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今年国家在处理“三农问题”上办的最实际也最明智的是减免了农业税。
中国的农民,不同外国的农民。从古到今,他们似乎一直是处于社会的低层。日子过得的确苦:
一是他们要养活许多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就混混沌沌过一天的政府官员。而且某些地方的财政实在很难撑起庞大的政府开支,所以一些基层部门就利用手中的权利以乱收费的形式向农民索要。古有苛捐杂税,今有乱摊乱集资,负担实在太重。所以要真正解决问题,不但是国家今年提出的减免农业税,还要对基层部门实行“缩水裁员”之类的举措,尽量把吃闲饭的都撵回家去,同时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
二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保持着传统的耕种方式,农民常年劳累,在土里刨食,辛苦可见一斑。所以年轻力壮的农民小伙就卷着铺盖往都市里跑,宁肯去当打工仔也不愿在黄土垅头过日子。而看看人家法国,那里的农民几乎是生活在天堂,他们大多都是农场主,受过专业的先进的农业种植培训。收入甚至等同于城市里的白领,不仅享受劳动保险,每年还可抽出一定时间外出休假。 这些是中国农民想都难以想象得到的,原因就在政府是否能如法国一样加强对农民的经济补贴和社会保障!
三、“城市支持农村”如今最流行的形式是政府鼓励大学生毕业后下放基层,进行锻炼。可是,往往农村留不住人才。而且到基层的大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比如写作文书、处理人事工作。试想,这些基层单位真的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吗?而教育类的学校,往往大学生进去的很少,有的呆了段日子就借口考研或考公务员抽身了,原因就在一些传统的守旧思想和世俗偏见上,认为城市里的大学生调到农村锻炼是“家里没本事”,而曾苦读寒窗跃出农门又回来的大学生是“不够出息”。往往金子放在眼前却被无知的人视作废铁,激情满怀的青年才俊最后都减了热情。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给这些精英创造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根据专业分配到相应合适的农村行业中去,加强运用现代技术,致富农业方面的培训。尤其是教育业和医疗业,重抓小学、中学的教师素质。在高考制度上,消除因地划分,歧视农民子弟的现象;加强农民医疗方面的补贴,让他们有病可以放心看,可以看得起。给农民人格上真正的平等,摆脱弱势群体的地位,别让那世世代代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找出路的情况再延续下去。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一句 :这一切都建立在当官的是否真心为农民考虑办事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