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佩玉鸣暖 收藏:1 回复:4 点击:4977 发表时间: 2006.06.14 09:59:12

古典中的爱情


   滚滚的红尘淹没几世几代,历史的章节在时间的洪流里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流逝的光阴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回顾往昔,重温经典,细细品味,追忆那逝去的时代经事。这是一种享受,一种情感的升华。
  
   古典,可谓是古老中的经典,经历岁月的腐蚀依然光鲜,如酒般越沉越香,在不同的时代焕发不同的风采。潜在的恋旧情结使我为之敬佩,不仅因为它古,更因为它经典。我认为古典文学有着牡丹的高贵,兰的幽香与典雅。
  
   爱情,人类最为华丽的情感,火一样鲜红的玫瑰代表着火一样的热情。它艳丽的外表诱使人们世代追寻,坚硬的花刺也深深刺痛追寻者的心,为了麻痹,为了疗伤,有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然而,在古典中的爱情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爱情因相隔两地而夭折的白居易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真情不改,痴心绝对的元稹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逢乱世的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才华横溢却穷困潦倒的柳永出入于烟花之地,吟咏无数哀婉别离的诗句,缠绵,悱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饱受相思之苦的秦观写下“闲云弄巧,飞星传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生性豪放的苏东坡也有柔情寸断的时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未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古典爱情的诗歌很经典,但它充满着辛酸的泪水。
  
   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也有许多爱情的踪迹,《西厢记》是张生与崔莺莺九曲十八湾的情感历程,《倩女离魂》是超越生死的爱恋。二者给悲哀的古典爱情抹上了一丝希望的色彩,经历生死折磨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说两者是古代美满爱情的希望,那么《红楼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则是美满爱情的绝望。
  
  堪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两位—西施与王昭君,她们的绝世美貌,享誉千年,但她们的经历与遭遇却令人怜惜。西施,勾践灭吴的一颗棋子,因为美貌她必须肩负复国的大任,十年的朝夕相守,吴王的百般呵护,纵然铁石心肠,也会被爱融化,复国的使命使她进退两难,当她面对吴国的灭亡,她选择了死亡,她的爱情以无法言喻的伤痛告终。
  
  王昭君,被人们铭记的和平使者,是她用她毕生的幸福换取了两地人民的相处,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古典中的爱情甜蜜温馨却又夹着伤痛与无奈。在一个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婚姻是一种工具;在男女尊卑的社会里。谈论爱情似乎有些虚无缥缈。所以世人早已认定的爱情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果实可言,一瞬间的绚丽灿烂终归于无声的沉寂。所以古典中的爱情是一曲悲歌,哭诉着那个时代的不幸,纵然是为爱发的山盟海誓也只是徒劳与悲苦,是镜中花,水中月,一个个不真实的美丽!
  

------------------------
让心灵一尘不染,把失落永久封存
拾起轻轻的嫩叶
梦想
也播洒下希望的种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古典中的爱情 回复时间: 2006.06.14 12:11

    好久不见佩玉了,问好:)
  
  古典中的爱情甜蜜温馨却又夹着伤痛与无奈。说得好,但现实的爱情呢?呵呵……

------------------------
在文字的表面巡回,在思想的层面激荡;感悟于感动中,思索于思想里……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古典中的爱情 回复时间: 2006.06.14 22:10

    古时候的爱情由于封建的束缚,
  它更显纯美和忠贞。
  旧社会里多少美好姻缘尽消磨。
  相对而言,我们当今是幸福的,敢于追逐自己的爱情,实现自己的理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古典中的爱情 回复时间: 2006.06.14 22:40

    是的,所有古典的爱情都带着悲剧的色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古典中的爱情 回复时间: 2006.06.15 11:01

    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未尝不是经典。
  美是由毁灭里产生。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