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应当在全国封杀“状元”炒作

写作者:霹雳晴天猪     日记本: 和谐

日期:2006年07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5

  转自网易新闻论坛,原创者ID为:红色旅
  +++++++++++++++++++++++++++++++++++++++++++
   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各类状元也就纷纷新鲜出炉了,于是乎媒体热炒,学校追捧,各类以各种状元为主角和卖点的广告也大行其道,在本人所在的大庆市,记者采访了一些考生家长,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此深恶痛绝。
  
   据一些成绩好的中考考生家长讲,自从成绩出来后,各校就纷纷往其家中打电话,争相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有给几万十几万奖金的,有免费提供住房的,有免除学费食宿费的,有的还给陪读家长每月几百地生活费的,总之只要孩子能到他们的高中去上学,所有条件都好商量,至于各种高考状元的炒作更是全省甚至是全国性的。针对这种情况,几乎所有被采访家长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成绩好的考生家长认为,这种情况污染了学校环境,玷污了孩子的心灵,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成绩不好的家长则认为,这种现象加大了其他学生及其家长的压力,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心灵容易造成压抑和扭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十分不利。
  
   毫无疑问,孩子家长们的担心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现实中这种爆炒状元的负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正作用,甚至于可以说没有任何好的作用,但各级各类学校之所以乐此不疲地爆炒状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利益的驱动。
  
   中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喊了多年,本人的观点是不仅没有任何进展,而且现在反而是应试教育最红火的时期,所有学校任何与素质教育有关的东西几乎都是面子工程,学校所有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依然是应试,考评一所学校的唯一指标还是升学率,初中看升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高中看升入重点大学的升学率,那些升升学率高的学校不仅会受到领导的重视与表扬,更重要的是会受到家长与学生的追捧,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荣誉大量的生源和大笔的金钱,几乎所有的好学校想进去都是天价,别的不说,有的好初中或高中甚至给学生调个座位都要上千元钱,至于其它的黑暗之处网友们已经说了无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学校为了招徕生源,为了提高知名度,为了给巨额的高收费找到合理的借口,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中,做广告就是必不可少的,而出了多少个状元就成了最好的广告,于是很多具有“状元潜质”的学生甚至在初中就成了各学校争夺的目标,各学校不惜重金投入争夺状元之材,当然这笔投入既不可能是老师掏,更不可能是校长掏,羊毛终归是出在羊身上,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状元们丰盛的午餐都要让其他非状元们买单,所有投入到状元们身上的钱最终都会从其他学生身上挣回来,而且要几十倍上百倍地挣回来,在这一点上,状元们所起的作用与电视中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没有任何区别。
  
   由于政府对教育的长期投入不足,致使中国的教育资源成了名符其实的稀缺资源,特别是条件好的学校,更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家长们在面对这些重点初中高中大学时,处在绝对的被动地位,根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多好学校别说讲价,就是送礼都找不着门,无数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也能跨入状元的行列,只有将全部的血汗钱都投入到了这个无底洞中,致使教育、医疗和房产成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现在各大网站都在流传全国各地豪华衙门的照片,如果这些豪华衙门都能建成学校,这种情况早就改观了。同时打破教育垄断,允许任何符合资格的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利用各种手段扩大教育资源。但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马上在全国封杀各种状元,可以由教育部和宣传部以政策甚至是法规的形式进行,不允许各类媒体以任何形式炒作状元,禁止学校以任何现金或物质奖励为条件招徕状元,禁止拍摄播出任何以状元为主角或卖点的广告。
  
   中国现在近乎疯狂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所有学生及其家长,同时也危害到了教育系统自身,至于那些被媒体追逐学校热捧的状元们,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长远看,他们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的教育现在正在重回八股文的老路,如果这咱情况再不改变,如此落后的教育必将影响中国的发展,甚至断送掉整个国家民族的希望。

完成时间:2006.07.21 09:55:1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