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当谈到“养成多读好书的习惯”的话题时,博达师为我推荐了林友杨可的《读书佳年华》一文,并选出了其中的一段佳段让我品赏:
“ 记得当初第一次从朋友家借读《边城》时,这本薄薄的小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
夜晚来临,一盏孤灯,捧卷读,掩卷思,一种烟雨苍茫的感觉涌向心头。我用心一字一句嚼着,品味隐在文字里的深邃韵味,如同在咀嚼一片嫩茶叶,直至一种甘甜清新的感觉渗入我的灵魂。
湘西连绵的细雨天气,我感受到了沈从文那颗善良、悲悯、宿命的心。世上万物仿佛已经隐退,我屏住呼吸,调动心灵进入一个崭新鲜活的天地,在文字的桥梁中,我开始寻觅先生灵魂思考的行迹,并开始审视自己。
“三更有梦书当枕”,在淡淡的书香中,牵引着我去寻找一段美丽忧伤或许不怎么美丽却很欢快的传说。“文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若是能与书本结下良缘,以至于终老,即便是尘世苦海,此生又复何求!......”
这段“佳段品赏”深深的打动了我,仿佛触动了我似曾相识的觉醒。我突然悟到了自己的忽略:面对写文章,过去常为自己灵感的的愚钝、文字的贫乏而无奈之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身边这博大的学堂呢?
此时,我在心里作着一个久远的打算:今后的日子里,要认真地去阅读林中身边的每一篇好文,汲取其精华来品味、感受、记录、收藏、以充实、改变自己文学知识的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