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伊人有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美石 收藏:0 回复:2 点击:5017 发表时间: 2006.06.27 14:47:47

临终对话(九)模糊又清晰的记忆


  “我不像你父亲,从小家境不好,出生的时候,对了,我是1939年农历12月20日晚上出生的,那时日本统治着东北。你姥姥说当时住的是一间平房,租来的。因为你姥姥怀孕时常吃辣椒,我出生时嘴唇都坏了,无法吃奶。当时有两个哥哥,你大舅、二舅,一个姐姐,就是你大姨。在二哥和姐姐中间还有两个姐姐,早就死了。
  我出生时又白又胖,就是无法吃奶,你姥姥也不再乎,说,死就死吧。邻居就过来看,都说,可怜这小胖孩儿了。你姥姥心量大,我不吃奶,又哭又叫好几天,她也不管,就认为我会死。有一天哥哥把家里的狗米汤喂我吃,我竟喝了不少,母亲见状很高兴,才开始重新喂我奶吃,我这才活下来。你大舅以后总开玩笑,说我是喝狗米汤活下来的。
  当时我父亲,就是你姥爷在镇里当厨师,全家就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活。”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你们冯家再往上一辈儿是干什么的?”我很好奇。
  “知道你姥姥叫什么吗?”母亲反问我。
  “陈惠清嘛,我知道,我还知道奶奶叫刘桂秀呐。”
  “对,先说我父亲,叫冯连生。爷爷叫什么忘了,你可以问问你大舅。他是辽宁省法库县小屯村村民,没有田地,为地主打了一辈子长工,当时他能干活,是个打头的。父亲是家里九个孩子中的老大,八岁起就跟祖父抗活,一家人没文化。据父亲说那时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干活挣钱的吃点干饭,其他人只能喝粥吃粉儿,整天过着吃不饱饭的日子。
  “父亲娶的是童养媳,一直不满意,后来自己离家出走,才到了郑家屯,靠打零工过活。后来学了厨艺,在一个水果店为掌柜的和小伙计们做饭,有了较固定的收入,还不断向家里寄钱,一年能回家一次吧。”
  “我姥姥是童养媳?”我很惊诧。
  “你姥姥不是童养媳,童养媳后来死了,我父亲是后娶的你姥姥。”
  “我听着好别扭。”我们一起笑。
  我停下笔,让母亲用吸管润了下喉咙,说,“一定是你母亲家更穷。”
  “对,这就得说我外祖父,我姥爷家了。外祖父有仨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孩儿,你姥姥是老二,老三是男孩,有癫痫病,都叫羊角疯。外祖父眼睛不好,家里缺劳动力,所以比自己的兄弟们生活困难,但不算最差,也能吃饱穿暖,他家也在辽宁法库县农村。
  “外祖父的哥哥家境不错,请了私塾先生,看母亲小时聪明伶俐,就让她同这些堂兄弟一起读书。因为家穷,没钱买笔纸,母亲就靠捡废笔头,用废纸写字。母亲聪明好学,给私塾先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但因为家里认为她应该学些针线活,只让她读了半年书就回家了。私塾先生很惋惜,说,二丫头不念书太可惜了。”
  “我姥姥认字不少,我看比你都有思想呐。”
  “你姥姥不是一般人,虽然没受过正规教育,但非常爱看书,记忆力好,还有性格,她那年纪的人都裹脚,她就坚决反抗,见有人欺负自己的弟弟,她会挺身而出,你知道后来我父亲去逝了,她一直也不嫁,让我们三个念书,把我们拉扯成人。
  你姥姥说过她出嫁时的事儿,你姥爷家本没钱,为了壮门面,向人家借了被褥、家俱办了婚事,还说比你姥姥大5岁,后来你姥姥见我二叔在柜子上写自己的岁数,比我父亲还大,才露了馅,原来我父亲比母亲大整整15岁。”
  我没有见过姥爷,也不知道,确切说也不关心他什么时候去逝的,但姥姥在我心的地位是非常神圣的。过去,甚至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姥姥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最想念的人。这主要因为我儿童时期的许多甜蜜回忆都与姥姥相关,那种甜蜜每次回忆起来都那么美好,那么热烈纯真。
  母亲和姥姥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常在一起打闹。小的时候,一次我同姥姥坐在外面纳凉,妈妈下班回来,蹑手蹑脚躲在山墙边,然后倏地将一串钥匙丢进姥姥的怀里,哗楞一声,吓了姥姥一大跳。见到姥姥铁青着脸追打她的样子,母亲无拘无束大笑起来。那笑声里透着几分顽皮和得意忘形,直笑得直不起腰,红着脸颊,不停喘息甚至溅出泪花。
  我七八岁时就愿跟姥姥开玩笑,现在想起来是继承了母亲爱搞恶作剧的传统。一次见姥姥睡着了,拿了绳子将姥姥的脚系在暖气片上,然后去搔她的脚心,姥姥醒来后痒得不行,脚却收不回去,又笑又骂,笑得我在地上直翻跟头。还有一次我在水池洗西红柿时突发奇想,跑进里屋冲姥姥大喊,姥姥,我把柿子掉水缸了!姥姥安慰我,没关系,我来捞。结果用漏勺捞了很久也没有。不过,这种得意的笑不如母亲那样无拘无束,淋漓动人,现在,那悠远的深情的笑声就在耳畔回荡,它让我想到春天、阳光和少年时代。
  姥姥是1989年1月13日早晨5:36去逝的,这一天,我正在大学教室里参加学期考试,没有接到通知。1月19日这天,我回到家,姥姥已经从这个世上消失了。这种突然打击令我痛哭失声:
  “姥姥,我倍加思念的姥姥,您在九泉之下听得到我的声音么?我不明白,您究竟为什么,在您的孩儿回家之前便匆匆离开人世,让您的孩儿带着仆仆风尘,满怀重归故园的喜悦扑到您的小屋时,您竟把一瓢悲哀倾倒在我的心头?那空荡荡的小屋,您爽朗笑声弥漫的小屋,是那么寂静,那么黯淡,以至于孩儿在这刹那的打击中失声痛哭,在父母憔悴的面容里失声痛哭,在送我回家的故友面前失声痛哭,您怎能忍心让无比思念您的孩儿这般痛哭、这般痛苦!我那心狠的姥姥呀,您不再想我了吗?您不是最想我的吗?不想吃我买给您的羊羹了吗?您不是说最爱吃的吗?
  您的外孙是个不孝的外孙,从没想过您已八十八高龄,已耳聋眼花已病魔缠身,只把您当心中的圣像、屹立的大树,从未想像您会闭上慈爱的双眼。外孙本该多回来几次呵。听到母亲的呜咽,我又责怪起自己,她早已经受了您带给她的悲伤的折磨,我不该再让她流泪是么?唉,我怎么忘了我那两位沉默许久的朋友啊,他们在寒风里送我到家,难道就是为了让我给他们沉重与悲哀么,茶凉了,他们不喝,只任缕缕烟圈幽幽弥漫斗室。
  可我怎么能忍住那簌簌的热泪,怎能克制心头阵阵悸动的悲潮!
  我的姥姥呵,您难道是为了我的功课才不让妈妈告诉我的么?您怎么忍心不再看我一眼,您真不该,真不该!
  您的壁柜拿去了,留下残破的痕迹,那一只手编篮也不在了。我怎能忘了你的小暖瓶,眼药水,怎能忘您颤微微起身,从那篮子里取出一只为我留了很久的苹果或是橘子,忘不了夜晚为我轻轻地一次次掩被,忘不了临行前您蹒跚走出房门偷偷地落泪……
  那一盘水饺怎么能够下咽!可是我真的饿了呀。
  夜晚来临,我疲惫地躺下,万籁俱寂,只有您那只闹表还在单调地弹唱,那只您给我的闹表,那只陪我度过高考复习一个又一个难忘清晨的闹表,又伴随您度过了最后的晚年。
  宁静又深沉的夜,只愿我的灵魂追上您的行程,再向您道一声珍重,您那一颗饱经岁月苍桑的心给予外孙无比厚爱,也给了外孙无穷力量,外孙会永记住这一切。
  我的泪已漫流面颊,一任它流吧,那热泪里饱含着外孙的无限深情和感激,也沾满了对自己幸福人生的遗憾和惭愧。我的姥姥,但愿您安息瞑目于九泉。”
  这并不是一篇诔文,只可以说是泪水渲泻之文。
  母亲继承了姥姥善良豁达的品性,继承了她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但很遗憾,她没有继承姥姥顽强不屈的体魄,她比姥姥少活了整整20岁。不过,她却又说了,我这已经不错了,是狗米汤让我活下来的!
  随后会传来她清脆不断的笑声……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池秋梦 Re:临终对话(九)模糊又清晰的记忆 回复时间: 2006.06.27 17:07

    使我想起 爷爷 也是在我上学的时候去世的 思念之情如此相似 爱好我们自己.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美灵 Re:临终对话(九)模糊又清晰的记忆 回复时间: 2006.07.03 21:49

    快乐的记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