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给我回复了这么多,它们需要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不断地重读,以理清什么,还原什么,憧憬什么。
从我第一次读你的文字,我就一眼认出你来——你的才华和品性都远远超乎一般人之上,而其中最震慑我的就是从你的文字中迸射出来的一种光芒,近乎神性的光芒。这光芒,那么纯洁,那么神圣,那么谦卑,却又那么高贵。这光芒,在近两个世纪以来,已经越来越稀缺了。
你发在红袖的第一篇文章是《强劲的开篇》,也是我读你的第一篇。那真是一个强劲的开篇,以后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每一篇文字。每一次阅读都有一种涤荡之感,心灵也得到了某种净化。从中我看见了你,且也远远窥见一个渐渐模糊的自己。
大学毕业的那年暑假,我忽然悟到今人与古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今人不再有敬畏之心。他们为已经探索到的无数奥秘自以为是,却忘记在已知之外的未知,可以辐射向无限遥远的时空。神永远也不会抛弃人,倒是人总是在抛弃神。而你,我相信你有两只脚,而且其中一只永远也不会从通向神秘世界的道路上收回来的,并且试图将另一只脚也放置到那条道路上。我想,我应该也是。
看了你那篇《穿越形式的迷雾》,我似有所悟,忽然一下子明白我就是那样一个孩子,一直生活在形式里,尘世的苦难与辗转虽在我身边,却从未入我心怀。但是我也长大了,世俗生活不可避免地切入了我的心魂,如此痛楚而又迷茫。我看到了如此多的苦难,每天都与一颗颗盛载着各样苦难的心灵对视,有时候觉得不堪重负,有时候却又感谢上苍,让我浸在其中,了解并体验着苦难,因为人的灵魂正是经由苦难的刷洗显出了它的原貌来。那光洁的愈发光洁,那丑陋的也难以掩饰疤痕。
你说有两种方式到达纯粹的生命形式和世界表象里,我可以告诉你,我从前经过了你所说的第一种,而现在正在经历的是第二种。但是我自己竟无力用你的这种方式表达我曾经和正在走的道路的实质:我试过用许多方式概括和总结,想找到合适的一段文字、一种说法表达这种实质,但是我一直都做不到。我想,那是因为,你走在我的前面,比我高的地方,看到了许多我还未及看清楚的许多“真知”。
我深深明白你对我的提示,关于技巧和形式的探索,永远也不应该超越于对真善这些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的追求之上。
我想,目前对于我来说,这种探索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绝非我的初衷和目的地。这一点,请你放心:)
关于治学问,那不是我想要做的事。你看得很明白,我只是一个想写作的人。可以说现在我生活中的一切,我每天所做所想的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件事,即使是我没有动笔的时候。我的本意并不是要在知识之河上漂流,而是在生活的岸上行走。
我和你有同感,作家是无法从学院中“生产”出来的。作家手中的笔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依赖,那就是一颗放置在广普世界中的心灵。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和写作者心里装的绝不是关于文学的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理论,而是人,是世界,是人生存的现状和处境,是人心的所在和所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