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解少的时候,最好也要少说——这是我到这来的遵循。
关于你喜欢谁,爱谁这是每项个人的权利。不是有句话叫:存在就有道理。那么你喜欢自然有你的道理。
由于我对韩东了解不多,所以基本是没有发言权的。但从你提供的《南方周末》采访他的资料上看,我特别注意了这样一段内容:
南方周末:你感觉轻松了,还是若有所失?
韩东:轻松了。可以自己选择朋友,也可以拒绝不喜欢的人和事。当时因为年轻,只有采取这种逃离的极端的方式,才能摆脱搅扰。如果训练有素,想得比较清楚,又有一种能力,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但在当时自我内部的压力调整不过来,就有点烦。
也许你认为这便上他的特点,并吸引你。
其实,哪个人不是在自己选择着自己的朋友?物以群居,人以类聚呀。所以说,他的这点并没有吸引我。另外,他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他自己“太年轻”了,并做出了“逃离的极端方式”。这就说明了一个观点:年轻很容易给自己逼上梁山,因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故绝然前行,或者成功,或者失败。于是,我为这些曾年轻时的年轻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们的狂燥不安、唯我独尊、肆无忌惮,或者用呐喊的口号与超出常规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不孤独、不紧张、不害怕、无所谓的。
社会需要进步,人当然更需要进步。但关键是怎么进步,怎么选择。韩东的“断裂”我赞成,因为人只有在选择了“断裂”之后,才会改变思维,改变世界观,改变价值取向的。因此,“重新做人”从根本上就不是贬义!
人是需要勇气的。只是这个勇气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表现出来,表现得到什么份上,是需要哲学的“度”来衡量的。
------------------------ 文,可点化生命,润泽灵魂。友,可滋补情感,哺育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