结了,我的耳边仿佛回荡着《再别康桥》的结束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一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