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山东唯 一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声东击西的《记忆中的“陋室”》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天涯孤旅 收藏:1 回复:2 点击:80 回复时间: 2006.09.27 16:13:15

Re:记忆中的“陋室”


   一口气读完你的文章,有如回到过去的年代,说来还是你有幸啊!还有学校的图书馆可去,怎能算是陋呢?不过同现代化的学园图书馆相比,那却实是简陋多了.我那时上中学,上课的教室还是村里的仓库呢,那才叫陋啊!不过在那极为艰苦的岁月中,我却读了不少名家之作,一些还是从同学那里一字一句抄下来的,保存至今的大约还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张恨水的《啼笑姻缘》等等。
   不过现在却是看不下那长篇的,大部头的书了,即便要看,也只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慢慢看,因此上,现在看书的范畴也在缩小,一般的书却不会去看,比如年少爱看的武打、惊险、侦破、言情等等。只是闲来之时,伸手拿些短篇的,如《古文观止》,其中包括你提到的《陋室铭》皆出自此书,另外还武候的《出师表》,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停记》等也出自此书;如〈三国演义〉〈水浒〉等早已是不看了,因为我已见不得血腥了。现在看书,能短则短,长篇的只一部〈红楼梦〉却是舍不下,现代的也只有鲁迅的杂文,朱自清的散文,偶尔读一些。
   正如刘禹锡所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生越是去追求完美,失败越多,读书越是往深处冷处去读,那么则越读越笨,所谓的书呆子便是。想到现在的教育体制,无不如此,细想之下,当前学校教出来的只有二种学生:一种是会考试的优等生,一种是考不好试的差等生,呜呼!这不是一种悲哀吗?百年大计重在教育,已提了有十数年了吧,我想,那些如同我当年那样,坐在比陋室还陋的教室里读书的可怜学子们,仍然不在少数。陋室是刘禹锡等名家在人生的低谷处,所提出来激励自己的缄言,那是一种无奈,一种近似于“啊Q”胜利法之举,绝不能以此来激励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的学子们。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声东击西 Re:天涯孤旅 回复时间: 2006.09.27 16:39

    说得真是有理有据,字字铿锵,分析的透彻! 谢谢你的评论。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声东击西 Re:天涯孤旅 回复时间: 2006.09.27 17:25

    这才是回帖!真正的帖子!感动。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