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相比前面的元妃省亲一节,场面铺垫上的繁华奢侈,人物描写上的大体得度,事件上的热闹浩荡,这一节的铺叙就平和细小多了,回归到平常生活的琐碎杂乱来。既有宝玉和袭人之间介于主仆关系之外的感情描写,也有宝玉黛玉宝钗三者之间互联互斥的情愫纠纷,还有宝玉房中一干丫鬟与小厮的暧昧情事和不同嘴脸。
大观园是一个大村落,人物众多,既有独立的生活圈子和生活习性,又有互相牵扯互相关联的人际来往和情感倾轧。这上到宝玉这样的一号人物和他身边的众多美女表面上的嬉笑打闹,和隐藏在各自心里的,因为不同的身份层次,不同的交往密度,不同的情愫分量而有着对宝玉不同的关注的程度和爱慕的深浅;下到不入流的宝玉的奴才茗烟的荒唐之淫,和一个不知道岁数,也不清楚名字的丫鬟行起“警幻所训之事”,被宝玉无意撞见。可见这么一个大园子,情感之事是何等的混乱与复杂,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红楼梦》为千古第一写情之巨著了。
如此杂乱的情事,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就这一章节来说,总结一下,可以从袭人的痴情,宝玉的多情,黛玉的妒情简单叙之。
袭人自是痴情。在《红楼梦》中,花袭人只是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小人物,宝玉知其姓花,便从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中,取“花袭人”三字作其姓名。第五回中的诗句是这样写她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袭人对宝玉痴情,一点不为过。本来充其量她不过是一个大丫头,一个和宝玉有染的小女子,想要真正在众多身份高贵的小姐妙伶中占有宝玉,简直是痴人说梦。可她执着地爱着宝玉,呵护着宝玉,用她能最亲近宝玉的便利和固有的心计坚持着这份痴情。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当中,我比较喜欢这个角色,这种传统型的女性,谁娶上她都是福气。
袭人胸襟宽阔,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比熙凤心毒手黑,张扬放纵;不比宝钗似神如仙,难下凡尘。袭人历来忠心耿耿,忠于主人决不打折扣。“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伏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第3回)。宝玉需要她,一时没见甚觉无聊,踏雪来袭人的家看她,袭人自是感动,“两眼微红,粉光融滑”。她的忠贞完全体现在对主人的照顾无微不至:她吩咐“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也不敢乱给东西吃”,且“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如此等等,无一处不刻画着她对宝玉的忠贞。
袭人聪明至极也工于心计,工于心计也是出于她对宝玉的忠诚和保护,她就像一只老母鸡一样,时刻准备着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整个书中,她敬重贾母、王夫人、凤姐、薛姨妈,就连这些当权者的聪慧的下人,如鸳鸯、平儿等,都小心侍奉,尊敬逢迎,因而在贾府中口碑很好,也取得了较高的地位。这就是她看似无欲无为的聪明,虽不争而可取。具体到这一节上,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且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自己每欲劝时,料不能听,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她知道宝玉情深的毛病,于是用终须要离开宝玉而嫁人的谎言来骗得宝玉为她担心,答应自己乖巧听话到最后听从她的约法三章。这些心计的运用就充分说明了袭人审时度势,善解人意,宁可自已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和深明义理。
宝玉从来多情。对于女子,宝玉从来多情偏爱有加。无意中撞见茗烟与一不知名的丫鬟苟且之事,他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被他这样撞见羞事以后,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宝玉就显得比丫鬟还着急,跺脚道:“还不快跑”。人跑以后,他又自作聪明赶出去,叫道:“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宝玉偏爱红色,去袭人家坐那么一会儿,就惦记着一穿红衣服的女子,待袭人回来还打听这女子是何人,境况如何,当得知将嫁人后,叹她非自家丫鬟,平白被袭人抢白一顿。两个素昧平生的女子尚且让他如此挂牵,就更别说对袭人离开一时的依赖,和特意留着糖蒸酥酪给她吃,还有后面被袭人骗将离去而为挽留她的百依百顺了。当然更有后面怕黛玉不喜欢活动而睡出病来,故意编故事哄她开心的而对黛玉的细致用心。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处理人物的大小,处理事件的轻重上的面面俱到的能力,为了刻画一个人物性格上的鲜明特色,不厌其烦而舒缓有度地驾驭着自己的笔墨来描写它们。
黛玉随处妒情。在大观园中,黛玉的聪明是无几人可比和不可否认的。她就是妒忌别人,有所语言和行动的话,也会做到有礼有据,不着刻痕,让你在迷茫之中不知不觉走进她的圈套里。她一直嫉恨着宝钗身上同样有块玉和宝玉贪婪她身上发出的“冷香”,正巧宝玉闻到从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从何而来,黛玉借机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还有后面的宝玉不解何为“暖香”,她就讽刺宝玉: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丫头,真如凤辣子那样刁钻的人也得服了她:真真这林丫头说出来的话,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如此的智慧和用心的语言和情节来描写黛玉独特的性格,我们能不佩服大师的写作功力吗?
|
|
|
|
 |
|
回帖 |
 |
|
| 回复人: |
月亮上的猫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3 20:03 |
|
寒鸦用心了,能这样静心细读红楼,并写下如此感悟,也许没有几人了。看着文字,脑海里已然在重读红楼。
|
|
|
| 回复人: |
冷若冰霜110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3 21:51 |
|
红楼中最让我喜爱的丫鬟就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
红楼中最让我厌恶的奴婢就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
可能因“晴为黛副,袭为钗影”之说吧.
曹公写作手法有一特点,就是喜欢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仰.
所以他骨子里也不喜欢袭人.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内翻阅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一个读到的就是晴雯,其次是袭人.而判词上的一个“枉”、一个“空”,一个“堪叹”就写足了袭人这个人的三心二意和功利卑鄙。
加上配图上的“破席”=“破袭”,说明了她外表忠心和忠贞,内里水性扬花、自私自利。再加上好打小报告,偶不BS她偶BS谁:)
在古代女子失节是为不贞,何况“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当晚,袭人抽到一支题着"武陵别景"的桃花签。上书“桃花又是一年春”,可见贾府没落后,袭人是受不了苦,私配了戏子蒋玉菡。
因为“桃花”有典于史记,战国时有一美人桃花夫人,又叫息夫人。她曾国破改侍楚王,心里不愿意,所以多年不与君王语。可也活的倍结实,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享受着王妃的富足生活。
若把袭人跟晴雯相比,等同与宝钗和黛玉的相比。
我一直认为晴雯的被污蔑而含恨病逝暗扣林妹妹的结局。因为她在《葬花辞》中多次怅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所以,林黛玉有可能是身受苛责、中伤,无力反驳,学秦可卿自吊而亡——“玉带林中挂”。故尔“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而宝钗也有可能和袭人一样,变节再嫁 。偶比较向往和主张让她嫁给贾雨村那个小人。哈哈。
小人活该配小人。谁让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匣中待时飞。”贾雨村字“时飞”,就让他后来趁贾府没落后装着慈善去收购那一家寡妇,最后挑来挑去,挑个宝二奶奶做偏房。
而在这个时候,宝玉最好已是落魄江湖,出家为僧了。
|
|
|
| 回复人: |
冷若冰霜110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3 21:53 |
|
红楼中最让我喜爱的丫鬟就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
红楼中最让我厌恶的奴婢就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的袭人。
可能因“晴为黛副,袭为钗影”之说吧.
曹公写作手法有一特点,就是喜欢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
所以偶百分百确定,他骨子里也不喜欢袭人.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内翻阅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一个读到的就是晴雯,其次是袭人.而判词上的一个“枉”、一个“空”,一个“堪叹”就写足了袭人这个人的三心二意和功利卑鄙。
加上配图上的“破席”=“破袭”,说明了她外表忠心和忠贞,内里水性扬花、自私自利。再加上好打小报告,正好犯了偶的忌:)
在古代女子失节是为不贞,何况“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当晚,袭人抽到一支题着"武陵别景"的桃花签。上书“桃花又是一年春”,可见贾府没落后,袭人是受不了苦,私配了戏子蒋玉菡。
因为“桃花”有典于史记,战国时有一美人桃花夫人,又叫息夫人。她曾国破改侍楚王,心里不愿意,所以多年不与君王语。可也活的倍结实,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享受着王妃的富足生活。
若把袭人跟晴雯相比,等同与宝钗和黛玉的相比。
我一直认为晴雯的被污蔑而含恨病逝暗扣林妹妹的结局。因为她在《葬花辞》中多次怅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所以,林黛玉有可能是身受苛责、中伤,无力反驳,学秦可卿自吊而亡——“玉带林中挂”。故尔“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而宝钗也有可能和袭人一样,变节再嫁 。偶比较向往和主张让她嫁给贾雨村那个小人。哈哈。
谁让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匣中待时飞。”贾雨村字“时飞”,就让他后来趁贾府没落、几位爷都坐监服刑时装着慈善去慰问那一家寡妇。而此刻贾府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这个曾经受过自己恩惠的“白眼狼”了,然后宝钗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求贾雨村对宝玉、贾琏等人施救。后来就成为贾雨村的偏房或外室。
当宝玉出了牢房,得知一切,向天仰笑三声,大彻大悟,随后落魄江湖,出家为僧了。
|
|
|
| 回复人: |
寒鸦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3 22:15 |
|
花袭人是个褒贬参半的人物。
她幼年卖身贾府为奴。先侍奉贾老太君, 再伺候了侄小姐史大姑娘几年,最后受命做了贾家命根子宝玉的大丫环,怡红院众婢之首。因蒙王夫人垂青,得其暗示:有朝一日将委她主宝玉侧室。
袭人的忠诚:袭人的忠诚是最先登台的,随着她的出场即刻昭告天下:“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 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第3回).生恐一句足以说明袭人是竭力尽忠之人,尽职一词更是再度强调了袭人的忠诚。袭人的忠诚在别人甚至是她主子的眼睛里都是痴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第3回).而在于袭人自己她的忠诚已经没有自我。身子可以献给主子(第6回).钱财更非自敛:“我虽不少,只是我也没地方使去,就只预备我们那一个”(第39回).为了主子的品行不怕粉身碎骨: “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 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第34回).至此袭人的忠诚毋庸赘言,早已了然.
袭人的贤德: 袭人是贤德的,这话由宝玉口中说出过:“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第77回)。也由她自己亲口承认过:"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贤人,连这一点子好名儿还不会买来不成"(第77回)!这两句话虽然前有讽刺之意,后有自嘲之味。但是袭人的贤名远播却是不容置疑的。
袭人的奴性:袭人的奴性,分别从她自己和由她调教出的丫头身上明镜照影般的显露出来。六个片段小议一下:先看她与宝玉试情一折:“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仅以“不为越礼”为借口,忘记自己还不是“明公正道的姑娘”(晴雯语)就抛却尊严,献身于主(第6回)。这是她奴性的初次展现。进而在她回家探亲的时候,她母兄商量要赎她回家,她竟然执意不从(第19回)。原因是她在贾府之职体面又舒服,吃穿俱同主子一样。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说出口的,那就是她料定自己姨娘身份已定,所以她是“宁做富家妾,不做平户妻”。她的奴性被再次提升。
袭人的卑微:袭人的卑微先是在李奶妈的叫骂声中被无情的还了原:“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第20回)而最后又在归宿上画上了终止符:“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原来就是蒋玉菡,始信姻缘前定”(第120回)。果然是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第63回)袭人侍寝宝玉在先,而后再嫁蒋门。一个失节,一个优伶。在那个时代里都是卑微之人,曹公如此安排褒贬之意,自见分晓。
|
|
|
| 回复人: |
冷若冰霜110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3 23:10 |
|
高鄂后四十回偶一直厌恶滴说。《红楼梦》偶永远只认可庚辰本滴前八十回:)
|
|
|
| 回复人: |
轻舟一叶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4 08:00 |
|
跟随作者重读《红楼梦》,便与作者一起陷入了沉思。善读善思的寒鸦!
|
|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4 20:35 |
|
呵呵,我想男性大都喜欢袭人这样的女性做伴侣的.因为她知道如何体贴人,知道如何不着痕迹让男人提高上进心,如何抓住男人的心.至于曹先生写宝玉知其姓花,便从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中,取“花袭人”名字,我想还另有一层意思吧,应该是袭人袭心之说,恐怕就袭人在大观园里最有人缘吧.
|
|
|
| 回复人: |
容冰季节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5 02:48 |
|
寒鸦是第N次读红楼了,佩服ing!
|
|
|
| 回复人: |
慕容诗黛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06 00:17 |
|
寒鸦剖析的细致。
跟随着你的眼光,再次重温了红楼的这些人物。
我们不得不惊叹大师的笔力。
那么阔大的场景,那么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已及纠葛,
还有诸多事件都能处理的有条不紊,精彩纷呈。
真是相当的佩服啊。
感谢寒鸦带来的读后感!
也感谢冰霜的互动探讨。
精彩!
|
|
|
| 回复人: |
千年舞蝶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10 15:55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板本的《红楼梦》,不同眉目的宝黛钗。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作者极力刻画了花袭人的知人善解 同时又精心描述了宝黛的儿女私情。
千言万语只为一个情字,真是只言作者痴啊!
|
|
|
| 回复人: |
风舞九天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10 20:38 |
|
呵呵
读得好慢呀
|
|
|
| 回复人: |
欲说心事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6.09.18 22:50 |
|
红楼梦是一部好书,是曹雪芹用眼泪写出来得。没想到你读的如此仔细,真是让人佩服!
|
|
|
| 回复人: |
zimalian |
Re: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有感 |
回复时间: |
2007.05.23 18:23 |
|
如你所说,如此杂乱的情事,竟让你总结的褒贬恰当、纹理清爽。袭人的痴情,痴情到传统,谁娶上她都是福气,男人愿选她样的做妻子没错。宝玉的多情,多情到是女孩儿的事、有女孩儿的堆儿都少不了他的搀和。黛玉的妒情,妒到伶牙俐齿不着刻痕。你读的细悟的细,我也慢慢跟你细细复读吧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