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yeebole:
对科班气的批评,很好:)
我现在有那样一种感觉:有时候看电视,看到一些人一举手一投足,就不由想到另外一群人,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原本,似曾相识是一种很美好很微妙的感觉。但我上面所说的这种似曾相识并无这种美好而微妙之感,反而有种令人不快的东西在里面。
想想几个世纪以前,人们用的任何东西都是匠人一个一个手工打造。而今天,什么都是流水线生产,一个东西的成型可能经过了许多人许多道工序。创造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被稀释了,少得可怜,也可能根本就没有。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最令人担心的是人的复制,思想的复制。上面我所说的似曾相识里,就存在人的复制——表情的复制,姿势的复制,笑容的复制。当一切都变成模式化的、职业化的,虽然完美而精致,但却象极了木偶——我无法从木偶意会到双方交流的愉悦。
再说科班气,思想的复制的表现之一种。但那思想不是真思想,真思想都是带有原创意味的,即使那所思想的内容已经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积淀的果实之一种,真思想者还是要经过一个自我认知和体验的过程,方会真正认同和理解(也即“形成”)该思想。而思想的复制便不具备此特点,表达思想的语言可以复制,而真思想的精髓,对真思想的理解,是难以复制的。
科班气,复制的就是思想的躯壳——表达思想的语言,而不是思想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