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晚亭 收藏:0 回复:2 点击:4896 发表时间: 2007.05.24 21:54:25

骨肉亲情略谈——重读《红楼梦》之七


  今日看到《红楼梦》第十六回,说到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听说皇上贴体万人之心,准许家在京都的妃子回家省亲。一个皇上能想到这事情,实在是令人高兴,确实古往今来骨肉亲情历为人心所重。
  凡读到有关父母子女亲情长短的文字必然打动我心,必然感动于此,不能自己。“孝”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慈子孝,天伦尽享是最让人羡慕的。二十四孝故事无不读来动容,常让人思想人生太短,不能尽享天伦。想我此生如果不是遇到那可怕的母亲得病之事,恐怕也不会感悟到这么多骨肉亲情。
  但感悟了又怎么样呢?人生只有几十年呀。据我的不成熟了解,人生这些年,做子女的是根本无法回报父母的“三春晖”的。头一个十年混沌而不知道父母的付出;第二个十年或者会陷于风花雪月,情丝缠绵而忽视父母感受,或者会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而与父母反目,人为地划下一条深深的代沟;第三个十年感受可能会有一点了,但是忙碌于家庭事业,不仅不能报答父母之恩,反而会出现啃老、赖老现象;第四个十年或者会想起尽人子之孝,但此时父母已年老体弱,享受不了多少了,许多吃的已经吃不动了,许多好玩的去处已经走不动了;第五个十年那就是喜天伦正好,恨无常已到了吧,哀泣泣分骨肉之时就快了。然后就是自己也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了。不知道我这猜想是否对,但我以为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哎,这样一想呀,真是悲哀无尽。
  人生最伤心的后悔事情应该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我是想到要尽孝的一个,但是生活还是给我开了个大玩笑,让我至今不能好好孝敬父母。人生的前二十年我是这样走过的:就知道读书,就知道以自我为中心,就知道追求自己的享乐而忽视父母双亲的感情。从小不敢和父亲说多几句话,就知道在母亲那撒娇,而从来不知晓应该帮她做事情。一句话,我是个只知道从父母那索取而不知回报的人。他们为我操心了所有的人生大事,从考学到工作到婚姻,一一操劳。直到母亲得病,死里逃生;直到父亲的双鬓染霜,我才黯然心惊。但又为自己的享受做了房奴一族,而没有顾及父母,真是太不应该了。哎,什么时候我才能好好的孝敬他们呢?接下去的日子肯定又要劳累二老了。我真不是一个好女儿,对不起了父母大人。来世就再罚我做你们的女儿,不对应该是做你们的父母。请恕女儿不孝,因为我认为只有为你们的父母才会象你们一样为儿女操劳,如果还做你们的儿女,则又可能是只能接受你们的付出了。
  现在我最为难的就是怎么才能在有生之年报答他们了。或者还是没有醒悟的好,那才能心安,但此时的心安可能是将来的心更不安。父母呀,请你们一定要长寿,才能让女儿再过十年能给你们一些物质上的享受,现在我能做的是只是精神上的。但愿上天能听到我的祈愿“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2007、2、5
  


原创[胡杨论剑]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骨肉亲情略谈——重读《红楼梦》之七 回复时间: 2007.05.25 21:22

    窗外隐约古琴声,似参与共鸣.

回    复    

回复人: 福慧双修 Re:骨肉亲情略谈——重读《红楼梦》之七 回复时间: 2007.07.27 14:19

    我与妹妹同感。其实有时候孝顺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你只需要抽出时间多陪陪他们,就是一种最高层次上的孝了。多倾听他们的絮叨,多去看看他们,就都有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