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寒鸦 收藏:1 回复:15 点击:1580 发表时间: 2006.08.04 18:25:42

信守承诺


  我发觉自己许多时候,写作的灵感大抵如此:刻意着想写一篇美文出来,翻阅着案台上书籍,搜索脑海里的词句,大多时候依然是江郎才尽,笔法枯燥。而往往不经意着看见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一件事情,就能激发我本能上创作的热情,有不及时不吐不为快之感。
  
  午后无事,翻阅一本存放已久的书《幸福是禅》,第二篇是白岩松的散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里面讲叙了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的一则小事,让我无端的沉思良久。在以往读过季先生自己的散文和关于他的散文中,已经多方面了解了季先生学识上的渊博和人格上的魅力,大多震撼人心的大事情,模糊中也记不清楚几多了。而下面的这则发生在先生身上的小事,我想将会在脑子里盘旋很久。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也是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包裹,而他自己可以轻装的去办理开学的所有手续。老人爽快的答应了,这学子一去,许是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一耽误就是近两个小时,等他归来时,老人还在尽职尽责的看守着他的包裹,走的时候笑容依旧,无怨无悔。
  
  几日以后是学校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奇的发现,那天那位替他看近两小时包裹的老人,居然是著名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学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惊讶与感激之情:一个是刚入校门的年轻学生,一个是学名远播,震烁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而后者能不居高自骄,为信守一个承诺而默默的帮助一位年轻的学子看守近两小时的包裹。这种行为无疑是学者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体现,无疑将对后学者的人格修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难怪白岩松会如此感叹: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生活中我们一样有着自己信守承诺和践踏承诺的事情发生。
  
  记得我有一次承诺我儿子:如果他坚持一个月,每天上午学习三个小时,我就答应给他买他向往已久的学习游戏机。开始的时候我还经常提醒着他,后来慢慢的自己淡忘了,而儿子一直没有忘记他承诺我的事情。直到整整一个月后,他完成了答应我的学习的诺言,自然会向我索取游戏机,而我早都忘记到爪洼国去了。儿子当然不能把我怎么样,我对他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取舍权,除了一脸的失落和无奈,他的反抗显然是薄弱无力的。
  
  工作中也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深:一天清晨上班的时候,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报装计划,听声音是一位老人,我答应他半小时以后赶到他家。其实我是记得这事情的,一来因为有点事情耽误了,二来也因为天气太热,当然更有着无所谓的心态吧,迟迟的等到快吃中饭的时候才赶到老人的家。当时我一进门我就感觉老人的神情有点病态的样子,老人轻微的责怪我几声:“孩子,如果你不能及时赶来的话,最好通知我一声,以免我在家等着。我本来还要去打针的,怕耽误你的时间就一直在家里等着你来。”老人忍着病痛信守了他的承诺,而我呢?我就可以因为我能控制他的装机时间,而不遵守相约的诺言了吗?
  
  人在中年的时候,是人生成长阶段最关键时期,也是最佳创造事业,磨练阅历时期。这时候的人,无论在身体上和才智上,都已经走向成熟,都在完善着人这一生品质与修养的高低,而信守承诺无疑是完善过程中最根本的基础与出发点。试想一个毫无诚信可言之人,还有什么品质与修养可言?还凭什么取信于亲人,师者,朋友,上下级的帮助,而让自己取得成功呢?
  
  儿童往往因为能力有限,且经验不足,加上贪玩的天性,不信守诺言是可以原谅的。但他们一般能够做到,因为他们思想单纯,相信美好,成就希望,他们能守住承诺。老人往往身体欠佳而行动不便,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遵守承诺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老人一般也能做到,因为他们历经沧桑,珍惜美好,以人格的魅力影响年轻一代,他们坚守着承诺。而我们年轻一代,承接着上下两代人的希望,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却往往有着太多浮躁的理想,太多虚荣的诱惑,太多挥霍的青春,太多搪塞的理由,而导致随便的许诺再随便的践踏诺言,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这种随意性对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处的。
  
  古人云:人无信,而百事可为。一个不讲诚信之人,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是啊!走过这三十多年的岁月中,自己许下过多少诺言,而有多少次践踏了诺言,有多少做过的事情愧对了亲情友情爱情,自己也该好好“三省吾身”吧!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4 19:47

    诚信是美德。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人人知道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负责,今后还有谁再相信你呢。
  有诺必践,诚实信用,才显一个人最朴实的人格魅力。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4 21:20

    守信应该是做人的基本。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spring517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6 17:55

    很有道理、有说服力。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青青草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6 20:27

    教育部门正在提倡诚信教育,我想,这教育不应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吧!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春风话语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6 21:08

    君子人 一诺千金 守信者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月影疏香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6 22:44

    诚信,从自身做起!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凭竹清音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7 13:23

    文学即人学,一个著书立说的师长,学识与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那样才真正无愧于那一声“先生”!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狂野长啸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7 16:29

    承诺本身就是一种期盼和希望!轻易不要对人承诺,如果承诺则一定要做到!
  信守承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轻舟一叶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7 18:46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信守承诺,如果能够都做到而成习惯,这就养成了一种品格!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8 02:04

    诚信是美德,但在现实中要做到每一件事都信守承诺往往受到很多无法控制的牵绊和制约,有时面对某些自己不可把握的时,要慎于承诺,但有诺必践!
  
  寒鸦的自省精神,值得学习!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灵石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09 10:42

   
   鸦弟,看你来了,好欣赏你的作品,望吾弟鹏程。
  
  为人之道不变~~~善矣,立足之根不变~~~信矣。

------------------------
三分侠气交友//一点素心做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在江湖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10 23:20

    “一诺千金”如果不能做到,千万不要作出任何承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镜中的安娜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08.15 16:10

    写了老中小三代人,很有代表性的。有时候恰恰是最该信守诺言的人失信了。好在人总是在不停的反省自己,明白了也不算晚。
  
  人在中年的时候,是人生成长阶段最关键时期,也是最佳创造事业,磨练阅历时期。这时候的人,无论在身体上和才智上,都已经走向成熟,都在完善着人这一生品质与修养的高低,而信守承诺无疑是完善过程中最根本的基础与出发点。试想一个毫无诚信可言之人,还有什么品质与修养可言?还凭什么取信于亲人,师者,朋友,上下级的帮助,而让自己取得成功呢?
  
  说得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10.04 22:19

    诚信该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回    复    

回复人: 沧海鲲鹏 Re:信守承诺 回复时间: 2006.11.20 22:23

    人之根本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静听空中云卷云舒。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