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黑龙江转载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巧笑盼兮的《墨僧[转载]》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巧笑盼兮 收藏:0 回复:0 点击:130 回复时间: 2006.10.08 13:02:37

Re:墨僧[转载]


  林城人言谈录音片断(2006.9.18):
  
  林城人:墨僧非常幸运,他有这种艺术的功力能够回报社会,我们很多残疾人缺少这种参与社会、回报社会的机会,没法象你做事情做得这么大,但是这种回报社会的心情都不差,每个人都有。墨僧就是我们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借用手中的画笔做为回报社会的手段。是不是?
  
  墨僧:是的。我喜欢作画,通过笔墨表达我的感情,又能通过交往把一部分残疾人组织起来,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既丰富了残疾人的生活,也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一面,同时也在社会上交了很多的朋友。
  
  从1993年之后陆陆续续地参与过一些社会活动。
  
  2000年以来,我和一位盲人记者共同发起,搞了一个“世纪之爱”的系列活动。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我觉得不应该光是物质上的,也应该有精神上的关爱带到新的世纪中来,就搞了这个系列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0年,和《中国妇女报》一起搞了“求助白血病患儿”活动。一个叫宋德建(音)的十三岁的小朋友患了白血病。我们组织了一些社会上知名的书画家进行艺卖。六七月份,烈日炎炎,在工人体育馆北面的广场上,一点树阴也没有,十几位老先生在作画。汗不断掉到宣纸上,墨一到画上就立即干了。围观的人很多。那次活动有许多让我感动的场面,有不少人解囊相助,电视台的记者也都纷纷拿出自己身上的钱。但是,也有不和协的事情发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个小伙子,给了三十元钱,拿走了一位七十多岁老画家的画。他说:我就是来捡便宜的,要是别的时候,都拿不到。《北京青年报》描写道导:十几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与死神争夺一个孩子生命的时候,却有许多冷陌的眼睛围在那儿,甚至有的人是怀着捡便宜的心态……中午,大家是AA制吃的饭,有几个老先生说:为了这个孩子,我的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是吃的AA制饭,平时都是车接车送。我很感动,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都这么高,能放下自己的架子,挺让人过意不去的。
  
  大部分残疾人出门不方便,许多人的艺术作品并不被书画界所认识、知道,2001年,组织了“残疾人艺术展”,这一活动得到了残联的支持。在筹备当中,遭遇到一个困难——场地资金比较难解决。我们看中了首都图书馆,它是新成立的,条件不错,离我们也比较近。工作人员去谈了价,一万二降不下来。后来说:“德利啊,你去跟他们接触一下,可能会好些。”我找了展览部的负责同志,把情况和人家谈了。人家说:“你不要跟我谈这些,工人的开资,光开这么多射灯每天消耗得多少的灯钱,照顾、帮忙可以,费用是绝对不能少的。……”当时我挺失望的。展览是在一月份,冬天一般的展览活动也不是很多,而且只占几天的时间啊。后来我又去拜访了倪(音)馆长。倪馆长是个学者,说到展览的事,我还没提价格,他就说了,非常慷慨:“如果你们搞展览就一定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一分钱不要你们的。”我非常感动,当时在场的还有残联的几个负责同志,也都非常地感动。就这样我们在那儿搞了“残疾人艺术展”,我把照片播一下(播放照片,并介绍……)。活动的时候,倪馆长还特意送我一张图书馆的借阅卡,可以借看、查阅古典书籍,对我的绘画非常有帮助。开幕式到场的书画界朋友非常多,场面很热烈。一共展出了以北京地区为主的一百五十余幅残疾人士的精品作品。
  
  林城人:这也是你为残疾人所做的一件好事。
  
  墨僧:做为我,这是应该的,本身我也是残疾人,搞绘画的。能让社会更多的的了解残疾人是我非常高兴的事。
  
  林城人:对不起,打断一下,有朋友问你现在的身体状态如何?作画对你的身体有没有帮助?
  
  墨僧:我现在的病情还没有完全稳定,还没有明显好转。前段时间又摔了一下,纫带撕裂,最近又站不起来了。作画感觉对身体有促进啊。平时能站着的时间超不过半个小时,如果绘画,大约能坚持一个小时,因为在绘画当中不觉得很累。一般半天的画,我得画将近两天的时间。
  
  林城人:有朋友还是关心你的病情的,他问,可以用药物控制你的病情吗?
  
  墨僧:我听说河北乌衣岭(音)出的一种药物,我吃了五年,也不是很见效。今年春天,又到一个叫古千刹(音)的医学研究所,有一种疗法,说是对这种病有所帮助,我也试了一下,吃了一段时间,做了一段时间按摩,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来控制。
  
  林城人:大家可以想象,就是这么一位和病魔,甚至可以说是和死神亲密接触的一位轮椅上的画家,正在用他的生命,用他的热情作画,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出一笔靓丽的风景,这就是我们的墨僧。墨僧,请继续讲述你的工艺之旅。
  
  墨僧:很多残疾人,尤其是象我这样的肢体残疾人,走出家门很困难,他们出行、与社会交往都是很大的问题,想让他们通过网络与社会接触,将他们的艺术才华展露。上网首先得有电脑,2003年,我们搞了“捐一台电脑,献一份爱心”活动。跟几家新闻单位进行了合作,在他们的报刊上发表了征集电脑的广告。象:几家晨报、新报、《北京社会报》、《北京晚报》,起到最好效果的就是《北京晚报》,发出后第二天电话热线就打爆了,捐电脑的非常多,有的是从网吧直接淘汰下来的,一下就有二十多台,我们把办事处的会议室腾出来存放。集中发放的有六七十台,后来太多了,就采用配对的方式,找离捐献者比较近的残疾人,就近让残疾人直接到家取去。电脑发放工作还是比较顺利完成的。在这个活动中,我感觉到社会的那种滚烫的爱心。他们说:我们非常想关心残疾人,但是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也不知道去找谁,找了你们,而且是面对面地帮助,中间不经过几道手续,我们非常放心。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九月份了,那时活动基本结束了。一位老大娘打电话说她的邻居两口子都是残疾人,早年到东北插队,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腿都冻坏了。他们有一双子女,学习成绩非常好,按他们的情况是可以上大学的,可是他们考的是专科,而且学的都是电脑专业,家里买不起电脑,老大娘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活动,问能不能帮他们找一台电脑。我从电话登记记录上还真找到了一家,只有这一家,正好离他们也不太远,就是北京海淀区供电局的一位同志,他的电脑没有捐出去。我就跟他联系,也让他们之间联系。那位同志说:“你不用操心了,我收拾好了直接给他们送去。”过了几天,这位同志果然将电脑上缺的东西都配齐了,和他的一位同事打了一个的,就给他们送去了。打的时,路过一个商店,还特意为孩子们买了饮料什么的一些食品,也放在一只箱子里。当时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在家,光顾高兴电脑了,以为箱子里都是电脑上的零配件,后来发现有吃的,感动得都哭了,和我打电话说一定要找到那两位叔叔,好感谢他们。这件事也很感动我。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林城人:是啊,社会上有很多爱心人士,还是非常关心残疾人,想奉献一片爱心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帮助,怎么帮助。墨僧他们发起的捐助电脑这个活动,使许多人找到了帮助的方向。让他们的爱心得以宣泄。对整个社会弘扬爱心也是一种推进。
  
  墨僧:对,其实我们只是起到了一种牵线搭桥的作用,真正让残疾人感动的应该是社会和关心残疾人的朋友们。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有一个康复阅览室,设备相当好,听说我们要搞残疾人电脑培训,说:“干脆到我们这儿来搞吧,我们不但提供教室,还提供教师,如果你们信任我们,不怕给教坏的话。”他们培训了好几期,参加的残疾人很多,效果非常好。他们说:“我们也非常想这样,就是不知道找谁啊,通过你们把大家组织起来,我们就可以帮助了。”年底搞预算时,他们就问:“德利啊,你们还准备搞什么活动吗,我们把它做到预算里去。”可想啊,社会对残疾人的帮助和支持真是无私的。至今这些事情还是令我感动。现在和康复阅览室的老师们感觉非常好,逢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相互看望,发发贺年卡什么的。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小事我可能会记不得,但这些事,我是不会忘记的。
  
  林城人:我们也想通过本期节目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残疾朋友的爱心人士表示敬意和谢意。你们才是这个社会的脊梁,你们才是这个社会的蓝天,没有你们,这个社会将是一片阴霾。墨僧是很多事情的亲历者,他有他的切身感受。在我们生活当中,即使没有大的事情发生,在一些小事情上,也同样无时不刻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爱的存在:你走路时,遇到沟沟坎坎的时候,有人就会帮你推一把,从后面走上来问你:“用不用送你回家?”你进一家商店的时候,会有人为你揭起门帘……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向这些有爱心的人表示敬意,谢谢你们!
  
  墨僧:谢谢大家,也谢谢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们!
  之后我们又搞了一个残疾人上网工程,希望残疾人能够通过网络得到一些帮助。二OO二年七月份,开始搞“北方残疾人中国服务网”,刚开始时,是有一家服务器商做支持的。大概九、十月份开通的,当时,每天日访问量大约每天有2000人,对于我们残疾人网站,来得人就不少了。我负责网站制作、设计,每个栏目聘请一个残疾人朋友管理,大家共同把网站搞起来了。这样网站由于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去年停了,后来又换成了一个关于残疾人艺术的网站,也是我制作、设计的。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