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2)
长春沦陷之后,吉林形势紧张。由于当时熙洽掌握着吉林的军政大权,熙洽本人是清朝宗室后人,受日本影响较多,曾在日本士官学校接受培训,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恰好是其教官。因此,在日本人大迫通贞的策动下,熙洽公然投敌卖国。9月20日,他与日军接洽投降事宜,21日下午8时,多门师团一弹未发占领吉林。吉林军大部战士,拒绝接受缴械,在李杜、冯占海等将领率领下走上武装抗日的正确道路。
与此同时,关东军以进兵吉林为由强烈要求驻朝日军越境。21日下午1时20分到4时30分,驻朝日军开始擅自越境,加入到侵略东北的行动中。
由于进犯北满的计划被军部否决,日军在9月22日进攻哈尔滨被制止。当天,关东军将部队开进郑家屯,24日占领洮南,妄图占领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日军遭到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的坚决抵 抗,由于力量悬殊,中国军队于11月18日撤往海伦。19日,付出相当代价的关东军侵入齐齐哈尔。至此,日军侵占了辽、吉、黑三省省会。在东北,还有锦州和哈尔滨未曾占领,日军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因为前者是入关门记,后者是北满政治经济中心,苏联势力的大本营。
为配合进攻锦州,1931年11月8日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导演一场“天津事件”,他唆使一些无赖,以李于春、张壁为首组成便衣队,以天津日租界日本兵营海光寺为基地,向“租界开枪攻击”,妄图以此制造摩擦,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制造纠纷,可以支援天津军名义进犯锦州;二是借机将溥仪秘密运送到东北。但迫于国际舆论压力,日军只能利用土匪侵犯锦州。为制造进攻辽西的借口,土肥原于11月26-29日又制造了第二次“天津事件”。与此同时,日军大力向东北增兵,12月15日日本参谋本部便批准关东军以“讨匪”之名进攻锦州。12月17日又向关东军颁发了增派第八混成旅团的奉敕命令。21日日军对辽西展开全线进攻;右翼占领了法库、彰武,把重点置于营沟线即营口至沟邦子一线。26日,日军完成进攻锦州的准备。12月27日日军再一次大规模增援关东军,抽调了第9师团的第三十七混成旅团和第三师团的重型轰炸机中队。日军 集中兵力,准备与东北军决战。12月29日关东军第二师团占领盘山;30日日军混成第三十九旅团也完成了对辽西重镇打虎山的占领。至此,作为重点的左翼营沟全线已被关东军占领。日军集结于大凌河左岸,准备进攻锦州。
但是在这关键时刻,拥有优势兵力并已做好抗敌准备的中国军队却临阵脱逃。在关东军还未占领大虎山、沟邦子之时 ,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于12月29日向各军下达了向关内撤退的命令。第二天早晨,中国军队向关内全面撤退。1932年1月3日,关东军第二师团占领锦州,数万重兵,不战而退,实在令国人为之痛愤。
(来源:918事变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