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没有走远!
一天,四岁的小侄子哭着跑到我跟前,对我说:“叔叔,我哭了!”我赶紧放下手头的事问他原因。
“我把爷爷刚给我买的赛车弄坏啦!你给我修修吧!”说着,他又抹了下脸上的泪珠子。
“那你为什么不好好的玩,非要把它弄坏呢?”我试着引导他,让他珍惜手边的玩具,由此告诉他,不是所有的东西弄坏了都能修复。
“爷爷买给我玩的!”他甚不接受我的引导,诧异地盯着我。
哦,哦!好象真的是我惯用成人的逻辑来套小孩子的行为,他们认为玩具就是供他们肆意玩耍,稍有损坏总有大人给其修好,再肆意!直到有一天,它坏了,没有把玩的价值的时候,他们也早对该玩具没有了兴趣,那玩具呢——一副惨相地被扔到无人问及的角落里,或等待孩子下一次短暂的兴趣,或等待大人将其扔进垃圾筐里。
而成人呢?总是对自己珍惜的物、人倍加小心,因为珍惜而终不知如何举措。象拿着件美丽稀有的玻璃制品在大街上行走,步步小心、处处留意。到最后呢?哦,到最后,东西是保存长久,可我们却从来没有全心力地体会过美丽的东西本该赋予我们的快乐。如同有一瓶难得的佳酿,每次只品那么一小杯,直到最后也没有体会到痛饮的淋漓。
喜欢胡同也是如此吧!因为喜欢而不舍得太用力;因为喜欢而不敢肆意用惯用的指点批示般地回复别人的文字;因为喜欢总在自己在电脑前敲出的文字,一审再审,在好与更好间反复争斗却不见在这里贴出。
——
终于,走进来!
稀疏的文字,浓淡皆相宜的情感和空荡荡的管理员位置,心里不住地叫可惜!不知道曾和我一样喜欢或比我更喜欢胡同的朋友故地重踱心升何想?难道大家一样因为珍惜而刻意如我般保持着距离,直到它繁华不再才走进来,掷几句蹉叹的调调?
我知道,对一些东西我们不能太用力,可,我们所做的是不是太不用力!
(偶到胡同里踱步,近乎自责的叹谓!2003/09/22)
------------------------ 习惯穿白色衣服的人多都随和,亲切如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