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同学小六,小红和小会,她们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窗,好友。从认识123开始,我们几乎是行影不离,上下学都是结伴而行,
我们共同的学知识,长见识,共同的经历风雨,共同的经历着成长。直到拿着九年一贯制的“文凭”,响应着祖国的召唤,各奔东西。
小六,学名张凤琴,在家排行老六,她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家里的孩子虽然多些,但每个孩子都是父母亲手心里的宝,何况她又是老姑娘呢。
她有父母亲的疼爱,有姐姐哥哥们的呵护,各个方面的条件比我强多了,她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在我们姐妹四人中,她的个子最高,也很瘦,
在学习上是很认真的人。我最佩服她的一点是能够“自学成材”。当我们都拿着那张“文凭”,冲出校门,奔向他方的时候,小六手里的书本
依然没有放下,她边工作边学习(接她妈妈的班),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某大学的“自考生”。从此,她一路春
风一路歌,在单位当了销售部的主任,业绩是相当的好。我好好的羡慕。
再说我的另外两位同学,小红和小会。小红姓史名秀华,天生一个乐天派。我爷爷在世的时候,给她取了个撮号叫“哈哈”(因为那时我们
是总在一起的,一起写作业,一起跳皮筋,互相窜门),她一来我们家,我爷爷就说“娟哪,‘哈哈’来了”。她的个子不算高,属于瘦小型的,
每次她哈哈笑的时候,眼睛就成了一条缝,她的突出特点是她的牙齿太张扬了。在学习上欠缺一些。但她的命好,出了校门没上几天班,就在家
当了“全职太太”,老公拿她当宝似的,最值得她夸口的是,她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我主要说说这个小会,她叫张杰,我们同龄,她大我一个月,我们同住在一个宿舍区,我家在四号,她家在六号,所以我们俩在一起的时间较多
我8岁没了父亲,她10岁时爸爸也走了,我们俩属于同命相连吧。同样的命运,却是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结果。她爸爸走后的没有两年,她妈妈就
改嫁了,有的邻居们背后说三道四的,这在她的心灵深处,不大不小的也是一种伤害。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她比我先进。第一次婚姻,美满了
没几年,就劳燕分飞,孩子归了爸爸。第二次婚姻还算可以,坚持了有六.七年吧,结果又是各奔东西。她总是在说:怎么会这样呢?我不比别人差
什么,要不我就是这个命?。其实,她这个人很要强的,她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好,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早早的下了岗,四十多岁的女人找
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非常的同情她,偶尔的去看看她,打打电话,说说心里话.
从年龄上看,我们似乎都在等待搭乘“老太婆”这趟车呢,但只要我们四人在一起,那还是什么“老太婆”呀,各个都象个孩子,回忆过去,回忆
有趣的事,有我们的“哈哈”在,还怕不热闹?
小六,小红,小会,我还是喜欢这样叫她们,愿她们今后过得好,我祝福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