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半月的风尘——生死的历程(1)

写作者:爱米尔     日记本: 深藏的暗涌

日期:2006年05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7

   2006年4月30凌晨6时,"重走长征路”队员男12人,女2人,共14人自驾11辆摩托车从定西市出发了。虽然已是夏季,我们每个人还是穿着皮衣皮裤带着厚重的头盔,以每小时90公里的车速朝着目的地进发。由于车速快,头盔里轰轰直响,冷风嗖嗖地一个劲往脖子里直钻,但大家精神饱满,一路美丽风光掠过眼帘,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快。
   先是到了榜罗红军长处纪念馆,一边观看红军曾经用过的东西听着讲解员诉说“榜罗会议”的精神,一边体味红军曾经长征时的艰辛,我们也大受鼓舞!大家饭也没得吃就继续赶路,途经陇西、漳县(满地是金黄的油菜花,尤如绵软的地毯一望无际),12:45分已到漳县大草滩(满山是高耸的松柏墨绿一片),大概休息了10分钟又前往岷县,2:00在岷县加油、吃饭(米饭和汤是免费的,菜也便宜,大家热热火火地吃着饭,兴奋地侃着一路的见闻),3:00来到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一个不大的纪念馆,小小的四合院,陈设的东西也不多)参观完之后,大家都躺在树荫下歇息一小会,气温实在是太高了,我们每个人都大汗淋漓,头盔里跟蒸笼一样,但不得不忍受着,第一天我们目的地是迭部。
   4:00时来到迭国的铁尺粱顶,近处是苍翠的群峰,远处是突兀的雪山,山后是别具风味的梯田与房屋,站在粱顶秀丽的风景满饱眼福,清爽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只是这儿居住的人家过于稀少,并且都在陡峭半山,不知他们怎么生活的!铁尺粱下山的路十分险恶,有十几个急转弯,还是突兀不平的沙路,路面又窄,尽管我最信任的朋友带着我,但我不由自主的担心,眼睛紧紧盯着路面,不时地提醒驾车的他小心慢开,虽然车轮打滑了几次并且后车轮有些摇摆,车速在40公里/小时,大概经过2个多小时,我们总算平安到了山下。过了一险,大家还是绕有兴趣地来到一线天踏过长征桥,畅说着老毛的英明。
   眼看着就到了腊子口,天也暗了下来,在腊子口宾馆没有停歇,想想老毛当年带领红军翻过这天险的地方真了不起,我们多赶点路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伙也是满怀兴奋一路直奔红军碑......就在这时,谁也不曾料到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在我的头上。有点窄的油路是个斜下坡,路的两边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就在那一刹那,我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想,眼睛里什么都没有,我们飞奔的摩托来了一个急刹车,我的后背轰的一下摔到了崖边的垒起的大石上,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完成时间:2006.05.20 13:00:4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