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晚亭 收藏:0 回复:3 点击:4894 发表时间: 2007.05.23 11:54:38

读红楼的几点感慨和疑惑——重读《红楼梦》之五


  今天又开始读得一点红楼,总算是静下来看到第三回了,却发现不少疑惑,此遍读来确实和以往不同,大概是年龄、职业身份的变化的缘故,特别注重看的恰恰是宝二爷最讨厌的经济文字。
  
  其一是感慨雨村到底成熟了许多。从开始的得罪上司和同僚被参革职,到现在的学会察颜观色,连为谋差事时对林如海说话时也藏着心眼,在应天府做官则更加地小心翼翼了,懂得看人眼色了,不然任门子你使多少眼色他没看到也是枉然。更改了这许多原来的性格脾气,不知道这是好事还不是好事。是好事吧,官是越做越大,是坏事也可能,他后来就对贾家恩将仇报,最后也没个好下场。(我记得故事最后是这样的吧。现在也不想印证,就没翻到后面去了。)哎,早先为什么不看到这些呢,不然说不定更早就飞黄腾达了,呵呵。这一想就叫我越发地敬重起曹大儒了,他确实什么都懂,不是样样能件件差的那种懂,而是精通许多。看来世事还须多经历,才能多得经验,多长知识。难怪老人家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路还多。确实应该虚心学习呀。
  
  其二,疑惑于贾敏小姐为什么会嫁给林如海?论地位贾家比林家可高贵,贾家是公爵,林家是候爵呀;史太君嫁得倒对,从候府嫁到公府,贾小姐怎么倒过来了?可能为钱么?也可能吧,林如海做的是盐政御史,盐务官油水很多吧?但为什么林家的吃穿用度比不上贾家呢,林如海太节约了么?节约下来给谁用呀,他林家不是枝叶稀疏的么?或者就是在贾小姐出嫁时,贾家已开始走下坡路了,说不定为了多得彩礼也可能。我又胡思乱想了,呵呵。
  
  其三,疑惑于贾赦居住的地方为什么还是贾政的重要?封建时代可讲究的是“嫡长子”制度呀,史太君难道会违背这种制度不成,她权力再大也还有族规在呀,还有上面的皇权在呀,她一向讲究这些规矩的,不可能忘记的呀。我实在是想不通。难道原因仅在于,贾政的女儿元春进了宫,但这个时候,故事才开始,她还没有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和贤德妃呀。
  
  2007、1、26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寒鸦 Re:读红楼的几点感慨和疑惑——重读《红楼梦》之三 回复时间: 2007.05.23 22:39

    能将读《红楼梦》的疑惑点滴地写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点我想我是有体会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弄墨无文意 Re:读红楼的几点感慨和疑惑——重读《红楼梦》之三 回复时间: 2007.05.24 18:46

    厉害~!偶中学时候连读了两遍还是一头雾水,要是这年头没TV那玩意儿看样子是再读两遍都还晕不懂个大概!~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天涯孤旅 Re:读红楼的几点感慨和疑惑——重读《红楼梦》之五 回复时间: 2007.06.18 14:00

    关于第一点,我的理解是:吃一堑长一智,贾雨村此举也属正常或必然,也体现了人性的本质.至于后来报恩于贾府,我想很大的可能不是曹大儒的本意,是续书者加上去的.
   第二点,没想过.我到是猜过黛玉进贾府时到底是几岁?第二回中说:"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接下来的下段又说:"且说贾雨村在旅店偶感风寒,愈后又因盘费不继,......遂将雨村荐进衙门去........看看又是一载有馀,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照如此算来,黛玉进贾府应为十一岁,理由如下:五岁加又一年有余,是七岁,母亡守孝三年,满三年后才可远行,因此,此时的黛玉应是十一虚岁.
   第三点,好理解,满清到了康乾时期,这种"嫡长子"制度已经动摇,这不,康乾二帝的皇位也没传给"嫡长子"吗?
   红楼是座艺术宫殿,有待后人们去挖掘去探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