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西木歼 收藏:0 回复:6 点击:4285 发表时间: 2006.07.20 11:45:34

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只凭DNA是不能证明你是中国人的。
  
  21世纪的中国大陆,在经历了社会传统人文价值观沦丧,传统道德沦丧,传统行为方式沦丧,传统心理特质沦丧,传统情感方式沦丧等诸多华夏民族优良特质的终结后,传统方言作为文化的最后民间承载,在以上内质诸元的空心化后,早已经面临着巨大而愈发强大的冲击,其内质被置换与空虚化有愈加迅速的趋势,其信息传载的效率,由于主流话语方式,并民众文化心理与情感方式的粗疏化的影响而使之愈发低下。尤其以普通话推广运动所掀起的语言改造工程,在主流一浪一浪的推动下,方言不仅其自身独特文化内涵不断被消解,而且使用场合不断被压缩,方言面临着不断边缘化的现状,其传承断流的趋势也由于主流的不恰当引导而愈发明显。
  
  
  方言面临着灭绝。
  
  灭绝方言,无论主观是否存在此目的性,均是文化自戕。作为最稳定的最普遍文化载体,方言更是某种族群文化最后的文化载体。尤其今日,我族文化历经史无前例之巨劫,如最终方言一旦在我辈中灭绝,则不但再无恢复文化内核,接续传承断裂之可能,且标志华夏文化最后阵地失守,内核已然被置换完全,文化之发展彻底断流,如此亦可理解为原生态华夏文明发展原动完全失去,我华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成分之资格亦不存在。此种种后果,较之亡国而更甚,较之灭族而稍轻。果如此,则彼时之华夏,则几如今日之埃及,虽具其名谓,而实质已大非。
  
  华夏诸多方言,乃是真正承载我华夏5000年文化积淀的文化母乳,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养料,是只有不到60年历史的普通话所不能代替的。以个体而言,放弃方言,亦即放弃文化归属,放弃独特的族群心理,放弃先人代代传承之文化养料;以整体而言,方言的边缘化,亦即抹杀文化发展内力诸因子的多元性,抹杀中华文化多元性的表象,并以此影响实质的多元性,造成文化发展的单薄乏力,文化力的丧失。
  
  方言不仅是文化的外在表征,更属于民族文化根本的范畴。方言为体,普通话为用。普通话的推广,不能以方言的边缘化为代价。刻意将方言边缘化,低俗化,不仅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更是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是文化自我割裂自我否定的表现。尤其严重的,乃是普通话较之文言文,方言稍稍做比较,不难看出其实是最低效,最缺乏美感韵律的,最缺乏内涵最干瘪的交流方式。如以无传承无历史检验之人造语言作为唯一之语言方式,进而为唯一之思维语言方式,则不仅极大限制文化透察力,理解力,更加在心理与情感方式上受到无形之羁绊阻隔,其弊端实甚于外加之信息封锁导致的蒙昧。
  
  话语方式的效率直接影响思维方式的效率。话语方式的单一,信息量的干瘪将直接影响思维方式的效率。放弃5000年流传之方言,代之以不到60年的方言作为单一话语方式,是当代国人思维方式落后交流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刻意边缘化方言,是灭民智,毁文化的行为,是文革行为上的延续。
  
  如任由方言卑微,任由对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推广之类的边缘化方言行为,则我民族文化之内核,必将被置换简化无疑。
  
  保卫方言,保卫我们能保卫的每一寸民族文化土壤。我们已经丢了太多,再丢就丢不起了!

------------------------
缺乏人性的所谓强者,在健康的社会秩序下,不应当获得额外的利益,反之应该受到有力抵制。那种因缺乏人性而得益“秩序”,是反人类的秩序,是禽兽的秩序,是人类走向退化走向自毁走向卑鄙的秩序。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寒鸦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07.20 21:13

    中国语言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检验流传沉淀下来的载体,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方言亦是如此。近几十年好多东西的变化超过了原来几千年的变化,不论其对错,有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文明这么快就只能在书本上找到,无疑总是有点失落的。
  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流域的文明现在只剩下中华文明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和中华儿女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文明。而我们现在最能感受的就是这种文明各种载体的存在空间正在逐步的缩小或者消失,比任何时代来得更快更彻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不能不说的一种遗憾。
  名目繁多的洋节日在流行,传统的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为它的遗产,年轻人的口语或者是越来越甜,越来越绵,或者是越来越洋,越来越粗,而记得传统一些传世妙句的则少之又少了。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一种悲哀呢?
  由西木的文章突然胡乱的感想这样多,且是杂乱而不对题,还请西木勿怪!
  欢迎西木回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卖琪的礼物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07.21 11:42

    似是拯救方言的宣言 精彩 值得深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闲云孤鹤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07.21 22:01

    西兄的方言观与在下同。敝有拙文《方言辩》。

回    复    

回复人: 高村村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08.16 19:00

    文化固然不可同化.保护各地各民族的方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国家需要统一,政治需要统一就必须作出一些牺牲.普通话固然重要,地方话也很重要.不能偏激两端,直为其单方面考虑.
  有人说中国汉字为什么不是国际第一语言?那么反过来问中国汉字需要达到国际第一语言吗?
  全国普及普通话利大于弊.至于方言的毁灭或者生存是决定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这是无法左右的.或许他们会滋长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方言必须边缘化,他的边缘化是取决于人类的生活的.群居的城民和乡下农民必然差别极大.
  这个问题范畴太大,几篇文章的单方向坚持所能解释?这所谓的"方言觉醒"是你们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意识薄弱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彼岸罄城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09.16 20:55

    一种文化形式,却不能继续在社会中存留
  无言中……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回复时间: 2006.12.04 20:39

    不错!应该保护方言,我们回到家乡就痛快的说方言吧!每个人要树立这样的方言意识,希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家不要说标准语:)
  
  我到老家,看到姨妈在家和自己的女说普通话,很不是滋味...每次给姨妈打电话都说家乡话,感到亲切,释放深埋的乡情,十分畅然.尽管我在那里只度过六年的时光,但十分难忘,而且父母落叶归根在那里....
  
  没有乡情乡音的孤独滋味,只有游子自己知道啊!
  
  忽地想起你,忽地惊讶自己这么久不知在瞎忙些什么!想着就来看看,你还在:)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