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渠道要畅通 |
现实中这样那样的人和事,纷繁芜杂,常常让我这等俗人应接不暇。突然想到,如此庞杂的信息,如何才能最集中最及时最准确地上达,使民情民意充分反映并反馈在决策中。这是个问题。
古时设“采诗官”,专门采集民间歌谣,体察民俗风情,考察朝政得失。有《诗经》为证,其中大部分的诗歌,均出于此。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象古人一样也设个类似的机构,但经常关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经常听取他们的呼声和意见,这是没变的。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畅通倾听渠道,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百姓难题,是衡量为政得失、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办法之一。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倾听群众呼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最近在网络浏览,接受了大量信息,精彩纷呈。有文化的思潮激荡,有明星的隐私追逐,有房产的激烈辩论,有凄迷的爱情故事,有自我的个性吟唱,有热点的风起云涌,也有故作深沉状、故作哲人状的无病呻吟,等等,不一而足。其中自己关注最多的,是民生问题,如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安全和社会保障等。
我在想,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必然,也是矛盾凸显期的新旧交锋,不是一个坏现象。最终的结果是达到和谐,当然这需要时间,所以不必大惊小怪,但也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从目前看,据我所知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安置、拖欠工资和集资款、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农村土地纠纷、土地征用、群众生活困难、清退乡镇和学校编外人员方面的问题,城镇拆迁安置和补偿费用的问题,房价过高、医疗费不合理、教育乱收费以及个别基层干部违法违纪引发的问题,司法机关个别工作人员执法不公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有的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才能逐步解决。有的属于基层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决策不慎或执行政策有偏差造成的。有的是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以及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态度粗暴甚至以权谋私引起的。有的虽然是局部问题、个别问题,但需要从全局来考虑。可以看出,以上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情况相互交织,非常复杂。
解决这些问题,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上达舆情的渠道要畅通。有个想法,信访机关的工作职能应该有所拓宽,经常到民间采集民情,及时上达,也可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为政者还要经常下去到基层听取民意。令人心忧的是,现在的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听推杯换盏之声和恭维赞美之声,而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要求,却置若罔闻。这是一种恶习,令人深恶痛绝的官场恶习。
为政者,如果能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关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多为群众办实事,百姓啊,日子好过了哟。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光头佬 |
Re:舆情渠道要畅通 |
回复时间: |
2007.05.21 15:00 |
|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真正的民主.别的都是空谈.
|
|
回复人: |
亓官 |
Re:舆情渠道要畅通 |
回复时间: |
2007.05.21 20:39 |
|
呵呵。楼上的才错。谈民主那是空谈。人人理解的民主都不一样。楼主说的才对。多为百姓办实事,无论大事小事,做了就是好事。
|
|
回复人: |
阿倩 |
Re:舆情渠道要畅通 |
回复时间: |
2007.05.21 21:04 |
|
关键是官与官之间的应酬更实会,体恤百姓容易得罪人,理解领导则官运亨通塞,呵呵
|
|
回复人: |
掌心公主 |
Re:舆情渠道要畅通 |
回复时间: |
2007.05.22 08:54 |
|
突然想到有人这么说选举。台湾每次都是大打出手,可是起码你知道打架的是谁,人家都是名着来,而有些地方,选举的时候,老百姓知道选的是谁吗?
音乐电台打榜也一样,经常有非常难听的歌在榜上停留数周,那真是短信、电话选出来的?那是得付打榜费的~~~
光有表面是不够滴~~
我觉得楼主说的对,做事远比做势重要!!!
|
|
|
不管是做事,还是做势,只要有实际观念,真正的做到该做什么,有自己的责任感,那才是人们应该有的追求,我虽然不是学文学的,但也对这些有所了解,我也时常关注时事政治,我决得上面的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但你们失去了最本质的...
|
|
回复人: |
笑乡之友 |
Re:舆情渠道要畅通 |
回复时间: |
2007.05.27 05:18 |
|
民主是什么???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