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豆花村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江月的《[村辩三期·裁判令七号]自由辩论帖》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美灵 收藏:0 回复:0 点击:103 回复时间: 2007.04.22 20:30:06

Re:[村辩三期·裁判令七号]自由辩论帖


   〔支持正方〕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生活就是过日子,说起来简单,其实过起来挺难,总有无尽的烦恼之事与艰辛之旅,如何把握生活的真谛是一个问题。要我说,人还是为自己多着想,会更多一些乐趣儿,就是常话所说的―――为自己活着而快乐。
  
   记得一次患病时因疏于治疗,久不能愈。从医院换药回来,躺在病榻上心情烦躁,便向一位亲近兄长苦诉。原想得到一番安慰,哪料到反被其严厉呵斥: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论爱他人?当时气得我是火冒三丈,泪如雨注,赌气多日拒绝相见。后来明白为兄之言有理,错在自己,于是不再强辩。
  
   经历此事深深懂得兄长这番过于严厉却关爱有加的话语,是在为我讲解“为自己活着快乐”不是空虚之言,也无关乎自私和狭隘。懂得并学会关爱自己,这是活着的意义之一,是让自己活着快乐的前提,而自己快乐地活着又是懂得爱自己的具体体现。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快乐才是据实之谈,才会体现快乐的本真,才能由个体延伸构成群体的整体快乐。这样说来,快乐自己,自己快乐,何错之有?自私么?不。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不能否认人的本性里存在着自私成份,但自私是因人而异,程度各有不同。这种差异与不同主要是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品性、追求、理智、自控等诸多方面有关。快乐自己不是自私,但建立在别人痛苦基础上的快乐就属于自私的范畴。自己快乐是对个体而言,是因拥有或向往而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使内心不断产生追求快乐的动力,为自己的活着提升质量和档次,从而自己活着的意义将会更加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
  
   外国大家罗素曾说过:“如果没有一种生活的理论和宗教,人是不可能快乐的 ”,这句哲理名言是对如何生活快乐的诠释。个人的生活如同大自然一样,需要风调雨顺般的和谐,需要四季更迭般的平衡,需要雷鸣电闪般的激情,需要柔柳细水般的温存。张驰有度的持续才能使自己的生活产生美好的回应,始终处在一种和谐的良性循环状态中。这必是遵循着一个适度的原则进行的。如果一旦失去对适度原则的把持,一味追求和获得,美好即使产生也会很快消失。这样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生活的奴隶,整日疲于拼命,完全丧失人生俱来的享受生活乐趣的本能,使生活变得枯燥,变得毫无生气。没有色彩的生活是单调的,没有美好滋养的日子是无味的,人生活在单调而无味的日子里是绝不可能有快乐的。
  
   “生命是尊贵的,正因为尊贵才要以智慧的方式活着”。人应该知道自己最终需要什么,无论何种层次的需要,前提只有一个:“好好活着。”活着,是幸福。能够快乐的活着,就是更大的幸福!
  
   由心生发快乐的精灵,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神态演绎得出神入化,风情万种。用快乐丈量这一生,让美好永远鲜活在自己的性情中吧,为自己的活着,好好活着。
  
  

   

删除贴图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