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晏慈抬头看了看天,天色灰蒙阴霾,虽才过晌午却更似黄昏。看样子,一时半伙儿这雨仍收不了,她掩上门随手披了件斗篷,刚跨出门口走了几步又想起了什么,笑了笑还是顺手从袖怀里掏出了一把伞,不过伞小却如核。晏慈又轻轻吹了口气,眨眼间一把真正的油脂伞握在了她手中。“好了,这下我可以走了”晏慈看看伞,很满意地轻轻笑道。
城南门外有一条小径,雨天路滑泥泞,除了三两个匆匆赶路的行人,来往者很少。晏慈却不介意,这条道她已经走了十几年了,就算是闭上眼睛她也不会迷路。何况去天恩寺就只有这一条路,她别无选择。若是换了从前,她又何需走路呢,别说是天恩寺长安街,就是三山五岳,只要见水遇水,她总能心随意动转眼便到。唉,功力真的退得很快……她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时间不早了,她还是尽快赶路吧。
长安城外如今香火鼎盛的是感业寺,自从武周女皇登基以来,天下间的女子莫不以此为朝圣之地。别家的寺院再也望尘莫及,更勿提这小小的天恩寺。几间日渐破败的庙堂,几个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僧人,连木鱼古钟的声响都掩饰不住那股子颓废萧索。唉!晏慈每每看到这便忍不住长长叹息。世事无常,人情冷漠。昔日的风华试问谁人还记得?
“晏姑娘,你来了?!这春寒料峭的,雨又那么大,真难为你了!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摇了摇头,佝偻者身子,一边竭力克制着手部不停地颤抖,一边眯缝着眼很努力地点拨着走廊里的长明灯。
“六叔,还是我来吧!”晏慈轻轻地搀扶过老人坐下,很小心地继续撩动着那些灯芯。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了。真是多亏了晏姑娘,少爷,你下面元灵有知啊!”
“六叔,别这么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将军于我的何止这些。只叹晏慈没有再多的能力,让将军的元灵在地府的奈何桥畔游荡这么久。”
“唉!旦愿老天保佑啊!”苍老的声音无比哀婉地在长廊里回旋。
长明灯忽闪忽闪,在雨帘里显得那么微弱那么不起眼。传说,人死之后元灵仍在,只要未过奈何桥小鬼们就不会来抓,只要阳间仍有人为元灵点燃长明灯指路,他就可以回来。只是,让长明灯不灭不难,在奈何桥畔唤灵却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 我只愿在时间的长河里文字如同流沙,潮涨潮落后那些印记隐隐地延伸着,延伸着,证明我来过,然后又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