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 散文 > 浮生杂记 收藏:0 回复:9 点击:4540 | 本文来自:特区豆花村
 
有朋自故乡来     文 / 横刀夺爱
发表时间:2004.04.10 22:38:04  
 
 

  
  
  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的,找不出一丝丝的杂质,阳光依然是那么灿烂,春风拂面而来,轻轻的、柔柔的,爽极了。
  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奏响了我身上美妙的音乐。
  “谁呀?”
  “我是宝云。”
  “宝云?”我立即启动程序,努力搜索着记忆。
  “就是小子啊。”
  “啊!小子!是你?你在哪?”
  “就在你这个城里。”
  “你马上给我过来!”
  “是,遵命!”
  
  小子,我儿时的朋友,大名叫宝云,不过早已不记得这个了,我习惯叫他的小名①。故乡农村里喜欢给孩子取小名,且个个后面都带“子”,这小名是任何人都可以叫的,其叫法是前一个字重音,而且还得拖长一下声调之后才喊出“子”来。小时候就因为只有我们一家兄妹没有小名还找妈妈扯过好几次皮呢。宝云们三兄弟,老大宝山,小名寿子,弟弟宝存,小名叫胖子,另外还有一个姐姐叫宝芝。当时同一个屋场里还有宝云大伯们一家,女儿居多,分别叫宝凤、宝珍、宝玲、宝青,对女孩子的小名大都忘了,只记得宝珍叫珍子、宝玲叫丫头子。她们家真正的老大是第五个孩子宝健,小名叫蟒子,农村里女儿家是不能排位称老几的。
  当时宝芝和宝凤都是大姑娘了,到了出嫁的年龄,和我们在一起玩的少。我和寿子、珍子三个是一样大的,这孩童中自然是以我们为核心了,而这中间又总是以最习惯指挥别人的我当“司令”的,后来学校以生产队为单位成立儿童团,我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团长,你别说,我们还种了好几亩试验田呢。小子和丫头子比我们要小两岁,通常玩的时候,他们只不过是我们的跟尾巴蛆而已,想甩都甩不掉,不过需要下劳力的时候我们是会叫上他们的,胖子和蟒子更小,每次出门玩都是重点照顾对象,不是要抱就是要背的,所以我们总不爱带他们,特别是“打仗”的时候,他们行动迟缓不说,还老是暴露我们的目标。当然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我们砍些松树枝让他们坐在上面,我们则拖着他们像坐车一样的顺着山坡路一溜烟地滑。
  小时候虽然很贫穷,但我们玩得很快活。我们常一起唱着山歌,吆喝着出去打猪草、砍柴,学画眉子叫,讲着故事日着白②一起刮洋芋、推石磨。我母亲是医生,在卫生所工作,没有编入哪个生产队,于是我家成了当地唯一的非农业人口,用不着也不能喂猪,自然打猪草这一切活动我都是帮他们的忙了,但每每回来后我总不会忘记搞他们家几个苕吃。他家阳沟后头的碚坎上有一颗樱桃树,每当樱桃红了,我们就爬到碚坎上一边吃着樱桃一边日白,看哪个日的白好听。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尤其是男孩子,在山里,我们砍来一根很粗的“人”字型的树叉,用很粗的杂木树锯几个“轮子”,做成一个有方向盘的三轮车,然后一人坐车众人推,坐车的人扬眉吐气春风得意,推车的人却是汗流夹背,但这推车却是大家抢着做的事,因为这一轮你推车了,下一轮才会有资格坐车,最爽的是在一段很陡的坡上,把路修好了,稳稳地坐在上面让车子猛的滑下来,然后再由下一个坐车的人把车子扛上去再滑。过冬下雪后,我们就偷偷把家里的长板凳搬出来,找一段坡路,把板凳翻过来放在地上,坐上四五个人,拿一个人在后面轻轻地推着就行了,那一路爽的下滑带着一路爽的欢笑,为的就是那一刻的欢乐,根本不在乎油得金黄的板凳被地面磨得白粉粉的印子然后回家个个屁股上挨揍。
  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去抽毛草蕊、摘映山红花吃,夏天我们就跑到溪沟里搬螃蟹、捉蚌蚌③烧着吃,秋天我们就用细竹棍和毛草杆做成弓箭去射鸟,冬天就跟着大人们带上猎犬去赶仗④,我们的任务就是望仗⑤,只要打着猎物了,见者有份。我们最喜好的活动莫过于“打仗”了,一大群孩子分成敌我双方,头上带上树枝扎成的圈,手持棍棍棒棒的,嘴里发出不停的枪炮声,忘命地冲啊杀啊的,把一个个小脸累得涨红涨红的。男孩子玩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搞些恶作剧,多的时候是在路上挖一个坑,屙点屎在里面,然后在坑口搭上松枝埯上土,让过路的人不小心掉进坑里,记得曾有一个人掉进坑里时把脚颈扭了,皱眉头的疼,而我们却躲在草丛里吃吃地笑。恶的一次至今印象很深,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正在河坝上指挥部队“战斗”,突然发现从远处的大路上来了一柱手电光,立即下令战斗结束,重新整编部队,埋伏在大路远处。电筒光近了,从说话声中听出是裁缝铺学艺的两个丫头姐姐,她们人虽比我们大,胆子却比我们小,当她们近了,我扔出去一块小石头,那电筒向周围扫射了一下,没发现我们,但我们已感觉到了她们的紧张。第二个石头出去了,“妈呀!”只听一声尖叫,俩人飞也似的逃了起来。“冲啊!”一声令下,全军出击,这才让她俩竖着的毫毛落下来。第二天“告状”后,少不得要挨妈妈“人赫人,赫掉魂”的吵。
  在我十岁的时候,告别了故乡,离开了这些儿时的朋友,走的时候,只记得那里好穷好穷。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想不出那贫脊的土地上能有多大的变化。我也想不出小子今天为什么会突然来找我,会不会是家里有困难来找我救助的,这手机打来的电话,肯定是借用谁的手机打的,那个鬼地方,在地球的有生年代里,大抵与电话是无缘了,更不用说手机了。心里不免一阵酸涩,要不是我命比他们好一些,说不定今天我还和他们一样在那里受穷呢。想着这些,拔通了妻子的电话:“你给我多准备点旧衣物,越多越好,另外到银行取几百块钱出来。”
  “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小子,真的是你?”我紧紧握着他的手细细的打量着他:“老了,你也老了。”看得出农村的生活,使他比我显老得多,但衣着不再是儿时别离时那样寒酸,我下意识地去盯他的手机,原来就拿在手上,比我的那个高级多了。
  “现在情况怎样了?”我迫不及待地问。
  “现在好多了。”我看见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这些年的情况时,那飞扬的神采。
  自从分别后,他们一如继往的受着贫穷的折磨,宝珍、宝玲一群女娃子长大后都远走高飞嫁往他乡了,她们不愿呆在穷山沟里受穷,留下来的儿娃子们只有那不变的麻骨石仍然天天陪伴着他们。这些年来,小子到广州打过工,下过力,可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依旧还是穷。近年来,家乡那里发展烤烟、茶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荷包开始鼓朗起来,小子的脑袋是他们兄弟中最灵活的一个,他开始做起了小生意,由于他肯动脑筋,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据小子介绍,他在大城市里已经建立成了一个销售网,每年他要贩一千多吨洋芋出山,进几十吨大米进山,那几匹山上所需的农资大都是由他在做,老婆每年还养十几头猪。我颠起脚试探性地问:“一年可有五六万的收入?”小子眯着眼笑着斜望了我一下,得意地说:“利润就不得止这个数!”小子说他家起了一大幢洋房子,洗衣机、热水器、摩托车什么都有了,二十五寸的彩电看了两年,嫌太小去年又换了大的,今年还准备买空调,把房子再搞大一点,生意越做越大,仓库不够用了。听他说,婆婆过逝多年了,父母健在,三兄弟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胖子开了一个摩托车修配店,寿子在为他打下手,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次他进城来是在跑一些手续,计划投资一百多万在大湾那里修一个小水电站,正月初九就动工了。
  谈话间,小子的手机总是在不停地响: “让他们把洋芋准备好,明天装车!”“我这次顺便带了一千公斤大米,明天就有货了!”全是些生意上的事,小子说他的电话费每月不得低于六百元,生意全靠在电话上做,别人出再多的钱他也不会卖他的电话号码,我不得不为自己经常话机欠费停机而暗自羞愧。当我们聊到城乡差别时,小子告诉我,他每次去进大米时,总看到有人在抢着进一元钱的黄米,他问这种米有人吃吗,回答他的人说这种米卖给下岗工人是很抢手的,小子说这种米在他们家乡根本卖不动,灰面不是精粉不要,米不是好米不买。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小子起身告辞,我说什么也得留他吃一顿饭,住一个晚上,他总是急着这生意那生意的,我不得不说:“小时候就是我对你们发号施令,今天我再施令一次,我命令你留下。”他没敢再犟。
  这一晚我们聊得很晚很晚,睡的时间不长,但我睡得很香。
  
  
  ① 小名:即乳名。
  ② 日白:侃大山、讲故事。
  ③ 蚌蚌:(谐音)生长在小溪沟里的一种水生动物,形状像青蛙,皮为黑褐色,一般躲在石头缝里,从不出水面。
  ④ 赶仗:打猎。
  ⑤ 望仗:放哨,观察情况。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lyjlwh200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8.27 19:35

    回忆还是甜蜜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逸舒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8 11:38

    今日农村已非昔日农村,不过贫富相差越来越大,这不得不让人为些而担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爱情谷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5 17:29

    兄弟这篇真的很认真,就像我写的毕业论文,嘿嘿。后面有不少的注释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海蓝宝石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1 15:49

    很有趣的童年嘛~~~不像俺~~~几乎就没出过院门~~~
  不过~~~可以在院子里称王~~感觉也不错~~~:P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梦惋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1 13:19

    呵呵~~~~~~~小时候我还是和那些男孩子一起玩的哦~~~~~所以很野嘛~~~不过我是我们那里的老二,一般女孩子都听我的,男孩子都听我们老大的~~~
  
  以前真的很好玩~~~~西西~~~~~~~~~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该问路的时候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1 09:29

    小时候就是快乐的。我真的觉得那时在校队的生活很难忘记,也不想忘记,那时跟教练耍赖少跑圈,少做俯卧撑,还偷跑去对面的草地里捉小虫子。再有就是他们把鞋子踢到校长办公室的阳台上,当时可搞笑了。
  
  童年是快乐的,贵在拥有!
  :)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free_me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1 08:28

    没体验过乡村生活的说。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透明的鱼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1 00:15

    好长呀
  不过写的不错呀
  因为你用真心写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雨后看花 Re:有朋自故乡来 回复时间: 2004.04.10 23:08

    有朋自故乡来,不亦乐乎!
  微暗的灯光,再来小酌几杯。
  听着乡音,叙着乡情,聊着儿时快乐。
  在故乡气息的熏染下,甜甜睡去。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胡杨林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