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阳光打在地上
1986年,对于中国诗坛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由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推出的“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轰轰烈烈,这次大展的意义时至今日仍被人议论不止。
它完全是诗歌界的一次大革命。形形色色的诗歌流派、团体、个人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专集亮相于诗坛。共有84个民间诗歌群体(人数最少的只有一个)参加了先后分两期刊载的展出。
这是一场中国诗人的集体大合唱,各种派别的诗人都在打着自己的旗号摇旗呐喊地声张造势。但海子不在此列,他拒绝了这次大展。作为一个青春写作的诗人,这是令人费解的。这一次大展使"朦胧诗"之后一直升温着的二次变构走向清晰的脉络。更多的诗坛新人登上时代的巨轮,多元化写作成为当代诗歌的主流方向,自我的意识形态逐渐取代泛泛的模式,越来越多的诗人探索语言和生命的过程中自觉地承当了历史的责任。
实际上,海子渴望在诗坛得到承认。海子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油印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等大批诗集,不间断向外邮寄。
他期望他的诗作能被某位编辑看中,这是他自认为寻求发表的最好方法。对于像海子这样一位无名小辈,编辑们哪有时间审阅他的诗歌,恐怕一些编辑一瞧见“海子”这个陌生的名字时,会随手把他的集子扔进纸篓。他在文艺界没有什么熟人,骆一禾代他的作品介绍给某些编辑时,人家总是以海子个新出茅庐的新人、风格怪诞等为由,委婉地拒绝接受,非有骆一禾强烈海子的担保则短诗没有发表之处!
不谙世事的海子是不会这样想的,他一如既往,固执地油印着他的诗集,固执地邮寄散发到全国各地。他可能不知道昌平的哪家餐馆饭菜的价钱最便宜,但他一定知道哪家打印社打印书稿的价格最低。
他只知道疯狂地投稿,寄稿。以至于有一天,有个青年诗人把他诗集里的诗歌重新摘抄一遍,署上自己的名字要找正规出版社出版,海子仍然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与拒绝参加“诗歌大展”相对应的一件事是海子在1986年参加了“中国当代新诗潮诗歌十一人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是由北大中文系发起的。它的目的“旨在精通中国当代诗歌的本质主流,把握其最有发展前途的流向。限定其内涵丰富的艺术特征,强调并赞赏对诗歌的语言而非语言的诗歌的探索,因为这种探索的最终意味着已经复活的中国当代诗歌具有一种真正的生命”。
在第十三期发行的《启明星》杂志,我们可以看到与海子一起列入研究会中其他十个人的名单,分别是:李书磊、骆一禾、于慈江、老木、西川、张旭东、海翁、落兵、张伟、郁文。
名誉顾问是著名诗评家、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先生。
离开北大三年后,北大仍把他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能进入“研究者”的行列,该会的领导者无论如何都要很好地衡量一下其诗歌资质的深浅程度。海子能进入其列,应该是与其实力有关的。
该杂志的第四十一页同时配发了海子的一首诗———《歌:阳光打在地上》
阳光打在地上
并不见得
我的胸口在疼
疼又怎样
阳光打在地上
这地上
有人埋过羊骨
有人运过箱子、陶瓶和宝石
有人见过牧猪人。那是长久的漂流之后
阳光打在地上。阳光依然打在地上
这地上
少女们多得好像
我真有这么多女儿
真的生下过这么多女儿
真的曾经这样幸福
用一根水勺子
用小豆、菠菜、油菜
把它们养大
阳光打在地上
北大,这个造梦工厂,海子与她再一次缔结了不解之缘,北大又一次承载了他的梦想,他于该年荣获了人生中第一个诗歌大奖———“北大一九八六年度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同时得到文学大奖的还有芒克、北岛、西川等人。
由黄亦兵专为北京大学首届文学艺术节编辑的《风眼》专集中,还专门编发了海子的《城里》和《抱着白虎走过海洋》两首诗歌。
《城 里》
面对棵棵绿树
坐着
一动不动
汽车声音响起在
脊背上
我这就想把我这
盖满落叶的旧外套
寄给这城里
任何一个人
这城里
有我的一份工资
有我的一份水
这城里
我爱着一个人
我爱着两只手
我爱着十只小鱼
跳进我的头发
我最爱煮熟的麦子
谁在这城里快活地走着
我就爱谁
1987年的春节,海子在家里过得并不顺畅。复读的大弟弟面临着再一次高考的巨大压力,他只有向哥哥成天倾诉内心的不安,弟弟的急躁情绪海子非常理解,可他内心也很烦躁,他难以割舍与阿香之间的一段恋情,每每想起,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一天,奋笔疾书中的海子突然停顿下来,神秘兮兮地告诉大弟弟他的气功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破了“小周天”,上半身的气息可以自由流动。查曙明不知道什么叫“小周天”,海子给他解释之后,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他练习气功所达到的境界,海子仍叫弟弟把手放在他的两只掌心中间,轻轻发功,由弱到强,大弟弟明显感觉到了气力的存在。
查曙明确信哥哥有了“真功夫”,只是他受过哥哥的警告———不可泄露“天机”,才没有胆敢将此消息透露给父母亲和其他人。
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地和几个弟弟谈起了西藏。他是不能忘记西藏的。西藏美好的精神和心地善良的牧人将永远驻足在他的记忆里。
海子和大弟弟不厌其烦地聊起了他的宏伟勾画的诗歌,可是弟弟终不是钟子期,海子奏出优美的琴声无人倾听。
查湾村,海子静静地漫步在村后的松树林中,从林中迎接曙光的到来,又站在小山冈上送走夕阳。
故乡是海子的帐房。海子内心流淌的诗句对着查湾村轻轻倾诉,他的感情一次又一次旋入《太阳》的涡流中。
在二弟和三弟的嬉闹中,海子于1986年年前在家完成了《怅望祁连一》和《怅望祁连二》。
说到两个弟弟的顽皮,海子深有感受,他们每天做完该做的作业,就一个劲地互相打闹、追逐,吵得不可开交,嘈杂声妨碍了海子的写作,为了求得安静,他就和两个小弟弟商量:
“我写个好东西给你们看,你们别吵闹,一会儿写好后,我就读给你们听。”
两个小弟弟对哥哥的“好东西”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以为哥哥会给编写个故事,诸如《伊索寓言》、《孙悟空大闹天宫》之类的故事呢。于是,他们乖乖地偎依在哥哥的旁边。
等到海子大声朗诵他完成的“好东西”时———那些是在过去死去的马匹/在明天死去的马匹/因为我的存在/它们在今天不死/它们在今天的湖泊里饮水食盐//天空上的大鸟/从一颗樱桃/或马骷髅中/射下雪来。/于是马匹无比安静/这是我的马匹/它们只在今天的湖泊里饮水食盐。
海子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两个弟弟自讨没趣,向哥哥海子挤了挤眼睛,一溜烟地跑出去和同村的小朋友们找自己的乐去了。
海子隔三岔五地去亲戚朋友家喝酒,醉了好几次,也出了几次洋相。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诗句是海子的狂欢的热量,他在“怕过,爱过,恨过,苦过,活过,死过”的思绪碎片中举起自己的右臂,枝头和野花们纷纷穿上新装,姑娘们站在甜蜜的雨水里,村头野岭走向天涯,“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四 以梦为马,春天花又开
1987年开春,海子重新回到了昌平小城,百无聊赖的海子在与同是写诗的青年诗人、散文作家苇岸聊天时,总是显出孤独寂寞之感。
苇岸是位素食主义者,对人心向善抱有很高的期望,他的血液之中流动对神圣事业不懈地追索的因子。
苇岸极其欣赏海子,他认为海子操纵语言好比樵夫操纵斧头。
苇岸了解海子,海子孤独寂寞,那是因为自身与外界接触不宽,少有机会和别人经常交流的缘故,他本人亦身陷于昌平这种压抑的环境中。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苇岸把海子介绍到了昌平文化馆,利用业余时间给馆里的学员们做些简短的培训。
很快海子的才华学识吸引了文化馆的一位女性工作者。这个女孩子叫小草(海子为它命名为“S”,窃以为是Strawberry——草莓的缩写,意为清新,在文中化名为“小草”。),女孩年龄和海子一般大,从学校毕业已有几年,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海子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给学员们开课的,他的地位被人尊重。同样,这个女孩子也尊重他,她与海子交往的过程显得小心翼翼。她平日的细心、体贴都给了海子温暖的热量,而海子是容易陷入这种感情的热流之中的,对于爱,海子没有过多的奢求。
罗密欧和朱利叶凄美的感觉之后,白马王子的浪漫给了他的白雪公主。1987年2月份,海子为小草写了首诗:《献诗———给S》
谁在美丽的早晨
谁在这一首诗中
谁在美丽的火中 飞行
并对我有无限的赠予
谁在炊烟散尽的村庄
谁在晴朗的高空
天上的白云
是谁的伴侣
谁身体黑如夜晚 两翼雪白
在思念 在鸣叫
谁在美丽的早晨
谁在这一首诗中
小草对于海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心情沉郁中的他感受到了很大的温暖。这种温暖上升到一定温度,产生无比的爱的热量,聚集的热量暂时满足了海子对于感情的需要。
生活中,小草是海子的大姐姐。S比海子懂得生活,懂得人际交往,懂得为人处世。欲想飞翔的海子从小草身上找到了失去翅膀的梦幻。
海子从小草那里得到的幸福足可以把他创作长诗的激情点燃,他的激情被小草一次次升华。
他于早先开始构建长诗《太阳•断头篇》完成后,中间停歇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宏大的场面构筑因内心的矛盾和心情的低落一度中止。
接下来便是完成了《太阳•土地篇》和《太阳•大札撒》的一部分,《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完成于1988年,其中,《太阳•诗剧》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前后共耗费海子三年时间,时间是从1985年至1988年。而《太阳•弑》从1988年6月13日始创作至同年9月22日结稿,时间最短,也只有三个来月。
最后一部《太阳•弥赛亚》从1988年11月21日开始创作,到他死时仍未能完结。
《太阳》系列诗作,海子共写了七部,称《太阳•七部书》。骆一禾先生在谈到这样一部对海子影响十分重要的诗作时,这样形容它:
“《七部书》的想像空间十分浩大,可以概括为东至太平洋沿岸,西至两河流域,分别以敦煌和金字塔为两极中心,北至蒙古大草原,南至印度次大陆,其中是以神话线索‘鲲(南)鹏(北)之变’贯穿的,这个史诗图景的提炼程度相当有魅力,令人感到数字之美的简赅。
海子在这个图景上建立了支撑想像力和素材范围的原型谱,或者说象征体系的主轮廓(但不等于‘象征主义’),这典型地反映在《太阳•土地篇》(以《土地》为名散发过)里。在铸造了这些圆柱后,他在结构上借鉴了《圣经》的经验。这些工作的进展到1987年完成的《土地》写作,都还比较顺利。”
1987年下半年,他开始构建《太阳•大札撒》篇。
这是基于对养育的黄土地、河流、西藏的感受,组合、提炼而产生的史诗。
它与尼采的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美的外观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幻觉,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幻觉,而艺术形而上学是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在海子的眼里,太阳就是至美的光环。
海子的美学追求不仅仅是对米开朗基罗、但丁、莎士比亚、梵高等巨匠,那时普遍的共同追求。他所做的当然不仅仅限于此类意志的趋向,他的骨子里里的诗学精髓是敦煌艺术、金字塔、印度史诗和奥义书、荷马史诗、《圣经.旧约》、《古兰经》及其波斯的长诗汇编,他强调的灵魂必须达到宇宙的顶部。
海子醉了,他沉醉于自己的灵魂之中。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海子在大口的吞噬着一切可以消化的火焰,赤裸裸物欲的现实没有击碎海子的梦想,对于小草的到来,这既像一个梦幻,也像一个是传说,那是很就以前的约定,所以,小草也是个童话,他的白雪公主可以在鸡蛋壳里洗澡,也会将秋千搭在月亮上哼着动人的小夜曲。
海子问他的小草:“你知道I LOVE YOU的含义吗?”
“不说。”
“为什么?”
“那是你设的圈套。”
“我可没有那么阴险。”
“可不定。”
“那我倒幸福了。”
“怎么说呢?”
“从今以后不要再写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骗子去。”
“哼,那我就不要你了。”
“你舍得吗?”
“我可不会不舍得一个大骗子。”
“我这个大骗子只会骗一种东西,而且只是一次。”
“什么”
“感情呗。”
“谁的?”
“小猫的。”
“讨厌。”
“你不就是想知道吗?你看这不。”
“讨厌。”
“再说我讨厌,我可单溜了啊。”
“别,我喜欢讲反话。”
“那你说说I LOVE YOU的含义?”
“是爱恋的意义。”
“这谁都知道,你说出来,我再给你另外一层意义。”
“‘我爱你’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正经的说一遍。”
“呵,你在套我啊。”
“可不是,赐给寒风中可怜的守夜人一点热流吧!”
“我——爱。”
“说!”
“我爱——诗人海子。”
“不行,我只要第一和第二人称,中间架构的是爱河的桥梁。”
“你爱我!”
“耍嘴皮,不算。”
“求你了,我的大诗人,别折磨我了啊,我给你买糖葫芦去。”
“哎,没劲。我还是给你解释I LOVE YOU的含义吧,L——Loyal代表忠诚 、O——Observant代表用心、 V——Vlrcort代表勇敢、 E——Enjoyment代表喜庆 、Y——Yes代表愿意 、O——Obligation代表责任 、U——Unison代表和谐 。”
“我爱你!我爱死你了!”
“我爱死爱情了!”
“不行,我也要你完整地说一遍。”
“我爱如水的女子,小草,我爱你!”
“只能说你爱我一个。”小草勾住了海子的脖子。
风喃喃,夜喃喃,小草喃喃,海子喃喃,大地上美好的事物也在喃喃。
------------------------ 我要的不多,无非是眼光中拥有你我;
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俩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