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 散文 > 百味人生 收藏:1 回复:4 点击:756 | 本文来自:特区文谈天下
 
叶落归根——《江南之旅》之一     文 / 梧桐书屋
发表时间:2007.04.04 19:34:08  
 
 

  叶落归根
  ——《江南之旅》之一
  
  3月16日中午,飞机平稳地停落在杭州机场。与西安起飞时一样,杭州也是细雨霏霏。
  
  “三哥,你多久没回老家了?”一下飞机,运送乘客出站的轿车上,大妹问我。
  
  “二十一年了!”我一面回答大妹的问话,一面若有所思地望着车窗外霏霏细雨,突然间勾起一段回忆。
  
  父亲自年轻时考取黄埔军校离别家乡之后,一生都奔波在天南地北青山绿水之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家虽定居在西安,人却依旧很少在家。父亲在家时言语不多,但是我们做儿女的都知道他眷念家乡之情始终不曾减淡一分。退休之后,他常常要回家乡住些日子,有时候他一个人,有时候母亲陪他一起。
  
  1986年,身患癌症多次手术后的母亲陪父亲一起回到家乡。一来母亲思乡情切,二来父亲说故乡的空气好有利于母亲养病。
  
  那年春天,我到镇江出差。办完事后,一个强烈的念头涌上心来:回家乡去看看父母亲。那天也是细雨霏霏,我找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一把折叠伞。然后赶到火车站,想乘夜车赶路,第二天就返回。
  
  可是当晚火车义乌站不停,我只好乘到金华站下车。金华我从未去过,人地两生,出站后甚至不知道去哪里乘汽车,何况已经是午夜时分。
  
  我在昏暗的路灯下踌躇徘徊,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从我身边经过。我唤住他,说明缘由,想请他送我到家。小伙子竟然答应了。夜深路远,疾速行驶,寒气袭人,我连忙把棉外套脱下来给他穿上。七八十公里跑下来,小伙子冻得直打哆嗦。凌晨四点左右终于到达家中。父母喜出望外,连忙起来熬姜汤煮荷包蛋,之后安排小伙子睡觉。我毫无倦意,与父母话家常,听父亲讲家乡人情世故。天亮之后,父亲带我村子里四处走走,拜访几家长辈及叔伯弟兄。九点多钟,小伙子睡醒了。吃完饭,我依依不舍地告别父母。小伙子把我送到义乌,给他车费,他只收了十元汽油钱。我说天这么冷那就把棉外套送给你吧。小伙子迟疑了一会儿,道声谢走了。匆忙间连他的姓名都不曾问过。
  
  那次回家乡就这么短短几个小时,此后一直没有机会,如今竟已隔了二十一个年头。
  
  ……
  
  大妹的小车已经先行到达,她们公司总部的一辆小车也等候在机场。我们在机场餐厅吃罢午饭,一路驱车向家乡赶去,两小时后下榻在东阳轩宇大酒店。
  
  这是一个十分幽雅清静的酒店,周围环绕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窗外望去,偌大一个池塘四周垂柳飘曳,水面泛起接连不断的涟漪,那是春雨弹奏的音符。“哦,太美了!”我转身对小弟说,“你休息一会儿吧,我要去雨中走走。”
  
  漫步在池塘边,任凭细雨洒落在身上,我陶醉自己踏入了仙境,身体和灵魂都融入天地之中,仿佛走近了父母身旁,仿佛聆听到他们亲切的呼唤。
  
  漫步归来,我坐在宾馆大堂沙发上饶有兴致地翻阅当天的《东阳日报》,借此粗略了解一下家乡。虽说只是一份普通的报纸,字里行间却无不向我透出亲切二字。刚刚读完,拿起另一份报纸的时候,大妹招呼大家下楼来了,下午我们要回到村子里探望姑妈。
  
  父亲兄妹三人,阿叔已经去世多年,姑妈是唯一在世的长辈,今年91岁,身板依旧硬朗,面容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老人家很兴奋,拉着我们一个个仔细端详,叫着我们的名字,一边招呼我们吃家乡的糖果,一边不停地说着“阿娘一直想你们回来啊!”表妹动作很麻利,一会儿工夫就煮好了荷包蛋,一碗碗端上来。这是家乡的习俗,不是吃饭的时候,先给远方回来人的吃点心。记得从前我每次从新疆探亲回到西安家中,母亲都是先给我煮碗荷包蛋,每次我都吃得津津有味。此刻坐在姑妈身旁,有滋有味地吃着荷包蛋,仿佛又一次从远方回到母亲身旁。姑妈一再挽留我们多住几天,那神情几乎与母亲一模一样。然而我们却不得不告辞,日程安排很紧,还要去老年公寓探望舅妈。我情不自禁地拥抱姑妈,才转身离去。姑妈一直送到门口,路口,看着我们上车。驶出好远一段路,她还默默站在那里。
  
  舅妈94岁,看上去不如姑妈那么精神,但是我们的到来仿佛给老人家注入了活力,她激动地从床上坐起来,要给我们拿吃的。同房间的另一位老人也兴奋地与我们攀谈。看得出老年公寓条件不错,对老人的生活照顾细致入微,舅妈很满足,但是她不多的言语和无法掩饰的神情还是让我感觉到老人家对亲情的渴盼。舅舅去世很早,舅妈在北京住了好些年,她唯一的儿子在二炮工作。1982年暑假我和妻子儿女陪同刚刚手术后的母亲去北京时,还专门到表哥家看望过她,那时候舅妈非常幸福。人生无常。九十年代中期,年富力强的表哥事业如日中天,却不幸患肝癌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悲伤?从此舅妈执意回到家乡,生活还给她留下些什么呢?唯有对亲情的苦苦思念。
  
  从姑妈和舅妈身上我更加理解了父母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情愫。母亲病危期间,每当意识清醒时总是反复叮咛把她的骨灰送回家乡。而我们舍不得母亲离我们太远,直到2003年清明节前夕才遂了她的遗愿。那时父亲还健在,但他却吩咐墓碑要刻上他的名字,并注明“合墓”二字。大哥和小弟遵照父亲的嘱咐提前回到家乡,在祖坟墓地祖母墓旁建合墓、刻墓碑,随后两个妹妹和大弟媳还有几个晚辈孩子赶在清明前夕将母亲骨灰恭送回家乡。没承想第二年3月17日凌晨,父亲也匆匆离开了我们。这次是大哥和大弟夫妇恭送父亲骨灰飞回故乡,及时遂了父亲的遗愿。
  
  第二天是父亲三周年忌日。头天还细雨绵绵,这天却格外晴朗。中午,本家亲戚老老少少满满六桌一起吃酒。大妹要我致词。我用家乡话表达了缅怀父母,眷念故乡的情感,最后我说,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人在哪里,我们的阿爸姆妈在这里,我们的根在这里!
  
  毕竟都是一脉相承的本家亲戚,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与他们二十一年未见,却丝毫没有陌生感,连那些孙子辈的孩子们拘谨中也少不了亲昵。
  
  吃完酒各自回村分头准备一下即陪同我们上山祭奠父母。我们先到姑妈家,表妹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祭品。
  
  这次回到故乡,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无不令我耳目一新。昔日阡陌交通,早已被宽阔的道路取代,道路两旁柏树成行,郁郁葱葱。农家茅舍不见了踪影,村村都是一排排各具特色颇为气派的楼阁屋宇。小车行驶途中我问咱们村在东阳市算不算富裕,堂弟回答说只能算得上中等。我听得出,家乡的人心气都高着呢。我心想,父母亲在地之灵,在天之魂一定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我已经听到了他们快乐无比的爽朗笑声。
  
  小车停在山下,我们踏着蜿蜒小径缓缓上山。山不算高,却十分秀丽。山腰上一处墓地即我家四世祖茔,葱郁的林木环绕四周,与一畦畦黄灿灿的油菜花互相映衬,幽静肃穆。
  
  我们先在列位祖先陵前一一叩拜,然后在父母亲合墓墓碑前祭坛敬酒、焚香、烧纸、跪拜、祈祷……最后燃放爆竹。当祭奠临近尾声之际,方才还是晴朗的天空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这是爆竹声引来的吗?或许是老天为我们的诚挚孝心所感动而洒落的圣水,或许,这是上苍冥冥中特意为我们安排的一种洗礼。
  
  我们沐浴着圣雨告别父母亲,离开墓地。下山时脚步竟轻盈了许多,我感觉到父母亲又给了我一种力量,俨然提升了一个境界。
  
  在返回杭州的途中,我默默地咀嚼着叶落归根这四个字,突然间隐隐升起一个念头,何不回归家乡,闲居乡村老宅呢?如此,岂不乐哉快哉惬意逍遥其情融融哉!然而,我知道这并非易事,真的难以如愿呢。
  
  叶落归根,首先需要超凡脱俗,而我距离这个境界还相差好远好远。
  
  (全文完)(2007年4月4日2:19:00)
  
  注:这是此次江南之旅的第一篇。
  

作者签名: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叶落归根——《江南之旅》之一 回复时间: 2007.04.15 20:35

    我连续读了你的3篇文章,从你的生活看到了你的人品.真是人如其文呀.

回    复    
回复人: 寒水月沙 Re:叶落归根——《江南之旅》之一 回复时间: 2007.04.11 19:42

    你写得很好,欣赏了。:)

回    复    
回复人: 梧桐书屋 Re:叶落归根 回复时间: 2007.04.04 23:49

    谢谢!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回    复    
回复人: 十毒散人 Re:叶落归根 回复时间: 2007.04.04 20:07

    梧桐,你好,你这样跟帖好像有些不妥,十毒在这里先给你重新排序一下,一便于让其他朋友看到你如此精彩的文字。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胡杨林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