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陈嘉珉 收藏:1 回复:1 点击:5273 发表时间: 2007.06.18 00:33:53

梁漱溟最佩服的人


  梁漱溟在1980年87岁接受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采访时,回忆一生中最佩服的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最为梁启超所佩服”并最后编辑审定《饮冰室合集》的福建文人林志钧,一个是他的连襟和军人伍庸伯。这两个人相较而言,梁先生则更为欣赏和佩服伍庸伯,他说:“伍先生的价值很高,假如有人问我,你一生所亲自见到的、最佩服的人是谁?那我就回答是这个。”林志钧是学问家,喜欢填词作文,而伍庸伯是军人,从不写作任何东西,但“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做人的一个人”。梁先生说他自己一生有两个“重大的责任”:在学术上写作《人生与人心》,另一个责任就是替伍先生把他的学问、为人介绍给世界、给后人。
  
  伍庸伯的人生姿态有两个特点,一是言行一致、说一不二,二是任何事情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梁漱溟说伍庸伯是“一个纯正的儒家、脚踏实地的儒家”,我想这个判断应该主要是针对伍庸伯的诚实而言。梁先生说伍庸伯力行中国的两句古话“言忠信,行笃敬”,这正是儒家的思想,儒家就强调言行一致、说一不二、诚信为本。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伍庸伯的诚实。袁世凯准备做皇帝,北京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要签名表示拥护,但是作为参谋本部第三局科长的伍庸伯却不肯签名。有人说你不签名,这个事情怕有危险吧?伍庸伯说:“我一定要认为我签的是对的,我才能签名。我现在考虑我应不应该签名,我还没有决定,还没有点头认为这是应该签的,所以我不能签名。”
  
  伍庸伯人生姿态的第二个特点是“提得起,放得下”,梁漱溟举了两个例子。二十年代末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伍庸伯任总参议办公厅主任。蒋介石率军北伐后,梁先生去广东看望李济深和伍庸伯两个好朋友。一天他们三人吃完中午饭,到伍庸伯办公室,伍庸伯对他们说:你们随便坐,随便谈,我要休息,我睡15分钟。然后他就坐在一个椅子上,闭起眼睛就睡着了,睡了15分钟就醒来。过了半个世纪,梁漱溟仍然惊叹道:“他说睡就睡了,说醒,15分钟说醒就醒。哎呀,我真是惊讶、佩服!这就是表明他生活自主自如。他是真正能够把他的身体、精神很统一,很能够自主,很能够自如,这个是很了不起。”
  
  另一个例子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伍庸伯担任游击司令,率领两千人在广东打游击。有一次他带领300人在一个县城外行军,情报人员报告说有一群敌人正在从南往北跟踪过来。“料敌如神”的伍庸伯想了想,认为敌人不是来跟踪我们、打我们的,推想它的目的地肯定是在别的地方,于是就对身边人说:你们警戒着,我要休息休息。他在城外预备过春节演戏的戏台上找到一把椅子,就坐在那上面睡起来了。手下人以为伍司令不过是休息休息,未必睡着。有人去戏台上看他,居然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梁漱溟感慨道:“就是说,他提得起,放得下,普通人提不起,放不下。他是真正能够在他的生命上自主自如。这个学问不是书本上的学问,不是随便讲一讲、说一说的学问,这就是孔子的生活之学。”
  
  梁先生说:伍庸伯“这个纯正的、脚踏实地的儒家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他的生活。”梁先生认为伍庸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姿态是“孔子的生活之学”,我倒是觉得这个更像是佛家的人生态度和大智慧。梁漱溟一生佩服伍庸伯言行一致、说一不二和“提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态度;而在二十世纪,梁先生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最能言行一致、说一不二和“提得起、放得下”的伟大文人啊。难怪梁漱溟先生晚年一再强调说,他即是儒家,又是佛家。
  
  (陈嘉珉,2006年10月16日)
  
  说人论道: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2199

------------------------
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徐博达 Re:梁漱溟最佩服的人 回复时间: 2007.06.20 16:16

    在历史的滔天烟尘里,湮没了许多真正值得我们敬仰的人物,于今,我们只能在前人的文字里读出他们的流风遗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