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 散文 > 浮生杂记 收藏:0 回复:1 点击:1165 | 本文来自:情 感 主题区
 
姥姥     文 / 雏凤
发表时间:2004.05.16 10:31:42  
 
 

  今夜不知是怎么回事,竟梦到了她:
  那还是十几年前的影子了:矮矮的的身子,佝偻着腰,走路时手无力的下垂着,头努力向上抬,眯着双老花眼,满脸的皱纹紧紧的缩成一个整体,叫人怎么数也数不清。
  她就是我的姥姥。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只是觉得从我儿时刚会记事,就和一个老太太住在一起。后来听妈妈讲,说是我姐妹多,妈妈照顾不来,只好把我交给了外公外婆抚养。
  当时我大约四、五岁的光景吧,天天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听她讲各种故事。什么她姥姥的故事,她妈妈的故事,她的故事……常常听的我津津有味。
  当然记忆犹新的还要数我的故事,从小爱尿床的糗闻。长到四、五岁时,甚至五六岁时,我尿床的毛病还是没改过来。每天早上姥姥的长登上就搭有一条印有花脸的褥子,姥姥蹲下身子抓一把把的黄土扑打在上面。姥爷则在一旁乐呵呵的说:“还是咱孙女行尿出来的图案都和别家的孩子不一样。”这样的话常常会引的姥姥大笑不止。而我更是无地自容。为了让我有清洁的褥子使,她每天是拆了洗,洗了做,而我却一点也不争气,每天一尿的照常进行着。
  与姥姥分开是在一年的秋天,那时我已六岁。妈妈接我那天,我大喊大叫,以为姥姥不喜欢我了,不要我了。妈妈说姥姥病了,我不信,姥姥怎么会病呢?妈妈又说在姥姥的胸口上长了一个小豆豆,是要治疗的,这我信了,因为这个小豆豆我是见过的,但我并不知道它会对姥姥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危害。原先是肉皮色,只有玉米粒大小,现在已变为米黄色,大的象个鸡蛋。
  以后的日子,我要再想见姥姥,只能央求妈妈,要得到允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向她保证在姥姥面前不许吵不许闹,不许要东西吃,这要在以前我是远远不会做到的,但为了见姥姥我也只好答应。
  这样每隔一段时间,我才能去见她一面。每一次见面带给我的不是欣喜,而是内心深处阵阵的伤痛。她已经不是她了,头发早已花白,脸黄黄的,一层老皮重重的向下拉着,她已不能再站起来,每次我到的时候,她会央求妈妈将她扶着坐起来。可坐起来的样子更可怕,她佝偻的身体已不能再弯,头重重的垂到胸前,说话时吃力的抬起头,说完又无力的谁下去,象受训的犯人。
  我静静的站在身旁,默默的遵守我的诺言。看妈妈端来一盆温水,放在炕上,轻轻解开姥姥的上衣。一块已经发黄的白布露了出来,鼓鼓的。妈妈小心的将那块白布接了下来。天啊,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看到这么可怕的情景,米黄的鸡蛋不知什么时候已长成了黄色的如菜花一样的东西,比馒头还要大,而且已开了花,里面脏兮兮的东西在外面裸露着。我捂着嘴不让自己叫出生。妈妈用毛巾蘸着水轻轻的擦着,我就站在一旁,心砰砰直跳。
  事后我听妈妈说那个东西叫瘤,现在我知道这种病又叫癌症,是不治之症。
  又过了不久,妈妈竟奇怪的主动叫我和她去姥姥家,而且也不在叮嘱我不许干这不许干那,这样除了还能听姥姥用微弱的声音给我将故事之外,我看到的只是那个越来越大的黄菜花,眼睁睁的看着它流脓、化水,变黄再变黄,发出恶臭味,直残不忍睹。
  “姥姥,疼吗?”
  “不疼,不疼,看到你就不疼了。”
  我高兴的嘻嘻笑出声来,并向她保证天天来看她。但我没想到,这是我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再去姥姥家,是爸爸带我去的。他告诉我进屋看到姥姥时要跪下,要放声大哭。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叫我哭,只觉得这次他骑车的速度很快,容不得我多想什么。
  到了还没进屋,我就听到了呜呜的哭声。爸爸紧走几步,然后我看到一个穿着花花绿绿的人,硬邦邦的躺在外屋的一张门板上。妈妈的眼是红的,舅舅小姨的眼是红的,小表姐的眼也是红的。爸爸跪在这个人面前哭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使我忘了他对我的嘱咐,我小心走到这个人的面前,她竟是我的姥姥,只不过她的脸色变成白色的了,今天的衣服也很漂亮,我用手摸了摸她的脸,刚处到那层老皮就赶紧的缩了回来,好凉。
  大人们只顾在一旁哭,竟没人注意到我。
  “姥姥,姥姥,别睡了,我来看你了。”她没理我,我试图大声的叫了几声,她还是没理我。我竟大声的哭了起来。
  妈妈抱起我告诉我姥姥再也不会醒来了,我不懂,她又说姥姥死了。“死了”这个词我听说过,而且知道死了的人要放在一个大黑匣子里,再埋进了土堆里……
  十几年过去了,今夜不知是怎么回事,竟梦到了她。下意识的看了看日历。噢,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她的忌日……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蓝妖刀 Re:姥姥 回复时间: 2004.05.20 18:43

    情结是一种能量,一种动力模式,心灵深处点滴的思念就是对你姥姥最好的一种缅怀。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胡杨林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