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闲云孤鹤 收藏:1 回复:15 点击:6332 发表时间: 2006.10.05 17:23:29

[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那还是近三十年前的事呢,那时候,我正为第二年的高考拼了命地学习,可是家境贫寒,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供我独处静学。于是,我就搬进了婶婶家里一处几近废除的破旧南屋里学习、休息。
  
  时值数九隆冬时节,不久就要过年的样子。婶婶蒸了许多年糕、馍馍等过年的食物,放在大缸里,上搭着盖帘。夜晚来临,破窗缝隙里透进的刺骨寒风像喊破了嗓子的小喇叭一样嘶哑地吹响。此时也正是我学习渐入佳境的时刻。“吱吱”…“吱吱”…“扑楞”一声,一个盖帘从缸上被掀落了下来,原来是成群结队的大老鼠开始行动了,鼠们早已对缸里的“好好”垂涎三尺了。其实呢,我对那“好好”也不是早已垂涎了吗?贫苦的日子,一年到头又能吃几顿好饭呀?
  
  搅了我的心境,影响了我的学习。无名鼠辈“招家伙”,一只笤帚飞了过去,急切切,鼠辈们四散奔逃,刹那间悄无了声息,可是绝不过五分钟,故技就又会重演。
  
  那会儿,叔叔是村里的电工,家里电线等电料很多,我也喜欢摆弄电,一气之下便想起了电鼠的念头,于是乎,在鼠们经过的要道上、拐弯处,我都架设了电鼠的机关。一连几日,鼠们确实安静了许多,可是几天过去了竟没有一只死鼠。没成想,又过了几日,鼠们的折腾却越发的猖獗了起来。它们在鼠窜的时候竟恰到好处地绕过了我的机关,我把这事学给大人们听,大人们说:老鼠是能掐会算的阿。为了安全起见,我把所有的机关都撤掉了。此役以我的退却而告负。随后,婶婶将那高粱梃杆编就的盖帘上,又加盖上了白铁板,还压上了砖。自此以后,任凭“灰八爷”们怎么折腾,我自岿然不动。
  
  偏又不知过了多久,我却读到了一篇“奇文”,说是奇文那是让我感到十分惊奇。文中的描写贴切真实、惟妙惟肖。我为文字的练达而连连叫绝,此文就是大文豪苏轼在十二岁时写的《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tuo2)中空,嘐嘐聱聱(xiao1、ao2),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你看一个十二岁的孩童,竟把他的所见所闻,用寥寥数笔,描写得那么精炼、逼真。这就是童年的大师,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凭着对此文的兴趣,很快得也就把它背熟在心了,至今还能够通篇背出呢。生活里,每当操作失误将那米、果、枣类甚至药片等等洒落一地时,总是会在心中默念,“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有时还竟会念出声呢,并以此来给自己解嘲,或许这也是一种幽默吧?
  
  刚才的那段仅仅是《黠鼠赋》开篇第一段,紧接着苏子就发出了感叹: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鼠八爷的利害就在于虽为好奇而误入了橐,因橐坚而不可穴,所以,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能说老鼠不智慧?单字一“黠”便说明了问题。再看看那万能的人吧,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你看多么的不可一世。今夜就是苏轼这样的奇才却也被鼠辈使唤了一次,而落入了小虫的圈套。故苏子也不得不叹服:“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 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这太让人吃惊了!
  
  接下来苏轼继续着他的感慨: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chai4),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苏子坐下来,打着盹,思索这件事的因果。好像有人对他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一,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想到这里,童年的苏大师不觉笑起了自己,也从中领悟了许多。
  
  读罢此文,近三十年前已是感叹,时至今日仍然还是感叹。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没有任何感想吧?叹服童年大师的文笔,叹服鼠辈的狡黠。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5 19:19

    黠鼠,说明鼠八爷聪明得厉害,但能作出《黠鼠赋》,说明人更是天赋聪明的精灵!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层层弥漫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5 20:37

    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
  
  深有体会
  
  有时会想 人有时无法洞察或者克服的自身的致命弱点或者就是他的死穴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轻舟一叶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5 21:36

    叹服童年大师的文笔,叹服鼠辈的狡黠。
  读了你的文章,更加赞同你的感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北国雪 Re:[]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5 21:41

    过去的时光的确难以忘怀!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5 22:03

    鼠在适应这环境
  人也在适应环境
  不过人是为了享受而适应环境
  鼠却是为了生存而去适应环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6 09:13

    有了足够的读书、生活积淀,过往的时光才变得那么醇厚、甘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乡间小路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6 13:35

    人在艰难的时候吃过鼠肉,鼠也会吃人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淡淡的心情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6 14:16

    时时观察 用时感怀 妙处自然了悟 生活总有其惊人之处 令人难以忘怀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新月淡妆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7 10:16

    也想起了童年旧事.
  家里老鼠成群,扰得夜不安眠.于是专想捕鼠方法.有一日在屋前屋后挖些许深坑,然后在深坑里放上竹筒,(那时小孩子家家嘛,就想有老鼠掉进很深的竹筒里,爬不出来)结果第二天打望,一只老鼠也没有上当.
  琢磨了好些天,我又暗生一计.农村里不是有一种刺花吗?我把刺藤折下,绕成小圈,放在老鼠容易出没的地方,比如屋转角处.我心里想,人怕刺蛰,那老鼠不一样嘛.第二天父亲去搭谷子,要从堂屋搬拌桶.大伯在前,父亲在后,冷不丁父亲惊叫了一声:什么东西啊,脚好痛!
  哈哈,我本是用来蜇老鼠滴.没想到把父亲的脚给蜇啦!
  但我没有开腔,不动声色地从父亲身边走过,待父亲出门后,飞快地把这些刺圈扔了.切,捕什么老鼠啊.
  从此,不再有念头.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声东击西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7 11:50

    好久没有看到你的佳作了,欣喜!我想人是最聪明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8 13:05

    读书最大的快乐是,读到与自己亲历相似的事情。
  或是读到一段与自己思想共鸣的章句。
  这带来的欢乐,是富足的、充裕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安多雅·桑夏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08 22:34

    原来是不专一的错了!
  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
  我很喜欢那些朴实的句子!
  年糕,馍馍,我想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13 21:30

    鼠亦黠已,人智慧更胜。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06.10.13 21:31

    鼠亦黠已,人智慧更胜。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过去的时光]好文佳句实难忘 回复时间: 2012.06.05 00:05

    读书细腻至此,实可叹服也!----鼠乃聪敏到可恶的家伙,这里被大师和老师好文佳句记出,反倒忘却了它的可恶~~~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