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魂 收藏:0 回复:1 点击:3510 发表时间: 2007.03.28 11:03:47

“习”是实习而不是复习


  “习”是实习而不是复习
  
  余志刚在《黑箱》(《作品》2007年第1期)说:“据说某大学的国文教授做《论语》讲座时,受到了外国朋友的质疑。那位外国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说)乎?学过的知识还要再三再四地复习,天天抱着书本背呀记的,这根本不好玩,又怎么高兴得起来呢?”面对国际友人的质问,“教授回答不了,也不作辩解,露出了‘河曲智叟’的窘态和蠢态。”中国人的读书方式千古以来就是死记硬背,外国人怎么理解得了呢?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把《学而》篇的“习”解释为“温习”,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白话本《论语》则直接翻译成“复习”。余志刚认为孔老二是不会说出如此跌眼镜的话来的,便翻了康熙字典,“说文”条说:习,数飞也。它的本意应该是鸟儿练飞,要意译也当为“实习”、“实践”为妥。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曰:“时,以时,按时。时习,按时诵习(依王肃说)。”按时诵习,比起时常复习更没道理。王肃是三国魏经学家,司马昭的岳父。王力等编辑人员对此解释可能也有存疑,故干脆直接说是王肃说的就算了。在解释常用词“习”时,他们是这样解释的:“鸟反复地飞,频繁地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引申为反复练习,钻研。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再查宋朱熹《四书集注》:“学而时飞之,不亦说乎: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学有先后,后学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悦,同。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朱熹说了半天之乎者也,还是那句话——学习要时时复习。《白文对照说文解字译述》说:“習 义为频频试飞。”按曰:“甲骨文从羽从日。郭沫若以为示晴日学飞之意。篆书讹从白……”
  看来,古人都知道“习”是鸟儿多次试飞的意思,但为什么要引申为复习、温习而不解释为实习、实践呢?我认为主要是学风的问题。统治阶级为了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谁敢质疑圣贤言论,谁就是离经背典、大逆不道。尤其是明清科举完全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等教条作“八股文”,更加毒害了学习风气。其次是教师懒惰和缺乏实习条件,反正古圣贤说的没错,要求学生囫囵吞枣省却不少事。以致中国的读书人,两千多年来只知道书读了还要继续读,直到倒背如流,还美名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真的是曲解了孔夫子的教义。
  学而时习之,不但要多次地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来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要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一旦我们能证明学习过的知识是有用的或能指出其中的谬误,心情一定会很高兴,不亦说乎!(含标点1000字)
  2007年2月16日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阿倩 Re:“习”是实习而不是复习 回复时间: 2007.03.28 12:00

    咬文嚼字,没饭吃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