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闻中的《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姜辛 收藏:0 回复:0 点击:132 回复时间: 2003.09.16 21:07:40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关于人文精神,贝贝和一蓑都从“尊重”这个角度去谈它——而如果,一定要让我用一个词作为中心词来谈它,我觉得,应该是“关怀”;如果,一定要让我为这关怀指出一个方向的话,我觉得,它既要是向外的,也要是向内的。
  再进一步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怀,因为我你他,我们在一起,谁也不能遗世而独立。因此,关怀他人,就是关怀自己。关怀自己的一部分,就是关怀他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文精神,它昭示我们的,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现状,还有生活的理想;对于另一部分来说,则不仅仅是生活的理想,更是生活的现状。我们的关怀,更需要游走在这二者之间,不可以偏废,亦不可以疏离。
  我想,我现在属于第二种人:对我来说,我更需要向生活的现状偏移一些,因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我不想以此作为隔世的原因。
  坚持了许多年,我终于发现,我应该怀疑一下自己的理想主义,并且动摇一下它的根基。这样,并不是要拔掉这个根,而是要让它扎得更牢,更有力。我把这个怀疑,也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关怀。
  
  在这里,我还想辨析一下“尊重”和“关怀”两个词。
  尊重常常归结到要求上,我们需要他人的尊重,但这种需要常常是得不到满足的,所以这样内在的需要会不自觉地变成向外的要求。而要求,比起需要来,是更不容易得到满足的。
  而关怀,当我们在关怀着一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体会到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很多,比如爱,比如温暖,比如安慰,比如理解,比如——尊重。
  我不是说孰高孰低,而也许,走完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比绕一段路更容易。很多时候,那段路还非绕不可。不绕不足以看够风景,不绕不足以平心静气。所以,我们还是绕绕远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先给出别人想要的。关怀,谁都需要,谁都不会拒绝。
  而尊重,当我们特为有此要求的时候,往往是在它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只是想要挽回。而挽回,总是有些乏力的。
  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我们的生命,从“关怀”开始,就一定会路经“尊重”。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