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漫步长天 收藏:0 回复:3 点击:6165 发表时间: 2006.03.31 17:09:41

功德无量


  老城小学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厚厚的院墙上长着不知名的杂草,阴面的墙角,布满了一层层浓绿的苔藓。学校靠近林区,不远处就是有名的昌松森林公园。每年夏天,四面八方的游人纷至沓来,不少是前来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从学校门前走过,身上背着大包小包的香料纸币,还有给神仙们准备的香火钱和祭神用的水果馒头。
  学样因了年代久远,过去也吸引了不少慈善机构的官员到这儿施舍爱心,去年还有一批日本的少年儿童,看到学校这样破烂,把身上仅有的钱全部掏出来,要给中国的小朋友买作业本,其中一个小女孩忍不住泪流满面,用毛笔在白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两个字:友谊。据说她总共就会写这两个汉字,是她来中国后刚学会的。于是,这两个字就成了学校对外交流的象征,被校长老师一次次地捧出来,让前来检查工作的大小官员们看,希望他们能发点善心,把孩子们从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搬出来。那几间教室实在太危险了,冬天进风,夏天进雨,害得老校长每天都要听天气预报,只要有大雨大雪大风警告,立刻宣布放假,这成了学校不成文的规定。
  上面检查的人多了,也给学校添置了一些城里单位退役的桌椅板凳,虽然旧点,但比起学校原来的强多了。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学校的围墙外面,用绿油漆刷出了一个区域,深情地写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让学校的师生着实感动了很久,也盼望了很久。学校真的是太穷太苦了,什么时候才能像标语上说的,不再穷苦了呢。
  眼看秋天就要过去了,山里的树叶有些开始落叶,有些结上了沉甸甸的果实。老校长刚刚有点舒展的眉头又紧紧地收在一起,不能再等了,得自己想办法。教室后墙已经裂了几道缝,要不用石头砌个副墙撑起来,就会倒的;屋顶的房泥几年前就该抹了,一直拖到现在,晚上站在里面,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教室的地面也要用砖铺一下,上次有个什么团来视察,学生打扫卫生洒得水多了点,都积在一个一个的坑洼里,有个领导抬头看屋顶,差点就滑倒了,临走时,一再嘱咐校长,要把地面用砖铺好,要是葳了学生的脚,可要追究责任的;还有,冬天取暖的煤还没有着落,引火的烧柴去年从林区里要了一些,没有用完,今年估计够用了,只是取暖的煤?还有,还有……
  老校长一遍一遍在心里盘算着,不知不觉走出了校门。
  校门口大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向山里走去,像是赶集一样。校长有点奇怪,现在不是旅游季节了,往年很少有人再到山时去。是有庙会吗,不对,这个地方的庙会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叫天贶节。是山上在修庙吗,也不对,那么高的山顶上修庙,不要说是修建费用,单把木料、砖瓦、水泥运到山顶,就很不容易的,山上没有水,施工做饭用的水全都从山底下人背驴驮,得花很多的钱。上次乡上召集周围几个村的群众给学校捐款,好几个领导把嗓子都说哑了,就是没人愿意掏钱,说是山里人太穷,生活太困难,日子都过不去,那有钱捐款?到后来村长伸直了脖子骂娘,才有少数人不太情愿地上前捐款,最多的十元,也有三元,五元的,总共也就一百八十元,激动得校长站在台上一次次地鞠躬说谢。
  校长越想越觉得疑惑,便随着人流向山里走去。路并不远,转过山嘴就到了。山脚下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聚了不少的人,架子车,三轮车,四轮拖拉机,农用卡车,还有毛驴、骡子、羊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真是五花八门,什么景致都有。上山的路口上,随便搭个木头架了,用松树枝围成一个彩门,最上面的横梁上,写着四个大字:功德无量。
  校长叫住本村的一个小伙子,问:“这里在干什么?”
  答:“修庙。”
  “是那个单位修的?”
  答:“不知道。”旁边的人白了校长一眼,像是怪他多嘴。
  幸亏不远处有个人校长很熟悉,是这个山上的庙会会长,文革前就出家,文革中被赶下山去,现在又回来了,粗通文墨,又懂点医术,在周围很有威望,是老校长的好友,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评天说地。
  校长走过去,会长也看见了他,高兴地伸出手,来了个同志间的握手,很是亲热。
  “你们这是干什么?”校长问。
  “修玉皇楼”会长说。
  “能行吗,可得一大笔钱呀!”
  会长笑笑,看着周围的车和人,说“不要紧,全是自愿的,你看,车上拉的木料,还有砖瓦,没花一分钱。”
  校长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这难道是真的吗?可眼前的一切却是千真万确的,看会长那份悠闲的神态,全然没有为修庙发愁的样子。
  山下的人,陆陆续续向山上走去,走过那个木门时,都要抬头虔诚地看看上面的四个大字,然后背着几片砖,或是几个人扛一根木头,还有牵着驴骡驮水泥的。总之,手里都没有空着。更绝的是,那个放羊的老汉,用一根绳子把两片砖系在一起,搭在羊身上,再把一群羊赶上山,效率还挺高的。
  校长仿佛被眼前情形感动了,眼睛有点湿,嗓子里像有东西堵在里面。会长没有发现老朋友的变化,随便问了一句:“你有事吗?”
  老校长被他一问,竟然不知道说什么,过了一会。校长像是记起了什么,突然问:“我的学生可以给你送砖吗,比那群羊可要强些吧。再说,我们学校你也知道,也得修一修了,还有过冬的煤。”
  会长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有点吃惊地看着这个当了一辈子山村教师的好友,发现他在说这些话时,声音有点颤抖,人也顿然沧老了许多。
  会长没有再问好友下面的话,想了很大一会,问:“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儿可是义务的”
  校长无奈地摇摇头。
  “好吧,你们每天下午来。小一点的孩子就不要来了,我最后根据情况给你们算工钱,行不行?”
  “好,谢谢你。”校长感激地握住会长的手,这次不是同志式的,而像是握住了上帝的手。
  校长走下山口时,禁不住回身看了一眼那个木门,上面的“功德无量”四个字,竟然写得那么有力,真是神来之笔。
  第二天,老校长向全体师生宣布,从今天开始,一律参加勤工俭学!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美灵 Re:功德无量 回复时间: 2006.03.31 22:10

    风透四壁 霜打寒窗 乡村学校的现状依然令人堪忧 天天高喊教育重要 孩子是祖国未来 随着季风的传送 经过沟沟坎坎 翻山越岭 这声已变了调 音也离了谱 老校长脸上层层愁云为太多的担忧和无奈 当那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功德无量”强烈刺击着他那混浊的双眼时 只能是无限慨叹唏嘘不已 突然间紧紧握住的那双上帝之手 似一只救命草 让他看到了前方竟然如此光亮 于是感恩告谢 于是 勤工俭学从娃娃抓起
  此时此刻 愤恨 更多却是心疼 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如果真的能用手中之权恩泽四海 普渡众生 掌权者才会被老百姓功德无量的如此歌颂 供奉如神 只为保官位 只求广纳财 无视教育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 胡作非为 那即使庙再大 膜拜再虔诚 功德不会无量 相反却会被人民万古唾骂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方林 Re:功德无量 回复时间: 2006.04.04 14:32

    最普通的人何尝不是最可爱呢!

回    复    

回复人: 阳光里的青苔 Re:功德无量 回复时间: 2007.03.10 17:14

    结尾耐人寻味。。

------------------------
野外的光阴,已带了星星、整个天空在我的生命里行走。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