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辛说的好!古典文化正如空气和水一样地包围着我们,或者可以说它是我们的精神血肉,对它在这一百年的遭遇我的确是有些悲观,但关于它的消亡一说我简直想冷笑了:这一百年的最大文化悲哀便是与古典的断裂,文学的一蹶不振在此可以找到一解!
为了加深印象,加段以前写的旧文: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也就构成了所有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源。李约瑟博士在《四海之内》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各国人民应该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千百年形成的思想体 系上的内在效能,决不能勉强地去接受欧洲的思想方式,更不能接受欧洲现代庸俗化的思想。”我想把这话刻在每个急功近利的国人心上,因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失误已太多,“五四”那一代急先锋在批判封建文化遗毒时,把婴儿和洗脚水都倒掉了
白话文完全地代替了文言文。汉语言文化的圆融性和无限内蕴性从此便被西方语言分析性思维为特征的文化所隔断,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悲哀。
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经哀叹当时的语言跟不上诗歌感觉的流泻,他认定这罪孽来自于马丁·路德,因为自路德开始结束了拉丁文,而开始了字母专制肆虐的时代,在通俗语言取代了古典语言之后,连诗人的内在想象力和思想都悄然而逝了。灵魂借以飞翔的翅膀由此折断了。
看来,任何一个民族都应尊重自己充满灵性的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古老的智慧和崇高的信念。否则,一旦断绝了这种文化之根,那么,所有后世的人们都将成了精神上的漂泊者、思想上的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