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说三国(二则)
三国二十二回 绍欲伐操,乃使七子之一陈琳作檄,起曹氏三代之过,论古今人事之非,段枪章戟 ,字字诛心。今我读之,犹觉芒刺在背,惴惴难安。据云当年檄至许都,时操卧病于床,陡然见之,头风顿愈。刀笔之利,乃至于此,思之深为惕凛。 三国一百十二回 甘露元年,司马昭权势益炽,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大将军诸葛诞遂起勤王之师,弛檄诛讨。惜诞虽为武侯族弟,却无诸葛之才,大权独揽,刚愎自用。兵败困于寿春,忠言不纳,口舌制箝。逼反手下谋士蒋班、焦彝,错斩文钦致其二子离心,人心思变唯以刑杀立威,终至城中将降,命赴泉台。其手下部卒数百皆被昭部所缚,昭逐一问曰:降者免死。直至杀尽,并无一人言降。忠心矢志贯同日月,虽田横五百壮士不得专美于前。思诞何德何能,乃有如此部曲!与国休戚,岂独大人先生哉?
原创 收 藏
回帖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