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陈嘉珉 收藏:1 回复:8 点击:1033 发表时间: 2007.05.22 01:15:37

《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中国文人似乎有个共识:以为阅读、欣赏《红楼梦》是国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标志。可是我从中学时候起,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把《红楼梦》故事观赏品读了无数遍,却是感觉越看越无聊,怎么也看不出它可歌可泣的“好处”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北大听一位著名红学家演讲,这位博学儒雅的老先生侃侃而谈,盛赞《红楼梦》在多个文化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我极认真地听了之后,仍然没有对此书产生丝毫的喜爱之情,反而更坚定地认为它确是一部无聊之书,一部描写无聊、无用之人的无聊、无用之书。而且我甚至认为:一个民族、家族和家庭要培养出有气质和作为的男人,这样的人一定不能看《红楼梦》,或者看了必须鄙弃它,否则“男人的一半”一定是“女人”,一定碌碌无为并且还要无事生非地制造人生的痛苦和烦恼。
  
  在忘记《红楼梦》数年之后,近两年在研读佛学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红楼梦》有两个非常伟大的地方。第一个伟大的地方,是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很好玩、很有意义的游戏,因为人生的折腾特别有味道。在我的人生理论中,我认为折腾是超人力量安排的人生内容,没有折腾就没有人生。而在《红楼梦》里,作者恰是别出心裁、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人生的折腾,书中充满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生长福中、吃穿无忧的贵族青年爱情折腾的无数精彩回合,使迷恋折腾的凡夫俗子们观赏得如痴如醉。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题为“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其含义就是:人生需要在“福”、“情”等诸多方面无休无止地折腾,这样人生方显得是有内容和意义的。恰在这一回,作者比较集中地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折腾。贾林相爱,却从不坦率地说清道明,而要真真假假、似有若无地折腾出许多的故事来。“人心”是个“怪”,折腾啊折腾,小事当大事折腾,无事便找事折腾,这不仅是小说的精彩之处,也是人生的精彩和诱人之处。曹雪芹说,贾宝玉从小患有一种“下流痴病”,这个“病”用我的话来讲就是“折腾癖”,像伟大的鲁迅一样患有折腾癖,只不过贾宝玉更多地是感情上的折腾癖。他“早存了一段心事”,一直爱着林黛玉,“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加倍地折腾别人和自己。而林黛玉呢,“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也是个了不得的折腾癖。在他俩之间,“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真假掺拌相斗,“其间琐琐碎碎”,就“难保不有口角之争”了。正如作者所言,这对小情人常将“求近之心”折腾成“疏远之意”,“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可是如果“一个心”不分开成“两个心”来计较和折腾,那爱情和人生又有什么内容和意义呢?
  
  很多不愉快的人生折腾总是难免要后悔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折腾也是这样。当他俩听到贾母抱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语之后,突然好似参禅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而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么!人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折腾之后,常会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事后聪明”之叹。可是你如真的“早知今日”而没有了“当初”,那“当初”的一段人生又有何内容、刺激和意义呢?那过去的一段岂不就变成一片空白,那“活人”岂不就变成无滋无味的“死人”了吗?因此这部著作很用心地警示我们,要得人生和爱情的丰富多彩、刻骨铭心,就不能畏惧折腾、讨厌折腾,以追求效率的方式去生活,必须积极地投入到无中生有、烦琐不堪的折腾中去。
  
  而今我看《红楼梦》的第一感觉,就是曹雪芹是中国描写爱情折腾的第一高手!该书把世俗社会中生活、爱情折腾的伟大、精彩渲染到了极致。只要你细读此书,就会感觉所有人间的爱情折腾都相形见绌。我读了“情学巨著”《红楼梦》,对其余的爱情故事书不再产生浓厚兴趣,而读了“性学巨著”《金瓶梅》,却毫无“性尽”之感,仍然对性的故事富有兴趣。我想这就是《红楼梦》比《金瓶梅》高一筹的地方:前者已经把“情”折腾“绝”了,而后者远没有把“爱”做到“高潮”。
  
  《红楼梦》第二个最伟大的地方,是它给恶性循环、达到极致的人生折腾,安排了最好的结局、指明了最佳的出路。在我的人生理论中,我认为人在世上唯有快乐最重要;但超人力量给我们安排的人生折腾有苦有乐,甚至有时苦多于乐。因此追求恒久的人生快乐,一方面要积极勇敢地投入成功的折腾,充当折腾的“战士”;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超越折腾,做一个脱离折腾的“超人”。
  
  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每当我忆起《红楼梦》时,就十分庆幸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了——两个“折腾癖”都通过“超越”找到了他们各自最好的归宿。否则,如果他们走到婚姻这一步,一个完美的家庭定会被折腾得四分五离、破碎不堪。那么曹雪芹就得再写一部“黑楼梦”、“白楼梦”什么的,重演这两个感情和快乐虐待狂、折腾癖的悲剧了。可是如果真有一部《红楼梦》的二部曲“黑楼梦”或“白楼梦”,那绝对是画蛇添足、多而不当的,因为贾林二人的爱情折腾已经被作者推到了顶峰,往前行走哪怕半步,都是风景不再、索然无味的下坡路了。
  
  《红楼梦》不仅是伟大的(折腾),而且是完美的(超越),因为它给那个旷世奇妙的伟大折腾一个史无前例的完美结局——林黛玉一定要死,贾宝玉一定要出家。因为林黛玉只有通过“死”,才能超越人去情了的折腾结局。林黛玉一死,贾宝玉的人生折腾即达到高潮,世俗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如果贾宝玉也一死了之,就落入了人生和小说的俗套,显不出“佛”的伟大来,因此他不能死,而必须出家!作者的极高明之处,正是通过贾宝玉“出家”获得“新生”的终了之笔,给那些被人生和爱情折腾得疯癫异常、痛不欲生的凡夫俗子,指出一条现世唯有的脱离和超越折腾、追求永恒心静与快乐的至极之道。对此我猜想曹雪芹一定是个佛学家,《红楼梦》实质上是部佛家著作。因此读《红楼梦》,如果读不出其中的佛性和觉悟来,就是没有读懂作者,就是不解“作者痴”的这个“其中味”了,哈哈。
  
  (陈嘉珉,2005年9月2日)
  
  说文论道: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2149

------------------------
陈嘉珉的网站:http://chenjiamin.chinavalue.net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徐博达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3 19:40

    最近文谈掀起了读红楼的小高潮,陈兄此篇又凑了个热闹。

回    复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4 13:40

    说得好:
  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了——两个“折腾癖”都通过“超越”找到了他们各自最好的归宿。
  陈老师点中了《红楼梦》的命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脆弱的石头猪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4 18:17

    最近在看《红楼梦》,喜欢的是其中的诗词,其中的人物,却为有作者这样的感触,看来我的阅读还不到家啊。

回    复    

回复人: 羽翼.妖精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4 20:25

    按照楼主的意思,写感情的书就毫无存在价值,完全是折腾。人类也无须含蓄这种东西,喜欢就赤裸裸站在姑娘楼下吼出来:安红!额想你!~完了姑娘不喜欢的话直接拿个花盆丢下来算数。
  
  我不知道红楼梦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伟大。我只觉得一个作者能够将两个或者说数十个人物形象鲜活地刻在读者心中,这就是这本书最最伟大的地方。
  人类的折腾的感情,是人类与动物很大的一种区别方式。这种感情都要讽刺,使人不乐。

回    复    

回复人: 孤独西楼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5 11:28

    呵呵,这几日倒是读了红楼的一个续曲
  《青楼梦〉》
  大凡也是些乱折腾
  只是没有曹公的高明
  吾辈皆是折腾够了的
  可是硬是不甘心
  愣是想让曹公的折腾给搅的神魂颠倒
  弄得像个痴人般

回    复    

回复人: 清竹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5 22:06

    "我猜想曹雪芹一定是个佛学家,《红楼梦》实质上是部佛家著作"深有同感!!岂止是红楼梦,还有<西游记>也是一本修行日记
  警醒世人呀!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折腾,折腾,是"兴尽晚回舟,沉醉不知归路"

回    复    

回复人: 春天的风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5.26 11:19

    从小学六年纪就读完了《红楼梦》全著,那时对情感没什么印象,倒是对里面人的才情,写诗的那种味道,很感兴趣,更加佩服曹雪芹,他对人物的刻化,淋漓尽致,我想我是永远也达不到的。

------------------------
爱一个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让她幸福,让她快乐。即使,要你选择放弃。

回    复    

回复人: 福慧双修 Re:《红楼梦》最伟大的两个地方 回复时间: 2007.07.25 12:46

    有聊无聊姑且不论,也是从小的红楼起来的,直至现在,枕边还有一本,睡不着的时候随手翻开,不拘那里,看一会子,^_^
  我更感兴趣的并不是宝黛之间的折腾,而是那种衣食住行以及人际关系等等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一看也是这么多年,还不烦,还可以看着玩玩,我想,这才是红楼的最伟大的地方吧。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