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的山民 |
甘肃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河东和河西。河东多雨水,山上绿树,山下清泉,气候宜人。最东面的流水和秀峰,延伸过去,就变成有名的九寨沟风景区了。
可惜,山秀水清的地方,只是游客们的天堂,当地农民却十分贫困。山上没有路,车进不去,人也出不来。深山里没有学校,有的只是像私塾一样的学堂,一个山头五六个学生,由一个略懂文化的先生带着。下雪、下雨、刮风和农忙时,自动放假,老师不管,学生也很自觉,窝在家里捉迷藏。
最难肠的儿子娶媳妇,山外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愿意嫁到山里,小伙子一个个膀大腰圆,雄性十足,可一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就愁坏了父母,也愁坏了自己。不大的村子,十几二十个人就是光棍,于是,有女儿的人家,就互相换来做媳妇,没有女儿的男子,要么债台高筑凭着钱多从另外的山头娶个回来,论人品,论长相,论文化,几乎谈不到,重要的她可以做媳妇。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家,就偷偷摸摸娶近亲的女儿,不领结婚证,不举行仪式,都是断不了血缘关系的亲戚,什么都好说,女子到男方家过日子就行了。
山里没有医院,只有私人开的小诊所,还是好几个山头一个。诊所里中药、西药都有,看病、取药、打针、输液就一个人,什么病都在这里看,什么外科内科五管科小儿科神经科,都可以看,简直就是古时候的华佗李时珍转世。一般的头疼痢疾伤风感冒,吃点药打个针,最多输些液就好了。但遇到重一点的病,等到山里郎中发现没药可治了,建议转到山外的医院,就已经很迟了。山里路远,又难走,人扛驴驮架子车拉,等到有车有公路的地方,人已经不行了,多数还没有赶到医院,就一命呜呼了。
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烧柴了,漫山遍野的栒条、山柳、白榆和山杨,只要手脚勤快,农闲时上山成捆成捆地背回来,做饭烧水取暖,都够了。烧柴冒出的浓烟,把房子和家俱都熏成了墨色,人的脸也跟非洲黑人成了一个种族,可以乱真。煤炭是山里的奢侈品,只有村干部和几个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在逢年过节时用点,在外人面前显摆显摆。
山区土地广,但能种的耕地却很少,大片大片的坡地没法耕种,只有沟谷河滩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可以种些小麦大麦等农作物。这点土地,人均不到半亩,所产粮食连口粮也不够,还要防止山洪下来,一夜之间把耕地冲没了。为了贴补生活,年轻人出外打工,老年人在家种药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出路,没有希望,也没有盼头。
政府动员山区群众搬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川滩地区,可是,山里人故土难离的思想太重,最难割舍的竟然是祖坟,哪怕穷点,苦点,守着祖宗先辈们的灵魂,心里才会踏实。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家园,守着,一点价值都没有,抛开,前面会是一片天。但让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走出大山,从此再不回来,确实太难,毕竟,这是他们的家园,有他们的命脉和精神,还有千百年流传不息的故事和传统。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泡沫的舞鞋 |
Re:陇东的山民 |
回复时间: |
2006.04.19 18:09 |
|
呵呵 ^.......那里美 但也很贫穷 是物质上的 他们的精神上是不贫穷的 这是许多大都市里的人所没有的 也是他们想得到的
|
|
回复人: |
一片枫叶 |
Re:陇东的山民 |
回复时间: |
2006.10.20 19:35 |
|
在我的心里,一直以为有奇山秀水的"九寨沟"近似人间天堂,尤其是在少有名胜的甘肃,却不知,美的里面,竟也有太多的感慨.
|
|
回复人: |
jiaoyang |
Re:陇东的山民 |
回复时间: |
2007.03.10 02:14 |
|
贫穷,并不总是好事情。。
------------------------ 喜欢心灵飘泊,自在随风,遥遥于天涯。
当明月朗照的夜晚,我的长发,我的惆怅,和那不落寞的长叹,仍然怀念江南的春雨;
隔着遥遥之云河,我的星星闪烁于兰色的夜空,思念仅从离别时开始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