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珠海事件在三言引发的争论所想到的 |
假使这事不是恰巧发生在9.18,假使话题不是嫖妓事件而是中日邦交多少年,假使我们讨论的是中日民间友谊只是互有好感的人们之间的一种单纯的感情流露,那么我们对此不会多么重视。这可能是最易做到的事,而也可能是最无用的事。要是那样的话,那些发起这一声讨运动的人们想要表明的就会是另外的意思。然而这一切都将是一次假使,所以我们也可以借此从“仇恨”这个名词入手展开思辩,以达到更好表达自己思想的目的。
珠海事件后的“征讨”运动至少证明了一点,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没能从仇恨中解放出来,尽管我们学习这种东西确实已有太长时间了。怎样才能不这样呢?这些天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空前未有的对日的这种仇恨在到处宣扬着。包括在这里,我们也曾陷入到理智的仇恨,一些象你和我这样的人早上还在家逗孩子玩,到了BBS,就悄悄成了“民族气节”的拥趸者,当我们看到了为我们不满的评论和相关报道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收到一份仇恨和耻辱。另外,仇恨还留给我们狂怒,而狂怒使我们一回忆起某种景象或事件就令我们的灵魂受到震撼。对于那个民族对我们的伤害,我们自然也就回之以受害者的仇恨,而一旦日本人就这么离去,以后的事情不了了之,中国人便只有同自己尚未发泄出去的部分仇恨捆绑在一起,自己人就这么彼此地看着,而剩下的愤怒只好无奈地积蓄在心中,等待着另一次的爆发。
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反倒不是狂怒和声讨,而是如何治愈曾经受过日本人毒害的心灵,即把这种仇恨的心理转变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比如说把民间声讨如何有效地上升到政府间的交涉等),这是我们心理上最艰巨的一场运动,还同时需要我们自己去战胜自己,不应当是在仇恨面前暴露我们热情的盲目性。而在今天我们的媒介平台上,有人已经开始变的相对理智,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并善意的劝慰人们不要光只有盲目的热情。但很不幸,他们遭到了持“爱国主义”人们的指责甚至谩骂,这是我们大家不愿看到可事实存在的,至少他们被“狂怒的仇恨的人们”所不理解。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必要重新“建设”我们的思想意识。
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应当保持理智。因为我们深信这才是问题的所在。但好象理智在“表层”意义上正受到人们不公正的对待,主要体现在没有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加缪先生曾说过的“不恰当的言论”。这种不恰当事实上虽然正确,但不被大家认同的原因是这种言论发表的不是时候,至少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似乎不带任何成见地去接受这个理智就会很难,甚至还会对你的所有主张都进行指责。其实人们的这种思想意识其实很危险,会很容易背叛。比如说假使另一个相反的事件发生,人们又会充满另一种方式的热情去冲击整个事件,而把现在正在持有的这种思想摒弃的无影无踪。这就是热情的不成熟,表现在现象上,就会产生盲目性,随意性。。
再换个话题。拿阿三关于武力统一台湾与战争带给人们创伤孰轻孰重的比较这个话题展开看我们思辩的对方,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他的和平主义思想至少是一个人某种观念的归宿,这样的思想本身没有任何反人类的举动,所以只能受到尊重而不应该被认为是“汪精卫式”的伪和平,一个人如果因缺乏明确的思想标准而“直抒胸臆”去设定去评判他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他应该先对自己进行一下评判。至少应该评判自己这种“流动的”“随意的”“盲目的”评判热情是否正确,这样的评判标准显而易见只能令人怀疑,至少不应该上升到代表某个阶级进行评判,这样的评判只会侮辱一个人,对任何人都不会存在好处。
我所说的问题根本其实是在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前都应该先把自己放在理智的前提下,那样的争论才是自由的而且是追求真理的探讨。在这样的环境下,思辩者才能产生思想愉悦上的快感,相反,盲目的热度在任何一个问题来临前,都会将自己带进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巨大的偏激旋涡中,没有目标,无法自拔。它最多能带给人的是一种文字宣泄的快感,而对整个事态思辩产生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灰狼 |
Re:由珠海事件在三言引发的争论所想到的 |
回复时间: |
2003.10.06 11:33 |
|
俺赞同,,盲目的热情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是不是应该通过这样的事件,,多想想如何去追讨那段屈辱历史中我们的权利,,小日本之所以可以敢抹掉历史里屠杀,,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我们做的不够,,
过去的做的就很差,,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做了??日本其实骨子里很邪恶,,有机会的他们就会狂热喧嚣,,,
|
|
回复人: |
江月 |
Re:由珠海事件在三言引发的争论所想到的 |
回复时间: |
2003.10.06 13:46 |
|
我们也得想想,为什么日本人来买春就能买到?我们一味去抨击日本人有什么用?从自己向上找找原因吧。这世道,财大就气粗。日本国力强大才会导致这些杂种的为所欲为,我们这一辈,许多人根本就不在乎那段历史,只在乎低水平的生存。如果我们强大到足以对抗日本的时候,呵呵,那时可能也会出现中国人到横滨去买春。
|
|
回复人: |
变态三人组成员 |
Re:由珠海事件在三言引发的争论所想到的 |
回复时间: |
2003.10.06 13:51 |
|
这是篇稍涉及到政治的帖子,鉴于始发地自由度的因素,很多地方写的感觉比较晦涩。作为杂文,是失败的地方。我把那里的转贴跟在下面。作个纪念,嘿嘿。
八大:在民间对日的诸多态度中,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另一种声音是反对愤怒,主张理智。我认为在一系列中日问题上,如修改教科书、登上钓鱼岛、到这次国耻日买春,日本一步步昭示了他们的狼子野心!愤怒是一种基本态度,因为小日本的确令人憎恶和鄙视,假若一个民族连愤怒的声音都没有了,那这个民族还谈什么“气节”?还谈什么“振兴”?理智是必然的,也应该在愤怒声讨之后有具体的作为。但请不要侮辱我正义的仇恨!要我爱一个杀父仇人是不可能的,我没那么冷血和无耻,因为我今后要拜的是我的祖宗牌位,而不是日本的靖国神社,尤其是在他们拒不道歉、有意掩盖罪行的今天!你们应该理智地看待我们的愤怒与仇恨,而且,这愤怒与仇恨有一部分是替你们那些死在日本人屠刀下的亲人而迸发的!
侵略是在很多层面进行的,抵抗也将在同样的层面进行!军事侵略我们还之以军事手段,经济侵略我们施之以经济策略,而对道德观念的侮辱,我们也理应在道德上加以声讨。我们为什么不能加以声讨呢?
事情不会这么不了了之,我们时刻警惕着禽兽的动向!
不要以为治愈伤口就万事大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郞不是在总统布什的德州农场,对钓鱼岛再次发表强硬措词:中国不放弃钓鱼岛日本将让中国后悔吗????他们不是年年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1068名战争罪犯的牌位的“靖国神社”吗???????????我们还要在对抗之下孤立地谈思想解放么?还要谈加缪先生的“不恰当的言论”么?
狗尚忠义,人何以堪?
爱国热情高涨,国民凝聚力提高,本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难道我们要理智到放弃台湾,放弃与军国主义的斗争!?就因为和平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我倒要问问,我们爱和平爱了整整一个世纪,为什么屡遭侵略?难道是我们输出了战争?难道我们这样想就是不理智了?
别天真了吧,看看我们中国的周遭,看看我们的海面和我们的空中吧,犬牙交错啊!如果你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有一点爱国之心,就别把脑袋埋在沙子里!也请别用驼鸟主义的善良来害中国了吧!
我不能永远沉浸在愤怒与仇恨之中,我想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很多人一直寻求在网上做点实事的机会,我也不例外。现在我找到了,那就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和许许多多人一道,明确反对采用日本新干线!也许你不能理解,那就请你看看《水均益:我来谈如何对待小日本》的帖子以及后面关于高铁建设的跟帖。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尊先要自强;却多是发些些夸夸其谈的帖子,而发人深省和呕心沥血的帖子并不多见?
难道大家真是在玩文字?还是被文字所玩弄????
变态:
很难保证爱和平爱了一个世纪的说法。我们不是前人,我们也不能拿自己的主观臆断去看待前人。铁木真征服整个欧洲也有可能打着为全人类和平的旗号,希特勒对党徒的说法也是冠冕堂皇的。当然这样的类比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多少存在着差异,鉴于话语权的约束这里无法继续深层次的探讨。我理解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换做我也是同样,可这是站在民族立场上的美好想法,这与事实利益者真正的想法无关。
相信各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用出发点非常好的东西在无情的碰撞着,甚至为了各自认为很好的出发点不惜兵戎相见。不是么?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看似同样的问题,所以答案也就不尽相同。大陆人如此,台湾人如此,日本人同样也如此,而悲哀的是,这个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这样的话题已经脱离开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范围了,尽管它的走向是更加实质更深层次的讨论。但对于此,不宜在继续发表下去了。
变态:
由“拒绝沉默的人群”展开的
鲁迅先生所指的呐喊用意是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是的,作为拥有“话语”能力的人们有义务担负这样的责任。在评判某个事件的同时,如果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应当也必须提高嗓音呼喊,从这点考虑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同时也是我所支持的。但我们现在碰到的话题去套用“呐喊”二字体现的精神,从表面理解似乎成立,仔细琢磨却显出了它的缺项——问题是把握住正确方向没有?呐喊后会唤醒人什么样的思想?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政治这样的东西单纯用对错来分辨的可笑性。这样来解析先生所指的呐喊,我便没了任何动力。
所以直到现在我总是努力克制自己,不去动员利用情感的力量。究其原因,这归结于从小就被灌输的全部历史逻辑有一天被我发现是为荣誉和利益基础构建的。这样的思想状态沉沉地压着我,使我觉得窒息,象梦境中那样呼之不能出,它是比较残酷的折磨,相信很多人体验得到。所以我认为有情感的呐喊从根本上解不开这种不理智的逻辑的症结,而只有这种逻辑在所了解的限度内的理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般来讲,呐喊的目的在于让所有人行动起来,而行动起来则需要有伟大的动机来推动。那什么样的动机才能够算得上伟大?我曾试图思考过这个问题,结论很难得出。然而虽然我得不出答案,但至少有一点我可以断定自己不能把它当作动机,譬如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说还能寻找到称之为“伟大”动机的话,那就是尽力拯救尚能拯救的东西,这要求人们应当考虑这一问题,明确作出决定——是否为了永远难以弄清的目的还要增加人类的痛苦;是否赞成让整个世界充满武器,让兄弟间重又互相厮杀,或者相反的情况:是否只是尽可能让我们这一代人少流血,少受痛苦,而将机会留给比我们武装更精良的后几代的人们(加缪语)。
明确了这一点,我想我也会象他那样,再也不会站在能忍受战争、杀戮并还能从中得出适当结论的人们身边。
当然,这里的言论并不是去反对“拒绝沉默”的人们,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与灵魂的分离。这里的主要论题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与普遍的交流应该由我们自己去保卫。表面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单只一方面的思想灌输是阻碍这种交流的“壁垒”,而这种“壁垒”正通过正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致使人们无法逃离历史和现实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比如说多数美国人就认为伊拉克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再比如以前我们也固执地认为西方各国人民在等着我们去拯救,等等。而这些似乎唯一的手段就是战争,事实呢?战争过后留给人的创伤会用多久才能抚平!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就不难理解阿三跟帖中的“那要他们去统一我们如何”的话语了。
最近一直在读加缪。他社论中的一句题目让我非常钦佩,他说,我既不做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我相信拥有这样思想的人一定拥有着一颗仁慈的,友爱的心,所以他的话我愿意相信。与此同时还让我相信的是,还有一大部分人,现在也正在思考着,这无疑是个好事情。他们思考的结果是将会同意放弃眼前无法实现的梦想,转而现实地致力于一些基本的东西,譬如呵护生命。而我们似乎应该呐喊的,则是这样一种思想。
|
|
回复人: |
变态三人组成员 |
Re:由珠海事件在三言引发的争论所想到的 |
回复时间: |
2003.10.06 16:50 |
|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