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天 下 大 乱 |
其实写文章评论,该有计划才好。应当阅读完毕,再选几个点去述。然而我写三国是没有计划的,要说计划就是我的读书时间了。也许有时一天都看不上一页。要是弄个半月一月读完大概也还是会混淆里面人物的。所以我知道我的文字一出,真的就是贻笑大方,我自身而言,就权当重温功课,学生作文练笔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生大事,闲了生乱,忙了添乱。自己缺乏任何理论知识,极不擅长写评论,然而还是自不量力给自己订了课题,却也知晓言必行,行必果这一做人原则。
所以我的三国今日开始粉墨登场。也许不今不古不伦不类,却是我眼跟不上手,手跟不上脑,手忙脚乱眼花脑乱中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我喜欢把它说成夕阳几度红。今天我是在一条清澈的水渠边,翻开三国第一页的。苍穹昏昏,朝阳才露出半个红彤彤的脸蛋,距离夕阳还有一程。我开始摒弃一切杂念,感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悲壮。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灵帝在位。“十常侍”当权,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张角黄巾起义,有排山倒海之势,直接威胁到朝廷。何进讨贼立功。
张角进犯幽州,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引来中山靖王(自称)之后刘备刘玄德。屠猪汉子张飞张翼德。河东关羽关云长。初战扬威,众贼遇三人皆倒戈而走。中郎将卢植遭遇小人,被董卓取代职务。董卓在黄巾追击中落荒而逃,虽被三人搭救,却因其三人白衣身份,傲慢怠之。曹操一军勇猛无畏,斩首级数万,夺得马匹无数。所向披靡,威名远震。
第一回出场人物众多,千丝万缕的联系,风云变幻的局势,同时应验了乱世出英雄的理论。刘关张已脱颖而出。桃园结义,兄弟如手足之情,同甘苦共患难之义,被此三人演绎代极致,家喻户晓,感天动地。
关于曹操,戏台上是白脸奸雄形象。历史上他实则功高劳苦,三国中由于作者的倾向,加之他挟天子令诸侯却也不甚光彩,难当英雄之称号。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说曹“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而他的纪律严明,身体力行,“犯禁者,不避富豪,皆责之”也致使内外莫敢犯者,威名远扬。
由于时代的局限,正统思潮的影响,本书作者罗贯中都有拥刘反曹之思想倾向,我一介无知读者,在众雄当中,自然也有感情倾向。本书中我最佩服之人,当属曹操。在粗陋论文中,有些皮毛论述。
由于线索复杂,作者交待人物并不十分详细,当然古文言素来言简意赅。但是刘备的抱负,张飞的莽直,关羽的侠忠,董卓的专横,曹操的诡计多谋等,都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为各人今后的命运,铺垫了不同的道路。一部长篇巨著,正如滚滚长江水,浩荡展开。
也可以说,是张角成就了这些英雄枭雄的鸿鹄之志,朝廷腐败,不得民心,造反是自然。一切对抗,不过是苟延残喘,垂死挣扎而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一个腐败黑暗的朝代,必将会被一个全新的时代所替换,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灭的真理。
所以,第一章节中,真正的英雄,该是张角吧。
|
|
|
|
 |
|
回帖 |
 |
|
| 回复人: |
寒鸦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19 22:21 |
|
这篇评论有三个看点:
一是作者自己的文字调侃。
一是对《三国演义》开篇的简要总结。
一是发表上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观点与看法。
严肃中有着诙谐,紧密时自然舒展。不错!
|
|
|
| 回复人: |
慕容诗黛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19 23:03 |
|
再读三国,必然会更透彻,
领会的妙处也将会更多。
能在读后,写些文字,记录心得和感触,是可贵的。
|
|
|
| 回复人: |
容冰季节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20 03:15 |
|
对张角在本章中地位的评述,有新意,好!◎
|
|
|
| 回复人: |
江南鬼火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20 11:17 |
|
用随笔写史、写心情,支持。
读着不累。
|
|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20 14:07 |
|
确实够乱的:据历史资料统计,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赤壁大战后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肠人。”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未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口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真可谓一将成名万骨枯啊。
|
|
|
| 回复人: |
jlyjlwh200 |
Re:二.天 下 大 乱 |
回复时间: |
2006.10.21 09:29 |
|
照此评论,大概也得评出120回吧,结果是不是累坏了你,就是半途而废。恐怕真正的创作时间就没了吧?做为你文章写得那样好,为何不把时间投入到创作上,从而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也许有一天能成为作家呢,评这个作用不是很大。不过这样评的好,用一种分析作品的方法,如果用到分析课文上,肯定受欢迎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