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与般若先生的交谈续(一)

写作者:晨馨     日记本: 书艺人生

日期:2006年06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4

  2006.06.12 21:29:16
   晨馨:国人都能懂点中医那固然好事。但其实中医在实践过程需要临床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积累和沉淀,需要专业的技能、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一般人只能入门了解一二,因为他不专业和不在行。
   般若:养生治病两方面吧,比如咸过伤血,酸过伤肝,甘过伤脾,等等吧,还有很多饮食忌禁,比如高血压不能吃公鸡和多种鱼类,鱼性热,猪肉性咸,牛肉性甘等等:)
  2006.06.13
   晨馨:养生和治病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两个互为相关的方式和措施,养生更注重于生活的调养和修身养性,而治病是“立法组方、辩证论治和对症用药”治疗人体的病痛和平衡的失态。
   般若:是的.医治为术,养生为道.道可感悟,术必须学习钻研.
   晨馨:其实对养生和医治我们应该在现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因为时代进步了我们对它们的要求也赋予了许多内容和新的认识。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我们的社会行为总体是有空间和时间的,它需要有历史的阶段的评价和界定。我们的养生学和医学也一样需要赋予时宜的进步的内容和科学认识。对于医术和养生的确我得周全系统地研究才行。
   般若:我觉得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比如受了风寒,泡个热水澡,效果很好;普通感冒,生姜红塘水,很灵验;小儿轻度消化不良,喝糊米水很有效等等。从小外婆这样照看我们,我这样照看自己的孩子,都很好。只是人们不相信,不信不灵了。这些偏方的原理,在于帮助调整和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以机体本身固有的抵抗力攻克病邪。我想,大悲水治牙疼也是这个道理。现在普通感冒,不论用什么西药,都得一个星期痊愈,医生说,你不治,身体好的一个星期也能好,国外也有说道:服用维生素c,一个星期也能好。vc的作用好象就是参与调节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帮助提高抵抗力?好象是这么说吧?这个你内行:)
   晨馨:Vc---中文为维生素C。它是人体必须的维生素之一,没错---它参与调节体内新陈代谢,它本身也有抗炎作用和辅助一些药在体内吸收和代谢,对抗心血管坏死和硬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中医药的国际普及、疗效量化和安全评价是困扰中医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些问题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的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和攻克。其实中药只有定性没有药理和治疗机理的量化和机制,它是在整体模糊论指导下宏观疗法而不微观的定位,在这个方面中医药有不足的缺陷处,如何克服就是我上面所讲的三个问题解决。其实中医药需要全民的推广和认识,当然医师们至关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在国家和政治高位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它决定了中医药的发展命运。为什么在近代中医药 走曲折和迂回的路子,就是面临着文化的冲突和历史变革负面影响,因此给国际和国人有些失去研究、运用和发展的信任和科学认识,这是中医药致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基础。在民国中医药差点面临废除的局面,建国得到老一辈革命家重视,但中国以后的医药局和卫生部都被西医学家统治了,他们不懂中医于是很自然在政策和发展投入受到极大忽视和压制。普及和运用研究方面在文革后基本停滞,因此造成今天中国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处于尴尬的局面。中国中医药出口只占世界市场的5%,而日本仅占了60%,韩国占了15%,一个中医药发源大国竟落了个这样的境地,实在很可悲啊!
   般若:到底是专业的,说的真好,打开眼界,看来你可以当一个很好的老师:)
   我想,中医是活的,无法向西医那样传教,她是以心传心,在于人的高度感识,比如号脉,心不入定,是号不准的,不象西医的听诊,通过器械传输心音脉动.而中药呢,是无法量化的,量化了和西药还有什么区别呢?:)我也觉得,传统的中医,可能就和佛教的"禅"一样,只会消失,无法延续了,因为两者都是需要清静致极的内外环境,以后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追求快捷,自然浮躁,又如何能静呢?等于生态环境消失了,物种自然灭绝,道理一样.
   晨馨:当然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不能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药的研发、审批和生产的标准来模式化地强加硬套在我们中医药的发展标准上。中医药运用和发展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她有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底子、历史背景、临床理论和实践经验,她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生产运营的标准。这是西方文化人不甚了解、理解和通透的科学体系。中医药应该可以量化,但不是西方试验型的微观量化,我们有自己的量化体系,但这个体系需要法定化、规范化、大众化和教育化,这个是个综合庞大的工程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中医药的量化,是有中国东方文化的标准、内涵、方法、依据、理解和量衡的,这需要史学家、中医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等多学科的现代专家参与研究和细分才能科学度衡法定和统一。总之中医、药是东方的人文科学,她要全世界的人去揭示和接受她特有的文化、理论、历史人文的体系、思维模式和技术标准。如果照搬西方西医的那一套那就大错特错的。这就象西方人难以接受中医一样重新隔绝了中医,这样去发展中医药将会毁灭她。
  
  
  
  
  

完成时间:2006.06.13 19:55:4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