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陈嘉珉 收藏:1 回复:8 点击:769 发表时间: 2007.06.08 01:01:15

《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是折腾,从人生折腾和超越知识的视角看,《红楼梦》有三个亮点。第一,从入世折腾的角度讲,《红楼梦》故事极大地满足了人性的窥探癖。如果你不是一个关心别人闲言碎语和他人私生活故事的人,也许你会感觉《红楼梦》是一部很无聊的书;那个曹雪芹啊,就像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婆坐在小市民区的家门口,理着像王大妈裹脚布一样长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人的窥探癖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是超人力量植入人体的本性之一。俗话说“谁在人后不说人,谁在人前不被人说”,好奇心支使的窥探癖驱动人们“说人”和“被说”,而“说人”有人听,就是因为人有窥探癖。
  
  人们通过小说和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以及其他类似作品,窥探他人私生活中的折腾细节,心里就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窥探癖不仅是要窥探别人的私生活,而且是要窥探别人私生活中的折腾细节,例如我看黄色小说就不喜欢单独看性,而要看有细节、故事、情节的性事。因此越是深入了解私生活细节的作家,就越能写出满足世人窥探心理的好作品,因此所谓“世界文学名著”,几乎都是别费心机编造的“私生活秘录”。《红楼梦》这部描写吃穿无忧的庸碌无聊之人无事生非、自造烦恼的“无聊”之书,之所以成为“文学名著”,就是因为作者别出心裁、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一个大家庭里私生活的折腾细节,极大地满足了人性的窥探欲望。所以小说的作用就是满足自私自利者对他人自私自利折腾的好奇心和窥探癖。四书五经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而读“小说”和写“小说”则是“小人”生活的折腾内容。正因为“小说”讲的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情怀,所以在唐宋时代没有地位,令君子不屑而入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君子过于唯心、唯理,忽视了人性中卑微、琐屑的窥探心理,不知道揭露私生活的“小说”,能让凡夫俗子们伸向别人家里和床底下的眼睛和耳朵获得极大自慰。我想这个亮点,只能从世俗凡夫和卑微人性的角度看待,它不是作者的用心所在。
  
  第二个亮点,也是从入世的角度讲,《红楼梦》用一个家族的私生活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很好玩的游戏,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折腾特别精彩。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却从不坦率地说清道明,而要增加成本、真真假假、似有若无地折腾出许多故事、细节来。贾宝玉“早存了一段心事”,一直爱着林黛玉,“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加倍地折腾别人和自己。而林黛玉呢,“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在他俩之间,“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真假掺拌相斗,“其间琐琐碎碎”,就“难保不有口角之争”了。正如作者所言,这对小情人常将“求近之心”折腾成“疏远之意”,“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可是如果“一个心”不分开成“两个心”来计较和折腾,那爱情和人生又有什么内容和意义呢?很多不愉快的折腾总是要难免后悔,贾、林之间的折腾也是这样。当他俩听到贾母抱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语时,突然好似参禅一般,都低头细嚼话中滋味。虽不曾会面,然而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么!你看这部“巨著”描写的是一种多么有趣的人生折腾啊,哈哈。
  
  曹雪芹是中国描写爱情折腾的第一高手!他把世俗私生活中爱情折腾的伟大、精彩渲染到了极致,让没有折腾和不喜欢折腾的人也会跟着折腾起来。《红楼梦》最精辟地说明——如果没有爱情折腾,那些生长福中、吃穿无忧的无聊之人干什么啊——我领悟这一点,是作者特别想要说明的。
  
  第三个亮点,是从出世的角度看,《红楼梦》它给那些恶性循环、达到极致的人生折腾,安排了最好的结局,指明了最佳的出路。在我的人生理论中,我认为人在世上唯有快乐最重要;但超人力量给我们安排的人生折腾有苦有乐,甚至有时苦多于乐。因此追求恒久的人生快乐,一方面要积极勇敢地投入折腾,充当折腾的“战士”;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超越折腾,做一个脱离折腾的“超人”。正是基于这个观点,我认为《红楼梦》不仅是伟大的(折腾),而且是完美的(超越),因为它给那个旷世奇妙的伟大折腾一个史无前例的完美结局——林黛玉一定要死,贾宝玉一定要出家。因为林黛玉只有通过“死”,才能超越“人去情了”的折腾结局。林黛玉一死,贾宝玉的人生折腾即达到顶峰,世俗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如果贾宝玉也一死了之,就落入了人生和小说的俗套,显不出“佛”的伟大来,因此他不能死,而必须出家!作者的极高明之处,正是通过贾宝玉“出家”获得“新生”的终了之笔,给那些被人生和爱情折腾得疯癫异常、痛不欲生的凡夫俗子,指出一条现世唯有的脱离和超越折腾、追求永恒心静与快乐的至极之道。对此我猜想曹雪芹一定是个佛学家,《红楼梦》实质上是部佛家著作。因此读《红楼梦》,如果读不出其中的佛性和觉悟来,就是没有读懂作者,就是不解“作者痴”的这个“其中味”了。
  
  《红楼梦》是一部佛家的灵性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并非虚构,犹如在出世境界中生与死的圆融无别一样,佛家灵性作品中人与现实中人亦是圆融无别的。八十年代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她与林黛玉也是圆融无别,都是有佛缘的人,是林黛玉投胎后三百年的再生。林黛玉和陈晓旭的悲剧在哪里呢?就是没有在阳间成佛,而早殁在人间向佛的路上。但她们死后就成佛了,贾宝玉是从生到生的成佛,林、陈二人则是由死而生的成佛。从这点来看,她们都死得其所,死得快乐,而且是极乐!
  
  (陈嘉珉,2007年6月7日)
  
  
  人生折腾-超越知识: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1688

------------------------
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09 23:41

    一、
  换一种超越的想法看,老师所说的正是读“小说”和写“小说”技巧。譬如:
  1.那个曹雪芹啊,就像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婆坐在小市民区的家门口,理着像王大妈裹脚布一样长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
  2.好奇心支使的窥探癖驱动人们“说人”和“被说”,而“说人”有人听,就是因为人有窥探癖;……窥探癖不仅是要窥探别人的私生活,而且是要窥探别人私生活中的折腾细节……
   3.却从不坦率地说清道明,而要增加成本、真真假假、似有若无地折腾出许多故事、细节来。
  二、
  “我认为《红楼梦》不仅是伟大的(折腾),而且是完美的(超越),因为它给那个旷世奇妙的伟大折腾一个史无前例的完美结局——林黛玉一定要死,贾宝玉一定要出家。”
  你这样说我绝对赞成!
  但我觉得你忽略了重要一点,就是:贾宝玉出家是为了要使宝钗一定要独守空房!一部《红楼梦》没有宝钗插入去折腾,就不够伟大、不够亮点!
  

回    复    

回复人: 叮咚缘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14 13:36

    哈哈哈,你好象说人一生的事情全是无理取闹折腾出来的啊,那也就是说你上网也折腾了不少事情了,我是个不好写作的人,但却喜欢你折腾的这些文字,也就是说你的文字满足了我窥探欲望了?
  说真的陈晓旭的死我真难过,死是上天折腾出来的...

回    复    

回复人: 胡进生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15 10:10

    “折腾不仅是人生的内容,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陈老师从人生折腾和“超越知识”的角度解读《红楼梦》,我想是和作者曹雪芹心有灵犀了。读陈老师的文章,突然发现我也懂了《红楼梦》。
  

回    复    

回复人: 欲说心事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17 15:36

    你没读透《红楼梦》。
  怎骂曹雪芹呢?

回    复    

回复人: 水切割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18 21:13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回    复    

回复人: 趋向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19 12:26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回    复    

回复人: 明河仨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6.22 10:39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回    复    

回复人: 嫩花花 Re:《红楼梦》在人生折腾上有三个亮点 回复时间: 2007.07.22 10:28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