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堂之榆 |
榆者,吾初不得其名,但爱其细叶娟娟,柔枝芊绵。邻人屋北便有一棵,冬日绿羽褪尽,树色苍然,与槐杨之槁躯无异,并不能收眼目之娱。然而时间是点石成金的大师,只须一缕春风,便足以拂醒一树沉睡的精灵。春来鸟雀就巢,榆树麻木一冬的关节舒活了,涌满了绿色的汁液,几下挥洒便溅出了一滴滴绿嫩的小叶,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着春天的诗行。到了四五月份,一树的妩媚都向瓦檐倾覆下来,怎么看都不会觉得过瘾。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8 14:57 |
|
文章短小,意义深邃。
|
|
回复人: |
轻舟一叶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8 16:43 |
|
榆钱还好吃呢,哈哈,~~
“南枝北枝春事休,榆钱可寄柳带柔。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这是宋代黄庭坚写的赞美榆树的,春天的浪漫是榆钱的绿色写就的,文短而意长!
|
|
回复人: |
紫色梦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8 18:26 |
|
很有味道
|
|
回复人: |
胡杨乡人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8 19:17 |
|
精妙的小短文。博达一定知道,三年自然灾害时榆树贡献了叶和皮,挽救了许多人的命。家里栽棵榆树,该是那时结下的情结。
|
|
回复人: |
慕容诗黛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8 21:28 |
|
一树的妩媚都向瓦檐倾覆下来。
看了这句,心动。
或许榆树也是有情物,否则怎能长得如此柔媚,多情?
|
|
回复人: |
容冰季节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9 11:06 |
|
小小榆树,清新扑面。博达惜墨如金,佩服!
|
|
回复人: |
一池秋梦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19 13:37 |
|
榆钱还好吃 小文精练 值得借鉴
|
|
回复人: |
澎湖湾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3 18:29 |
|
一树的妩媚都向瓦檐倾覆下来,点题之语,短小精练!
|
|
回复人: |
回程车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3 19:58 |
|
好象行文不是很统一啊,古今羼杂的说。
不过意境有了。
|
|
回复人: |
戈壁红柳912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3 21:26 |
|
昨日到山道上去练车,采集到一兜子榆钱,准备美餐一顿,师傅告诉看到打过农药,不能吃.悻悻弃之.
与博达比,一个字:俗!
|
|
回复人: |
zimalian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3 21:52 |
|
从小就知道榆树是人类的朋友,它奉现了鲜嫩的榆钱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在缺粮的年月它甚至剥下自己的皮......
|
|
回复人: |
青青草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4 11:04 |
|
榆树,南方少见。
看博达之美文,不禁有向往之意!
何时能一睹榆树之美?
|
|
回复人: |
镜中的安娜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4 16:58 |
|
常常觉得博达的文字象是出自一老者之手,透着功力透着不张扬的静美.是我喜欢的文字.
|
|
回复人: |
云在青天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10:42 |
|
很有感觉!
呵呵
不错!
|
|
回复人: |
指尖的温柔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4.25 10:44 |
|
呵呵,小时最喜欢上树给伙伴给够榆钱了。但从没如此欣赏过榆树。
欣赏博达精练之文!
|
|
回复人: |
虔诚亡灵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6.05.06 18:39 |
|
粗闻之下,顿感己识短,细品之中,才道它视佳。
|
|
回复人: |
静谧港湾 |
Re:后堂之榆 |
回复时间: |
2007.04.16 16:36 |
|
到了四五月份,一树的妩媚都向瓦檐倾覆下来,怎么看都不会觉得过瘾。
呵呵,看不够的榆,赏不够的景。
大约江南的山水养育出的榆总与北方的榆不可同日而语。我的印象当中,榆的枝条一直没有那样柔媚,但我一直喜欢。儿时养蚕,在桑叶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幼蚕是靠了刚刚吐芽的榆叶过渡的。农家的大锅里做出的榆钱饭也总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散发着诱人的余香。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