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伊人有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美石 收藏:0 回复:1 点击:4597 发表时间: 2006.12.11 15:02:59

临终对话(二十五)退休后的一次卧床


  母亲自称“铁人”,风风火火了一辈子,六十多年没打过针,没吃过药,说了别人都不大相信。
  她得了癌症手术后,我给她开了一些提高免疫的药,结果大部分都让父亲吃了。
  “我的咽喉狭窄,吃药会卡住,下不去。”她会揪着脖子轻描淡写。
  父亲知道她的性格,把药找出来说:“你不吃我吃。”
  “那太好了,可给你吧。”她得到解脱了。
  “该受的罪,逃不过去,这回连上了。”她指着吊针说,像是在笑话自己,“我身体好这么多年,也该知足了。”
  看过斯琴高娃主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在想,我们太像母亲了,不会强迫别人,也许逼她吃药,她的病会好起来。有时候,太过宽容也是害了别人。
  说到宽容,对我,宽容简直有点放纵,特别是对学习,父母从来不闻不问。别人常认为我学习好是源于父母,其实这只是错觉。如果非要这么说,那可以理解为基因遗传。举个例子,父亲在中学曾教过我生物,但我从来不去用心学这门课,上课也可以看点闲书。因为我最了解父亲,他不会当堂提问我,永远不会。这源于他的自尊,万一我回答不上,他是下不来台的。好在考大学满分60分,我答了50分,还算过得去。他也从不在家辅导我,因为他希望我能够自主学习。而母亲呢,有过之无不及。初中时,我有一次期中考试考了第九名,这很令我不快。母亲见我烦恼,竟然说:
  “儿子,我看你学习太累了,不爱念,就休学吧。”
  “你真是这么想的吗?”我后来问母亲。
  “可不是?不想念就不念呗。”她这样认真回答我。
  这有点不可思议。我没见过周围有这样的母亲。但这种关切却让我羞愧难当,甚至无地自容。结果到了期末,我成绩排到了第二名。
  这种宽容也许成就了我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但也纵容了我的自负。所以我性格的缺点显而易见。同时,她也影响了我,我长这么大,从不强迫别人。
  而对自己体内的癌症,母亲倒也很“宽容”。见到我们担心,她又会鼓励我们,“别担心,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那年得过一次痢疾,差点没死了,也没吃药,也过来了。”
  这其实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这也是一种渊源。
  说到那次痢疾,是她退休后的事了。
  “对啦,我从没问过你,怎么那么早就退休了呢?”
  “那是83年,国家下了一个政策,退了休孩子可以接班。我就是为了让你姐姐接班才退的。另外家里的几个老人也需要细心照顾,你们又都大了,家务太重了。
  当时退休还有点风波,不顺利。报上去后,说我年龄不够,被审下来。这时基本上是没戏了。我不死心,去找教育局的梁局长,向他讲家里的困难,梁局长人很善良,表示了很大的同情。就把我领到局里,让孟科长给办理手续。小孟表示很为难,因为只能办理病退,第二天人事局就来批了,街道和医院手续必需今晚之前弄齐。
  对于别人来说,这就是判了死刑。我却没退却,我说我能办成。小孟一副怀疑的表情。
  这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四面出击,先跑街道盖戳,出手续。然后跑医院。当时要三个大夫签字才行,一直忙到晚上才一切就续,当晚送到了教育局。小孟很惊讶,他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原来是造假退休的?”
  “是。为了孩子、老人,我动了私心。我早早回到家,成了家庭主妇。”
  “那次拉痢疾是吃了剩饭吧?”我这样想,那时的母亲,总是把新做的饭菜给别人,留剩饭给自己。
  “也许是吧。也是累的。”
  母亲无法起床,虚弱地侧躺着,轻微地呻吟,不吃药,也不打针。我出入她的身边,却没对她说一句安慰的话。我是个不孝的儿子,从小只知道从她身上获得爱,却从不知道给予。
  我每天早出晚归上学,心里想的是诗词歌赋。少年不是残忍,就是无知。
  母亲这样躺了几天,迅速消瘦了下去,脸上泛起青灰之色。她不让告诉亲属,不许别人照顾,但对家务已无能为力。她不吃不喝,要用绝食对抗。见到我放学回家,还会微微露出笑容,那笑容甚至有些惨。
  父亲简直束手无策,对一个拒绝去医院的人,他除了递一递毛巾、一杯水,只会沉默。
  母亲最后还是熬过来了。但是她的身体再也没丰满起来。相对强壮的过去,她更多了几分雅致,几分柔媚。
  “你姐是84年接的班。上班时我每月挣68.5元,退了下来,就75%开支了。不过,又多一个上班的了。”
  很快,我又看到一个生气勃勃的母亲了,二十多年,直到66岁,她再也没有病倒过一次。
  回忆那次事件始终,就像隔了油纸一样。她在病榻上轻轻呻吟、痛苦地皱眉,用微弱的眼神望着我,那么幽怨,那么充满期待。
  我无法理解的是,我曾经如此淡视的画面,为什么会透过二十余年的时空,在如今呈现一幅令我心动、令我慨叹的图景呢?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安多雅·桑夏 Re:临终对话(二十五)退休后的一次卧床 回复时间: 2006.12.11 19:31

    美石,一直看这篇《临终对话》。
  说实话,感触有很多,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如何清楚的表达自己心里的那种种。母亲,是我们心里太多太多的记忆,从为我们扣纽扣系鞋带,生活里的很多很多影子里就是她在为我们的故事研墨。
  桑夏在这里衷心祝福你,相信母亲她看得见你的光彩,她也一定为你感到骄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