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古货人新版主:雁字云笺  古货人新  春风话语 [登录] [注册] [发表文章]  

作者: 白丁布衣 收藏:0 回复:4 点击:4819 发表时间: 2006.07.15 20:05:22

简说格律


  (一)
  
  
  诗的发展,经过了没有格律与有格律的两个阶段。格律的产生使诗歌创作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格律的内容,天涯前文已经说得太多,这里不再赘述。 
  
  
  一说到格律,可能很多人立刻就眉头一皱:这种东西,束缚写作的思维,拿来何用?这种思想,几乎成了现代人对格律的统一认识。可悲!对这些人,我只想问 一句: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格律?不用说,99%的人会回答:不知道。在格律是什么 都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你说它没用,依据是什么?这就象一个来自原始社会的人, 看着肯得基满眼疑惑的说:不好吃。 
  
  
  很多人都属于这样一种情况:通过中学的语文课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大概 知道一点韵、对仗的概念,而对平仄完全不明白,只知道古诗有"平仄"这么回事, 而且古诗要求写诗按照平仄来写。于是大家对这种把握不住的东西产生了畏惧,再 加上还要考虑韵和对仗,顿时脑子里糨糊感十足起来,也就因而得出了一个结论, 要按照格律来写诗根本不可能,进而推出格律会束缚我们思维的理念。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澄清两点:第一,写诗遵守格律是有必要的。第二,学会 格律并不难,或者说"太简单"! 
  
  
  我们为什么需要格律?一句话,"格律产生美"。从先秦到唐,几千年的发展 才有了诗的格律。这是无数代人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古人不是吃多了没事干,一拍 脑门:"恩,必须给诗加上点什么来限制限制"才定下格律。而是在反复的推敲和 研磨之后,总结出一套诗句行文的规律!仔细的说,诗的韵,是为了在断句处产生 音韵反复叠咏的艺术效果而有,诗的对仗,是为了产生上下句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而有,诗的平仄,是为了产生诗句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旋律效果而有。每一样, 都有它特殊的功效。请看下面的诗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时难别还难,东风无力千花残。 -----改了两个不同平仄的字,读着一下就平淡无奇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吗? ------如果没有炉字和无字的压韵,这首诗根本什么都不是。窗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晗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泊行船 -----有没有对仗,效果不言自明。 
  
  
  格律会限制你吗?格律限制了你什么?如果我说写小说一定要有人物和情节, 不然就不是小说。你敢不敢认为我是在限制你创作小说的自由度?对一些基本的东 西进行规定,你应该"没什么好说的"。别说写诗要合格律太难,"难"从来就不 是不做什么的理由。你做不到,有人做得到-----从唐朝开始,你能叫出名字的任何 一位诗人,他们都做得到。 
  
  
  你又会说:难道没有格律的的诗就真的不叫诗了吗?我可没那么说。但合格律 的诗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特殊艺术风格文学体裁----格律诗。你大可以不写格律诗, 但你绝不能说不应该写格律诗。 
  
  
  格律难学,这是好多人拒绝学习格律也因此拒绝了解格律诗的原因。而天涯想 告诉你的是,格律非但不难学,简直就是最容易弄明白的一种文学技巧。因为,格 律的原理是非常简明而一致的,不象其他的文学技巧,需要你去体会,需要你有灵 感和天赋。格律一旦学会了甩都甩不掉。找一套来,花一天的时间细细的从头到尾读一遍。然后你就知道什么是格律了。这不象数学和物理,可能一两页的东西,你一个星期 都弄不明白。格律就是一种"是什么"的学问。看了的就会,不看的就不会。 
  
  
  一旦知道了什么是格律,你就能体会其中的很多乐趣。拿着原来看过的诗词重 新翻读,你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学问在里面。而在和文友门的交谈中你也俨然 成为了诗词的行家里手。一天的时间,不值吗? 
  
  
  学习格律还是难。难的不是格律本身,而是如何在创作中运用格律。如何既满 足格律的要求,还做到行文流畅,准确的表达意思。这就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了, 有的人一生也没能达到这一境界。能写出怎么样的格律诗,就在各人的修为与天赋了。
  
  
  (二)
  
    和上一篇文章相比,这篇可能要让大家跌破眼镜了。这一篇要说的是:切不可死守格律。
  
  "从来下笔意为先",诗歌创作和其他的文学体裁一样,目的是为了表意抒情。恒古以来这一直是文学创作的"纲"。任何违背这一宗旨的文学作品都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
  
  格律和用意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象人的躯体与灵魂--没有躯体的灵魂的孤魂野鬼,没有灵魂的躯体是行尸走肉。在诗歌创作中使用格律,目的是为了"助意",为了更好表达作者的思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想来这也是古人创造格律的初衷。
  
  已经学会了格律知识的人,常会犯以下三个错误:
  
  1,有一些诗友在写诗的时候,为了龛合格律,不科学的变字、减字、调换字序。象什么:"深涧落彩虹"写成"深涧落虹彩","步履轻盈体态婀娜"写成"步履轻盈体态婀","风清月胧明"写成"风清月幻明","一堰劈开两江流"写成"一堰劈开两水流" 等等。严重的损害了创作的本意,甚至违背了基本的语言习惯。
  
  2,有一些诗友在写诗的时候生搬硬凑。比如什么"两袖风烟环碧树,一天歌舞醉清茶",初读起来似乎象模象样,平仄,对仗都很好。但仔细一看,简直没有任何的逻辑,写得莫名其妙。
  
  3,有一些诗友不管古今语言状况的变化,以仿古为"正宗",以"正宗"为必然。把格律"助意"的职能与创造"美"的目的抛在脑后,或者至少摆在次席。这样的诗友不在少数。大凡对格律入门以后,很多人都产生了这种心态。不客气的说,如今网络诗词界的一些大家们,很少有能够逃脱这一樊篱的。这种论调或许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包括的一些好友,也只有请各位多包涵了。
  
  综上所诉,这些做法不是在运用格律,在创造美,而是在糟蹋格律,糟蹋古典诗词。《红楼梦》中林妹妹曾经说过"若真得了奇句,便是平仄虚实不合,也是使得的。"古人尚能如此,况于今人?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运用格律呢?
  
  在《我看格律(一)》中,已经说过,格律是创造美的手段,因此尽量运用格律来美化我们的诗词作品是大有必要的。但这一定要在不损害用意的前提下进行。
  
  或许你无意中想到了一句很好的诗,但一分析格律,却有所不合。那么,先想一想能不能"救",或者能不能"改",尽力的去想,不要轻易的说:这个字一改肯定会损害我的原意。很多时候是可以改过来,或者可以"拗救"的。而一但你经过各种努力,仍然感觉这一处无论如何不能改动,那就坚持用你一开初所想到的句子。
  
  此外,由于古典诗词格律是在古时候形成的,那时候人的口语和诗词的语言相对接近。又加之从小就训练格律,因此,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语言往往都符合格律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平常就有意的训练格律式的语言习惯可以缓和格律与用意之间的矛盾。多读古人的作品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出口成格",是格律运用的最佳境界。
  
  除了格律诗以外,还有一种古体诗。古体诗除了要求压韵,对平仄对仗没有严格的要求。初学写作的人如果把握不好格律,可以先用古体练习。即使熟谙格律的人"若真得了奇句",也大可当作古体来处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写的诗不符合格律要求,不要冠以《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一类的名字,因为这些名字是格律诗专用的。
  
  对于词,也需要合乎格律,格律由词谱来定。但没有古体词的说法,一旦发生不符合格律的情况,我的做法是将词牌名加一"仿"字,表示在格律上与词谱有出入。比如《西江月仿》、《虞美人仿》、《长相思仿》等等。(仅供参考)
  
  格律是古典诗词的骨骼,文字是古典诗词的血肉,意是古典诗词的灵魂。运用格律来加强诗词的表现力,又不能死守于格律本身,这就是我想要说明的观点。
  
  

------------------------
天涯绻绻泛舸舟,岁月悠悠总多愁。纵有生花斑管笔,难描尘事几度秋。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转载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简说格律 回复时间: 2006.07.17 09:11

    谢谢布丁,道理说得很明白了.置顶学习~~~~~~

回    复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简说格律 回复时间: 2006.07.17 09:13

    谢谢布丁,道理说得浅显明白.置顶学习~~~~

回    复    

回复人: 月寒箫声冷 Re:简说格律 回复时间: 2006.07.17 22:20

    格律是节拍,意境是音符。
  格律是追求,意境是幻觉。
  格律不工就出不来好意境,没有意境再严的格律都是码字。
  格律是填词人的事情,意境是欣赏者的水平。
  入于格律,出于意境,方为大家。
  格律要有变化,要“与时俱进”,意境要达到永恒。
   

回    复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简说格律 回复时间: 2006.07.18 00:00

    楼上的悟性挺好啊~~~~~~~~

回    复    

回复人: 野草木 Re:简说格律 回复时间: 2006.07.20 23:42

    听君讲格律
  方知己无序
  回览自家文
  全都是狗屁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