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梧桐书屋的《走进《静静的胡杨林》——网友评论汇集[转载]》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1 点击:156 回复时间: 2006.04.16 03:52:48

走进《静静的胡杨林》——网友评论汇集[转载]


  [原创]阅读《静静的胡杨林》后感
  文章提交者:味蕾 加帖在 原创基地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梧桐老师的《静静的胡杨林》。说实话,在网上读长篇连载,我是抽章看的,(大家原谅)。我看书的时候喜欢半躺着,有时干脆躺着看,坐在电脑前,只能一个姿势,很难长时间保持。阅读时,我很喜欢把自己堕入角色,直接感受书中男女主角的情感波动。我喜欢别傛,喜欢黎梦,喜欢鲁珍,喜欢书中栩栩如生生的人们。甚至觉得我自己身上竟然有别傛、黎梦他俩的影子,(梧桐老师见笑了),我多么希望在我家附近,也有一片胡杨林。现在只能在自己心里开垦着一片自己的胡杨林。
   我从小就嗜书如命,当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再看长篇著作了,只能读些短篇的散文、杂文,能完全一口气阅读完一篇中篇小说已经是奢侈的了。有时候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读不读的进去,记不记得住情节的问题。有很多书甚至都忘了故事情节,只是有机会重温时,才发现自己原来看过的,不过再读的感触与以往又不同。后期所阅读的书已经很少能赚取我的眼泪了。我读第一本长篇小说书名叫《火种》,作者名字记不起来了,是讲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年青人的故事,接着看的是《林海雪原》、《苦菜花》、《三家巷》、《警世通言》、《儒林外史》,几大历史名著,少量外国名著等等。(我不是在“晒命”哈)。书是伴着我长大的,以前有了钱一半是买书,一半买衣服,到现在除了有些外借没了之外,自己的小书橱也有些“宝贝”可以炫耀。近十来年就少买了,曾经办了个市级图书馆的借书证,也因为经常出差没续期废掉了。学会了上网后,我有一段时间的觉得网上的文章大多都很另类,不是很接受。当然也不乏好文章。我阅读《静静的胡杨林》时,泪水是随着别傛、黎梦的泪水而出,他们高兴时,我也兴奋,他们感动时我也动容,他们哀伤是我也伤感,最使我感动的,是他们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我爱上他们了,更爱那片神秘宁謐的胡杨林。
   我也试着学别傛,黎梦一样,写一首诗吧。
  
  
  青春是梦源是我们恒远的理想
  生活是火炉煅造出了意志成钢
  爱情如诗如歌般在沙漠里吟唱
  年轻的人们啊在风沙暴中成长
  我愿在心灵深处栽一片胡杨林
  让生命也象那片胡杨林般顽强
  让我也有块静地为我自己疗伤
  为我的爱人筑一处幸福的天堂
  拨开石屎深林带给我们的迷惘
  我们寻回纯真年代无虑的梦乡
  谁说岁月无情青春消逝难寻访
  只要心中存爱春天有花自然香
  那里就有年青的梦在自由飞翔
  天道酬勤感谢梧桐老师好文章
  
  2006-4-6
  味蕾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梧桐书屋 走进《静静的胡杨林》——网友评论汇集[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4.16 03:54

    [原创]那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文章提交者:听泉 加帖在 原创基地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读梧桐老师《静静的胡杨林》
  
   当梧桐老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静静的胡杨林》从古城西安邮递到我的手中,那绿色的高大的胡杨林像一座绿色的长城,绵延至我的眼前延伸到远方。那成群的羊群载着我对这片充满着无尽的神秘的塔里木河岸的静静的胡杨林的向往和崇敬,我一头埋入这梧桐老师用心血和汗水凝成的文字中,便走进了那片广褒神秘而美丽的土地,那支边青年用青春的金线串起的闪亮而酸涩的岁月,那片他们曾挥洒着青春、欢笑、泪水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完《静静的胡杨林》,我不禁为梧桐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世界,特殊的生活经历而唏嘘感叹。“写完它,我就圆寂了,即使它像一片树叶随风飘去”。读到这里我不禁眼角湿润,一个人一生的梦该如何编织?!梧桐老师终于完成了他的夙愿,让我们为他祝福吧!
  
   《静静的胡杨林》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从1964到1980这漫长而又短暂的16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男女主人公黎梦和别傛用纯真的理想、青春的缨络编织的梦,他们与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度过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的真诚善良和对爱情、对家庭的责任感与相濡以沫的近乎完美的爱情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油然而生敬意。
  
   《静静的胡杨林》立意含蓄深刻,平中见奇,风格清新,富有韵味,自然流畅,从容不迫。 一个人,假如他的一生真的有“几幅不模糊的图画”,让自己“在寂寥的白日或深夜,对着明明的月,丝丝的雨,飒飒的风低声吟诵时”,他不是很幸福的吗?一个人,假如他真的“独对无限的自然,能以自由抒写”,真的能够把自己“积压的思想发落纸上”的时候,他难到不感觉是幸福的吗?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不受别人指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静静的胡杨林》整部小说结构严谨、场面宏大,语言自然流畅、朴素清新,既有大的场景描写,又有气氛的渲染,既有对往事刻骨铭心的回忆,又有对现实冷静的思考,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倾注了梧桐老师的心血,并且以一种淳朴自然的情感引领读者走进那段岁月,那片美丽的土地,随主人公的欢喜而欢喜,悲伤而悲伤,在或浓或淡,或庄重或雅趣,或艰难或幸福的生活中,品味着百味人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阅历和作品的深度,让你不知不觉走入作者勾画的苍茫的人生画卷,体味到另一种况味人生。
  
   小说《静静的胡杨林》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社会价值。贯穿全篇的《新胡笳十八拍》、《诗经》中的《关雎》和黄羊“花花”,给整部巨著增添了诗意和亮点。相信不同年龄的读者读过《静静的胡杨林》后,都会有不同启迪和感受,我们将会永远怀念那些将他们的青春热血、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支边青年,他们播洒的爱的种子,播洒的智慧的种子,将在那片美丽、神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静静的胡杨林》不以复杂离奇的情节见长,却以它独特的艺术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支边青年生活的社会图景,蕴含着作者对那个岁月、那片土地的挚爱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作者用深沉细致的笔触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一个时代的真情告白,呼唤着人性中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人间真爱。作品中那清澈澄明的河流,碧绿如毯的原野、质朴淳厚的人民,把我们一同带入了诗情画意中,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升华和净化。我相信,梧桐老师的这部作品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让我们将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删   除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