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梧桐书屋的《教师之心》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1 点击:157 回复时间: 2006.07.21 03:47:38

学习 实践 再学习 再实践


  学习 实践 再学习 再实践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不只是时间的跨越,它将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质的飞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显重要,而教育也必须不断改革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作为教师,怎样才能真正称职于时代赋予的使命?唯一的就是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有成效的提高自己。为此,本报特辟“教研专刊”,本期选刊了一些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以后还将刊登教师们学习与实践中的论文。
  
  橱窗报《教与学》•2001年第6期•总第6期•第一版•总编寄语 10月22日星期一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梧桐书屋 教会学生在求知和创新中“起跑” 回复时间: 2006.07.21 04:00

    教会学生在求知和创新中“起跑”
  
  听了一节体育课:“蹲踞式起跑”。科班出身的体育老师讲授、示范很到位,动作训练也很得法。问一位学生为什么要学,他回答说“不知道,可能长大有用处。”看来还是应把“目的”讲在前面的。
  
  其实,不单在赛跑中要学会并掌握“起跑”的要领,孩子们在求知和创新的道路上更需要学会怎样“起跑”。这就不只是体育老师,而应是每一位教师认真、得法地做好的。不单是在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或一节课的初始,更应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怎样“起跑”。
  
  一次,听高一物理课,老师讲“自由落体运动”。在做了一个小实验后,讲到亚里士多德的认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伽利略的贡献:用“归谬法”和“逻辑推理法”及建造了“比萨斜塔”用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运动情况相同”的结论。
  
  我相信学生们都懂了,因为老师讲得很清晰、很有条理。然而我不知道有没有学生这样想:第一,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虽然是错的,但他却为伽利略的“正确”提供了先导。如果我们敢于发现,敢于创新,如果也能提出一个前人尚未认识的论点,即使是被后人批得体无完肤的“谬论”,难道不也是一种贡献吗?第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否毫无道理?加上足够的“条件”(应加上怎样的条件?)后能否成立呢?……
  
  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总是很有限的。因此,老师们切莫忽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们怎样在求知和创新中“起跑”:“各就位——”,“位”在哪里?“预备——”,应怎样预备,预备些什么?“跑!”应往哪里、哪个方向跑?爆发力怎样才能发挥出来,着力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聪明起来,才能即使在离开老师、离开学校后仍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成为真正的人才。
  
  
  橱窗报《教与学》•2001年第7期•总第7期•第一版•总编寄语 11月5日星期一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