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zimalian 收藏:2 回复:19 点击:6676 发表时间: 2006.05.26 22:31:14

《 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


   余华的书,是最近在一位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才注意到的。
  
   近来,刚读完了余华的一本名为“高潮”的小书。这本书共涵盖了七个篇目,那就是:“高潮”、“否定”、“色彩”、“灵感”、“字与音”、“音乐的叙述”、“重读柴科夫斯基”、“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消失的意义”、“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
  
   在这七篇共一百五十六页的文字里,不论是他的前言,还是他每篇里以欧洲著名文学为素材的故事,始终都惯穿了他那种文学和音乐永不间断的连接。那就是:他对音乐的喜爱来源于对文学的理解,他把两者的关系比做树枝从树干上生出来一样。他说,他对音乐的迷恋,是他对文学的忠诚。
  
   在他的笔下,他视音乐和文学为叙述性的作品、共有着流动的品质。在他的笔下,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常常是一致的,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徊响。他说“音乐中的强弱和渐弱,如同文学中的浓淡之分;音乐中的和声,类似文学中多层的对话和描写;音乐中的华彩段,就象文学中富丽堂皇的排比句。”
  
   在这里,我们以余华的一篇“高潮”为例:在“高潮”篇里,他运用了俄罗斯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1941年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和早期美国移民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的世界名著《红字》,来细腻独到的诠释、并完成了他音乐与文学的不可分割、枝干般相系相连的理论和叙述的连接。
  
   《红字》,叙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间故事。有人说“它是忍受和忠诚的历史,内含着地狱般的意义。”“身材修长,容姿完整优美到堂皇程度”的海丝特.白兰和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故事,就象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在勾引和上勾之后,或者说是在瞬间的相爱之后,就有了人类起源和罪恶的神话。
  
   在清教盛行的新英格兰地区,海丝特.白兰 由于没有丈夫的怀孕而进了监狱,并生下了他们精灵般的女儿“珠儿”。从此,海丝特.白兰将在胸口戴上一个红色的A字,这是英文里“通奸”的第一个字母,她将在耻辱和罪恶中渡过一生。监狱外的广场上,人们粉粉议论、辱骂着这个败类和荡妇,逼她说出谁是孩子的父亲,甚至让其实就是孩子真正父亲的、受人爱戴的丁梅斯代尔牧师上前劝说她说出真话来,她的回答是:“我不愿说!”“......我的孩子必要寻找一个天上的父亲!” ......
  
   余华在“高潮”中指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叙述,与《红字》的叙述迎合到了一起,仿佛是两面互相凝视中的镜子。肖斯塔科维奇以没有管弦乐成分的单一曲调,在鼓声里进行了十分钟以上的叙述,如同霍桑《红字》中单一情绪主题的不断变奏。他们两人都做到了用渐强的方式、从容不迫和举重若轻地使叙述在软弱中越来越强大。他们的叙述之弦紧绷,在接近高潮之际,仿佛又在推开高潮。如次周而复始地,肖斯塔科维奇让鼓声反复敲响了175次,让主题在11次的变奏里艰难地前行......
  
   《红字》的顶峰是第二十三章“红字的显露”。“这一天,新来的州长就要上任,盛大的仪式成了新英格兰地区的节日。胸前戴着红字的海丝特和珠儿来到了市场......”她的神情里流露着高傲,在心里对人们喊着:“你们最后再看一次这个红字和它的佩戴者吧!”因为,她已经给自己和珠儿以及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预定了明天起航的船票,她们就要从海上逃离这个殖民地、就要彻底摆脱这里的阴暗了。此刻在市场上人群盲目的欢乐里,海丝特的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犹如一个胜利的钢琴主题,凌驾于众多的协奏之上。可是,一个不和协的音符出现了,霍桑的叙述出现了不安。那位无知的船长和幼稚的珠儿说漏了出逃的计划,代表着众人的协奏曲轰然奏响,淹没了属于海丝特的钢琴主题,海丝特只能在绞刑台上得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的高潮里,霍桑的叙述成了华彩的段落。“在那高高的绞刑台上,在死一般的寂静里,属于丁梅斯代尔的乐句尖锐地刺向了空中。他向她们伸出了双臂。”脸上是“温柔和奇异的胜利表情”,他喊着:“感谢领我到此地来的上帝!”并悄悄地对海丝特说:“这样不是很好吗。”丁梅斯代尔勇敢地站了出来,站在七年前海丝特怀抱珠儿最初忍受耻辱的刑台上。此时,七年来他内心遭受的同样耻辱几乎已让他奄奄一息。“现在他要释放它们,于是火山爆发了,他要让市场上目瞪口呆的人们明白,七年前他们在这里逼迫海丝特说出的那个人就是他!”此刻,“丁梅斯代尔的乐句已没有了不安,它变的异常的强大和尖锐,将那属于市场上人们的协奏彻底驱赶,以王者的姿态、孤独地徊响着......”。
  
   此后的叙述显得极其柔静,海丝特俯下面孔贴近了丁梅斯代尔的脸。在年轻的牧师告别人世之际,他们最后的对话如此感人,没有痛苦、没有悲伤、也没有怨恨,只有短暂的琴声如诉般地安祥......
  
   读了余华的书,我忘不了他那句极经典、极有代表性的总结:“文学的道路仿佛是在地上延续,而音乐的道路更象是在空中伸展。”
  
   读了余华的书,仿佛听到了伴有和弦的文字故事,就象眼前翻过了一页页清丽的五线谱,以及满撒的音符般跳动着、歌唱着的文字......
  
  -------------------------------------------------------
   余华,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高中毕业生,他考入了卫校,毕业后分到了医院。他原本可以是一位牙科医生,可是,他选择了文学和创作。前几天,他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人物专访”栏目里......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卖琪的礼物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5.27 13:31

    读书使人高尚 读书使人快乐 :)读书且品书 那是一种境界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yfm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5.29 22:09

    你的学习干劲真是越来越足了!我不行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雁过长空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5.31 17:15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你是用心去读并深深理解其精髓了。应该好好向你学习哈。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雨细风轻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5.31 17:17

    感动于你的文字和学习精神。问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0 13:57

    zimalian的理解很透彻,将文字与音乐读到心里去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陈代东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0 16:02

    我不知道什么是书?我只知道书便是文字!是人们用文字搭配出来的!那也肯定根据自己的个性所创造出来的东西,美不美都在于创造者的心灵美不美!你一样可以做到像他那样-余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忆灵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0 19:32

    我 喜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自由鸟Y2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0 20:32

    音乐和文学如同茶学与佛学都有她极具相似相融的部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寒鸦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0 22:35

    我一直在看余华的小说,深有同感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li+wen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11:11

    感觉你是用心去读了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棉花糖ONE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11:27

    要用心去感受 去体会 去理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lxh1217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13:33

    你写的很好,我喜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hyjnl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13:49

    我喜欢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
踏雪听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轻舟一叶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18:13

    读书贵在感悟,朋友你做到了,欣赏你的文章,学习!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寒水月沙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1 21:33

    余华的文字,我只看了一部,确切说是大半部----《兄弟》,在线阅读,截止到下部的二十六章。
  上部,朴素而随意的叙述,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正因为如此,一字不拉的读下来,可惜,最后的章节没有发上网来,迫切关注中。
  《兄弟》给我感触太深太深,一时也难表达清楚。不过,下部显然没有上部的冲击力,读完再作评论罢。
  看了笔者的评析,至少从未读完《兄弟》的焦灼中走出来,偶现在就去翻看你提到的这几部作品。
  感谢楼主!

------------------------
感动人们心灵的,不是文字的华丽,而是思想的冲击。
个人博客:http://www.blogchinese.com/06052/215296/index.shtml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2 00:03

    呵,呵,月沙客气了,刚才还有林友说到余华最好的当是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再加上你深有感触的 《兄弟》,我一定要买来看了,多谢关注......
  

回    复    

回复人: 鸣笛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3 23:49

    点评很不错,可惜没看过!算是推荐吧,以后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节奏 Re: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回复时间: 2006.06.15 18:05

    看来我也要读一读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闲云孤鹤 Re:《 读余华的音乐文字 》 回复时间: 2012.05.31 21:07

    活着,是他写的吗?和余秋雨打架的那个余华也是他吗?哈,同出一门,卫校。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